APP下载

中学语文图式逻辑教学法实例之一

2019-11-11葛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燕昭王幽州陈子昂

葛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19-01

我們学生在学语文时,往往存在一个根本性的、涉及到思维本质的误区:语文是无法把握的,是很虚幻的东西,它没有自然科学的严谨与逻辑。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作为科学,它仍然是很有逻辑的。语文是有逻辑的,这就是真相。同学们只有认识与坚信这一点,才有可能真正地了解语文的真谛,也才有可能在受到文化熏陶时,也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得到训练。下面我以三首唐诗为例,与大家谈谈逻辑是如何帮我们了解真相的。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在这首诗中,王维在前面六句写出了将军打猎的英姿和收获。所以,有人认为王维在这首诗中主要是讴歌打猎将军的英武。整篇诗抒发了自己的豪情,表达了追求功业、积极向上的思想。我们现在用逻辑的眼光来审视一下,看看我们能否有新的发现。诗歌的前六句写将军的打猎的神勇和收获,这点没错。最后二句的意思是:回头看刚才将军打猎的地方,风定云平。有人认为,这二句勾画出射猎处重归平和宁静的景色与将军豪迈的英姿,读来余味无穷。但我认为,这种解释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只是一种纯粹的判断而无令人信服的理由。为什么是平和的景物而不是波澜壮阔的景物来与将军的豪迈相映衬呢?在我看来,这一平和景物怎么也无法衬托英武与神勇之类的气概的。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这是反衬,用现在的平静衬当时打猎的轰烈。这是说不通的,如果一个轰烈的场面一下子就平静了,那能轰烈到哪里呢?最多也是昙花一现式的火爆而已。所以,这些于逻辑不通,那么诗人在此肯定是要说别的话。他要说什么呢?回顾全诗,先写将军打猎场面及英武,可谓是轰轰烈烈,得志而回,但是,当回首时,狩猎处归于平静。为什么王维特别强调或者说他看到了平静呢?其实这正体现了王维对人生的看法:人生再轰烈,最后总归回平静。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我们联系王维有“诗佛”之称,就更加坚信这一点。因此,用逻辑的眼光看,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根本不是为了讴歌将军打猎的神勇与技艺的高超,而是要借此告诉人们:即便轰烈如将军,最后也归于平淡。难道人生不是如此吗?请再看下一例:

在诗圣杜甫的遗篇里,有一首被誉为“划时代的杰作”的政治性抒情长诗,题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内中有句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原来听到的解释是:富贵人家里的酒和肉都变味了,他们的好东西吃不完,可是贫苦的老百姓,只能冻死在路边。这里把“臭”字念成了“chóu”音,意为,难闻的气味。这就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有矛盾了,肉放久可以发出难闻的气味,但是酒不是越陈越香吗?也就是说,酒不可能发出难闻的臭味而只能有酒香味。所以,这里的“臭”不应是“chóu”音,而应该是“xiù”。意思是“气味的总称”。如:“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又如:“无起秽以自臭。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书·盘庚》)可见,在这二句诗中,“臭”字不能读“chóu”,而只能念“xiù”。那么,此二句合逻辑的意思应该是:富贵人家发散出酒肉的气味(在外都可闻到,可见其多),路边却有冻饿而死的百姓。可见老百姓生活的悲惨。请看第三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一般认为是诗人在古往今来这巨大的时间跨度中,感叹前贤已去,后贤未及,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孤高自许的惆怅之情。如果我们用逻辑的思维去探求,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有一点是没有说清楚的。陈子昂可以说自己没有看到历史的明主与贤才,但是,他能肯定后来不会有明主与贤才吗?也就说,诗中的“前”与“后”到底是以哪个时间为参照点?显然,一般的解释是以诗人自己所处的时代(唐)为参照点。如此,就出现了一个狂妄的逻辑:诗人肯定以前没有出现过什么,同时,又肯定以后不会出现什么。陈子昂决不会如此愚蠢。要弄明白,我们先得搞清楚有关幽州台的典故。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陈子昂不是站在自己当时的时间点上,而是以公元前213年为时间点,他要说的是:在燕昭王以前自己没有看到如同他那样的爱才之君,在他之后到自己(唐)这段历史时期也没有看到如同他那样的爱才之君。显然“后”主要是指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这样,就没有逻辑上的问题了,因为,对于陈子昂来说都是“前”,都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对于与幽州台有关的燕昭王来说,就有前与后的区别了。

总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没法一一列举。但是,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即便抒情性和跳跃性都很强的诗歌,也是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只有充分相信这一点,运用自己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图式,才会不为丰富而多彩的形象所蒙蔽,进而领会作者内心真正的情感与思想。其实无论什么文体,只有把它当作(事实它也是)一个逻辑的整体来阅读,我们才有可能深入其中,也就才有可能去读懂作者的真意,进而帮你了解其中的真相,从而让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享受阅读的乐趣。

猜你喜欢

燕昭王幽州陈子昂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东周列国志(14)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陈子昂毁琴成名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
目不识丁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幽州与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