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似相溶”规律在演示实验中的典型应用分析

2019-11-11高秋玲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

高秋玲

摘 要:物质相互溶解的性质十分复杂,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利用相似相溶规律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是:调节(增大或减小)溶剂的极性,拉大溶质与溶剂的极性差别,降低溶质与溶剂的相似性,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溶质析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关键词:相似相溶规律;演示实验;典型应用分析

物质相互溶解的性质十分复杂,有许多制约因素,如温度、压强等.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存在“相似相溶”的规律.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由上述表述可知,“相似相溶”只是由经验总结的规律,还不是原理.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的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多次涉及相似相溶规律的应用,其中有两个教材演示实验,相似相溶规律的应用体现得非常充分.

典型应用一:萃取(人教版必修1 第8-9页)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萃取在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及核燃料的处理等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1-4】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4)待液體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分析:碘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碘微溶于极性溶剂水中,即便是碘的饱和水溶液,溶液中溶解的碘的量也很少.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是常见的有机溶剂,与极性分子水互不相溶,且不反应.非极性溶质碘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因此碘从微溶的溶剂水中奔向易溶的溶剂四氯化碳中,即四氯化碳把碘从水中提取出来了,就实现了萃取.

归纳:萃取本质上依据的是相似相溶规律,即两种溶剂的极性差异很大,利用溶质在两种溶剂里溶解度的差异,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典型应用二:乙酸乙酯的制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75页)

【实验3-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图1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这种香味液体叫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OOH+HOC2H5浓H2SO4△CH3COOC2H5+H2O

分析: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跟随产物乙酸乙酯被蒸发出来的还有反应物乙酸和乙醇,利用三者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乙醇因与水在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性,且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乙酸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等盐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除去.乙酸乙酯是弱极性有机物,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碳酸钠这样的离子化合物是强极性物质,把碳酸钠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能增强溶剂水的极性,使乙酸乙酯和水的极性差别进一步拉大,从而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因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归纳:当溶质是弱极性物质,溶剂是极性物质时,可在溶剂中加入强极性的物质以增强溶剂极性,拉大溶剂与溶质的极性差别,进一步降低溶质与溶剂的相似性,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溶质与溶剂分层析出.

典型应用三:一水合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制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42页)

【实验2-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添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若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深蓝色透明溶液是[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的水溶液,溶质硫酸四氨合铜是离子化合物,具有强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因此极性溶质硫酸四氨合铜溶解在极性溶剂水中形成溶液.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混溶后使溶剂的极性降低,拉大与溶质的极性差别,从而降低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使其以结晶水合物的形式析出晶体.

归纳:当溶质是强极性物质,溶剂是极性物质时,可在溶剂中加入极性较小的物质以减小溶剂的极性,拉大溶质与溶剂的极性差别,进一步降低溶质与溶剂的相似性,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

关于相似相溶规律的常见应用举例:

(1)比较NH3和 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

(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

(3)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溶解性较好?为什么?

(4)怎样理解低碳醇与水互溶,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

(5)怎样理解汽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6)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总结:利用相似相溶规律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调节(增大或减小)溶剂的极性,拉大溶质与溶剂的极性差别,进一步降低溶质与溶剂的相似性,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溶质析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
对初中物理教材第一个演示实验的修改建议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加强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尝试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调整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