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

2019-11-11刘会会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线上线下阅读推广

刘会会

摘 要: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用户身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面对用户身份的转变,公共图书馆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利用多种方式提升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效率。通过纸质阅读资源数字化,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内容,利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使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变成一种常态化机制,建设书香社会,全面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用户;数字资源;线上线下;阅读推广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趋于成熟。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用户身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浏览者,而转变成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1]面对这一现状,公共图书馆如何进一步地推动全民阅读推广,成为了所有图书馆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阅读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是阅读方式更加多元。人们更喜欢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化阅读,纸质文献不再是唯一的阅读资源。其次是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立体。不仅有各平台的网络公开课增加人们的知识储备、扩大视野,还有各种听书app满足读者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需求。第三是阅读个性化、互动化。在新媒体,各种购书网站、阅读网站、电子阅读器等都会利用大数据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并根据捕捉的数据对读者进行量身定做的阅读推荐。读者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直接跟作者和出版机构进行互动沟通,享有更多的阅读主动权。这些都是传统阅读的单向传播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1 纸质阅读资源数字化

数字资源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资源更加具有优势。它可以实现文字和图像以及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与阅读载体相结合,使读者的阅读感受更加的深刻,阅读效率提高,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公共图书馆可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充分融合,构建一套完整实用的网络知识阅读推广平台。用户可以在互联网直接登录应用该平台,也可以在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手机上下载客户端,最大限度地实现普及性阅读、全民化阅读和数字化阅读。

以德州市图书馆为例,德州市图书馆在阅读资源数字化方面主要采用了线下的移动终端和线上的网络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只须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下载移动图书馆app就可以在手机上阅读免费的电子书。登录德州市图书馆的读者证号,还可以在移动图书馆上看名校公开课、听有声读物、阅读最新的报刊杂志的电子版。馆内设有歌德读书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直接在手机端阅读相应的书籍。如果读者想查询馆藏图书,直接在读书机的搜索页面输入书名就可以。而盲人听书机则实现了盲文图书的有声化和电子化,提升了视障患者的阅读效率,丰富了阅读体验。用户登录德州市网络图书馆暨德州市民学习中心网站,不仅可以读书看视频,还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学习该学科的相关知识。

2 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内容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要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馆藏更新情况,分门别类推荐书单,对馆内资源利用状况实时更新,加强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目前,在公共图书馆中较为主流的新媒体服务方式有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触摸屏、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服务内容多为活动预告、新书推荐、图文推送、数字阅读、视频点播、馆藏查询、续借等。[2]

德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自2015年9月开通以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与用户沟通信息:一是群发信息向用户提供图书馆资讯,实现图书信息的快速传播。二是通过设置功能菜单,为读者提供借阅管理、文献检索、通知公告、资源利用、交流互动等相关功能。读者还以通过在文章底部留言的方式与图书馆进行互动,及时获知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图书馆也通过这种微信后台精准的用户数据分析更好的获知读者需求,从而在未来的实践中为读者定制普适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活动方案。微博则主要通过微群、话题、私信等的互动,搭建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微博本身具有的极强的交互性,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流;微群、话题等交流方式打破空间的限制,使图书馆就解决用户的特定知识需求或者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成立在线“用户”团队成为可能。[3]

关于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一点,2018年全国各大图书馆就针对读者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举办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读者在书店选择心仪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全部由图书馆买单并纳入图书馆馆藏。长沙市图书馆还开展了“云馆藏精准选书文化惠民”活动读者可线上选借心仪图书,快递送书上门。这项活动将图书馆公共文化的管理权利还给了读者,更好地体现了用户的自主化和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化。

3 线上线下联动,提升阅读推广的力度和效率

公共图书馆开展线上活动,可以利用兴趣点的不同将相应的用户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高受众媒介接触的满足感、提升媒介使用率,另一方面能主动吸引潜在用户对图书馆微信、微博的关注。如在世界读书日、中秋节等节日节点适时发起“同城共读,万卷共知”“中秋微信主题展”等活动,既增加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又促进了阅读推广。通过发起“垃圾去哪儿”“大家來捐书”等公益类活动,响应当下垃圾分类的号召,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集合用户群体力量共同传播正能量。

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多种互动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提升阅读推广的效率。比如德州市图书馆就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的方式,征集了一大批暑期志愿者,志愿者与图书馆利用微信群进行交流分工,既丰富了学生读者的实践活动,又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便利和人际传播的实效,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公共信息的传播效果。

德州市图书馆各种讲座竞赛信息的发布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效率,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动。而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公益讲座、竞赛活动不仅能提升广大读者的人文和素养,还能借助此类活动丰富图书馆人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提升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覆盖率。

在现实的工作推进中,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还存在很多不足。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45.5%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本科以下学历(不含本科)网民占比为90.4%。[4]而微博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34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微博用户由于工作和上学的时间限制,本身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和关注度有限。所以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的微博关注度不高,互动性也不足。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公共图书馆要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内容,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拓展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全民阅读氛围,建设书香社会,全面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素华.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传播效果研究[J].图书管理,2017(08).

[2]郑志成.论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J].科技创新导,2016,(7):105-106

[3] 董惠霖.公共图书馆微博运营策略分析[J].图书馆界,2018.(03)

[4]CNNIC:2019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2019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线上线下阅读推广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