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图书类固定资产核算探讨

2019-11-11李志强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高校图书馆会计核算

摘 要:随着国家财务制度日益完善,特别是《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滞后,通过对我校图书馆图书借阅率的统计分析,谈谈对图书类固定资产核算的新设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折旧

随着我国的财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也更高了,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的图书被教育部列为六大类固定资产之一,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既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国情,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1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简介

由于不同部门执行各自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标准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2015年10月国家财政部颁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7年10月财政部又颁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鉴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独特性、复杂性,2018年8月财政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

2 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在《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二条中将图书列为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由此可见,图书作为高校六大类固定资产之一,在学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比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要滞后许多,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教育投入的绩效,这与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复杂性有关,为了确保《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在高等学校的有效贯彻实施,更加科学地管理高校固定资产,2018年8月财政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要求高校在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从以上进程可以看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图书类固定资产相比高校其他固定资产,情况更为特殊,不同高校的会计核算差别也较大,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计价和计提折旧上,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 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如何计价

对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就要涉及到图书的计价问题,图书馆在采购图书过程中,有图书标价和图书购价之分,由于图书的商业折扣弹性比较大,标价与购价的差别也比较大,那么依照哪个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呢?《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从以上法律条款可以看出,对图书进行会计核算,应当依据实际支出的购价进行会计核算。例如某高校图书馆采购一批图书,定价合计20000元,商家优惠打八折,实际支付金额16000元,支出和固定资产账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事业支出-图书资料            16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

借:固定资产                     16000

贷:非流动资金基金-固定资产      16000

以上会计分录完全符合会计法规定,但在实际中却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相同图书在不同时间、不同图书馆,其购价是不一样的,那么依此汇总出的固定资产会计数据,就没有建立在同一标准上,这样的统计指标是缺少对比价值的。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有这样的条文:“ 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政府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鉴于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尝试将图书购价与入账价分离,即以实际支付资金计入支出科目,以图书标价核算固定资产,于是以上会计分录修改如下:

借:事业支出-图书资料            16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

借:固定资产                     20000

贷:非流动资金基金-固定资产      20000

以图书标价核算固定资产,统计出的不同图书馆数据就有了可比性,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八条明文规定:“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即使图书类固定资产作为“应当”以外的特例,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事业支出与固定资产的增长数量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差额如何下账呢?因为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定,以往各个单位的处理情况很不相同,大致以事业基金、商家退款、捐赠收入等科目入账,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与越来越严谨的会计法规相背离,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应当依据图书购价核算。

4 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为了更加科学的评估高校固定资产,就必须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但图书作为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长短不一,而且无法精准确定,这种独特性使得很难对图书计提折旧,所以《政府會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将图书列为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

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数量巨大,且与其他一般固定资产差异很大,很难做到帐帐、帐卡、帐物相符,再加上某些会计核算脱节,大大影响了图书类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度、透明度。为了规范图书类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图书馆界人士进行了一些的探索,提出不少图书计提折旧的新想法,比如有人提出以图书流通借阅次数为依据计提折旧,也有人提出采用固定资产减值科目对图书的损耗计提折旧,即流通借阅频次越高,图书的有形损耗越大。以上探索对开拓新思路非常有益,但与会计法规定的计提折旧对接不够,在会计实务中难以实际操作。

5 结语

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必须考虑我国国情,固定资产核算也不能脱离当前的经济环境,在市场经济环境尚未成熟、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图书类固定资产核算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否则会导致会计信息混乱,因此,图书类固定资产核算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赖丽娜.公共图书馆图书类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2):21-25+29.

[2]董梅香.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固定资产管理[J].情报探索,2014(7):96-98+101.

[3]王峻钱.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浅析[J].会计师,2018(23):42-43.

作者简介

李志强(1968-),男,汉,保定人,现就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2002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高校图书馆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