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11-11贺义荣

记者摇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贺义荣

【摘 要】口语表达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后备军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口语表达能力对新闻学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高校新闻教育要在学生口语表达方面增加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多学、多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传媒业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

口语表达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尤其是全媒体时代,可视化已经成为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表达方向,媒体融合对新闻工作者吃“开口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后备军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和“能写”同等重要,因此,高校新闻教育要认识到对新闻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增加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多学、多练,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为传媒业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1.口语表达能力是新闻学专业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口语表达是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表达形式,看似简单,是人类具有的最基本功能,每个人都会利用口语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实际上,它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综合技能,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带动人的多种素质的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的全面素养。作为新闻工作的后备力量,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用于社会传播的、公开的表达能力,它需要即兴、流畅和快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2.口语表达能力是新闻学专业学生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旧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并不断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是电视,报纸和广播也需要记者具备全媒体素养,随时面对镜头进行表达。而且用户对于每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选择倾向愈加明显,更希望能快速、准确地接受个性化的信息,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文本解说。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新闻专业学生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达到在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的基础上,自然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语气、语调,增强语言的贴近性,从而在今后就业中能够适应融媒体发展,使用户乐于接受,表现出个性化特点,提高对用户的吸引力。

3.口语表达能力是新闻学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的需要。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于新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青睐于全媒体传播人才。拥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已经成为新闻从业的敲门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就可以胜任更多的岗位,不仅可以做记者,而且可以做播音员、主持人,既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也使他们能够适应日后在新闻交流、采访、播音、主持方面的口语表达需要。

二、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

1.重理论课程,轻口语表达。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受众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媒体的话语垄断被打破,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甚至是普通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只会照本宣科的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忽视了受众和市场的实际需要,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多,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对于口语表达能力也不重视,认为口语表达对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无关紧要,因此对口语练习也热情不高。这就导致一旦没有稿件,镜头前或采访实践中一些学生就会手足无措,词不达意。

2.语言和文化素养不高。目前,我国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必然造成学生的質量有所下降。加之新媒体的发展,碎片化、浅阅读蔚然成风,妨碍了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全面把握,有些学生虽然口语表达及时快速,但是缺少专业思维和文化内涵。

3.教学模式出现偏差。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媒体的快速发展,专业教育在追赶传媒业发展的步伐上似乎总是慢一些。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这些都导致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也没有确定的考评标准和客观要求,无法对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合理引导。

三、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1.增加课程设置,开设口语表达类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其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应变复杂局面的能力。因此,要在尊重新闻学学科教育的规律下研究口语表达的特点,开设口语表达类课程。可以在新闻学不同专业设置语言表达技巧、即兴口语表达、新闻播音主持技巧、新闻评说等课程,通过选修和必修,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不断地形成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新闻学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与其他基础类文科研究不同的特点,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和书本案例上,更要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由理论填鸭变为引导实践。

一是要“变实习为实战”。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与报纸、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等相关媒体的沟通,让学生能到新闻一线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学生在资深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的带领和指导下,亲临现场观察新闻从业人员与受众如何交流,如何进行口语化的表达和主持,进而有机会自己进行采访,与受众沟通交流,从而能够认清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是要“变课堂为现场”。新闻学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性地把口语表达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实践任务,针对教学内容,让新闻学专业的学子直接置身于新闻现场中,将课堂变为现场,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访谈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模拟、情景练习、故事接龙等方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将课堂想象成现场,在特定的情境中仔细揣摩口语的运用,反复推敲怎样的表达更能让人接受,从而找到最适合当下场景的表达。在学科结束考核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任务测试来完成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检验。

三是要“变校园为社会”。新闻学专业学生可以积极加入校级广播电视台、报社以及新媒体中心,因为这些校级媒体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媒体基本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将校园变为社会,使学生拥有自己的传播平台。说话是锻炼口语能力的最直接方式之一,学生在校内传播平台的实践机会更多,说话多、有话可说,口语表达的经验自然就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对症下药”,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提升口语能力时要注意口语的条理性、恰当性和流畅性。

3.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学生若想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在需要表达的时候有话可说。一要多听。多听别人说话,多听别人主持,增加对口语的感性认识,提高自己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音色、音质、音量等标准,以达到口语流畅悦耳,受众乐于倾听的目的。二要多读。多阅读经典新闻稿件和各类学科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内涵,用普通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说大家认可的事情,才能引起共鸣,显示出个人独特的魅力和修养。三要多写。通过多写新闻稿、主持词,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从而使口语表达顺利流畅。四要多问。要虚心向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同学以及业内人士请教,取其精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发展,业界对于从业人员的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视。高校新闻学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行业需求来确定培养方向,改变过去重视书面语言表达、轻视口语表達能力的“重文”“轻语”的弊端,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口语表达能力强是多种能力和素养综合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持之以恒锻炼、循序渐进发展,才能适应媒体的需要,也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珂.浅谈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今传媒,2016(05):139-140;[2]罗幸.全媒体视野下的语言传播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3]汪宴卿.论专业教学如何提高新闻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26-227.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让英语在小学生的口中飞扬起来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职新生英语口语策略教学探索
英语口语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