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验式阅读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2019-11-11林荔青
摘 要:最近几年,体验式学习进入各国学者及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板块,本文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体验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基础,分别从课前导入、课中讨论、课后拓展方面探索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措施,希望有助于一线教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阅读
语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课程,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式阅读对培养学生体验能力和学生学习知识、培育情感、建构精神等均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分析和实践。
一、 高中语文对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要求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知识本位教学,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从根本上失去成长与发展的关怀,变成知识的容器,难以成为有个性的人。体验式阅读过程则是认识的过程、实践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入情入境,使其产生至情至理的阅读体验。对于高中生来说,一次真实的体验式阅读远比多次空洞的说教式阅读感受得更多,从内心深处获得真实的、刻骨铭心的体验。新课程标准也将体验作为重要的词展开,体验在整个课程标准文本中出现了十七次,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丰富的积累、较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另外,教育部提出要发展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构建的、在真实情境中表现的运用语言的方式及品质,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得到的语言知识及能力、思维方法及品质,综合体现学生素质。而语文教学的核心就在教会学生阅读和表达,阅读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阅读的目的,理想的高中语文教学就应从完成这两个目标着手,通过体验式阅读发展高中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体验,不能用模式化解读取代学生的思考与体验,在阅读的全过程渗透体验式学习,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措施
(一)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引入体验
人们常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合理导入情境,就意味着阅读课成功了一半。运用多媒体是较为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特别是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无论是写人记事或写景抒情,都具有较强的形象性,需要直接体验作者的情感。而多媒体具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并用的特点,能把抽象事物变成具体物件,通过听觉视觉融合的形式带学生们走进真实情境,成功引入体验。
通过多媒体情境引入阅读教学体验的手段主要有图画展示、短篇视频这两种。针对图画展示,因散文类文本意境唯美,展示图画是帮助学生进入意境的有效手段,可以直接把学生们想象有障碍或想象不到的抽象形象通过具体形式展示,这些形象进入学生的大脑之后进行重塑、再造、信息重组,对文本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教师在教学之初采集有关父母的图片制作课件,向学生们直观展示母亲哺育孩子、烧火做饭、缝缝补补、在家门口守候孩子归来和父亲辛勤劳作、深夜默默看着熟睡的孩子、在考场外神情焦灼地等待以及父母鬓角长出白发、皱纹满面、身躯佝偻等情形,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视觉,使其自觉参与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在情境中开启审美体验。
针对短篇视频,它与音乐均是服务于激发学生进入作者情感世界的。短视频展示的连续情境或小故事有很强的体验性,适合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于作者的体验能感同身受,将其转移到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如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教师在展示父母的相关图片之后就可尝试以母爱为侧重点,在网上搜索在某次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奖的一个微电影,时长五分钟左右,讲述的是一名大学生对单亲母亲的唠叨、操劳等视若平常,经常挑剔母亲做的饭菜,对母亲许下自己以后会天天给她做饭的诺言,但当他做好饭菜时面对的只有母亲的遗像。该短篇视频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诠释得淋漓尽致,很多学生在观看时都唏嘘不已,甚至落下眼泪,这说明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有着对母亲深深的悔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阅读触动心灵,深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在无形中产生情感体验,达成共鸣。
(二) 重视课堂对话讨论,加强体验
高质量的、成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智慧,并将其转换成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们大胆质疑,形成个体思考,在体验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实施体验式阅读,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利用对话教学丰富语文阅读课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验。课堂对话形式包括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教师的对话等,考虑到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的空白与生成点较多,教师就可充分挖掘课文的未定义之处,指导学生们在对话讨论中挖掘文本内涵,开拓学生视野,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促进体验的强化。
如在《祝福》的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结尾只写明祥林嫂伴随鲁镇的祝福声悄然死去,没有说出她为什么会死,教师就可从这一空白点切入,引导高中生开展对话讨论活动,深入挖掘文本,加强体验。对话讨论过程如下:
教师:小说的最后让我们知道祥林嫂死在了鲁镇的一片喜庆和祝福声中,那么她究竟为什么会死呢?大家现在就讨论一下吧,踊跃发表看法。
学生1:我认为祥林嫂是饿死的,课文里面说过她被拒绝捐门槛之后受到的刺激很大,眼睛凹陷,记性变得很坏,经常忘记淘米,只能是有一顿没一顿地吃,并且祥林嫂家里很穷,最终饿死了。
学生2:我觉得他说得对,简单而言祥林嫂就是穷死的,文章里提到了鲁迅问短工祥林嫂怎么死的,短工的回答就是穷死的。
学生3:我感觉祥林嫂可能是被吓死的吧,因为她听了柳妈讲的阴司的故事,害怕自己死后被阎王爷锯成两半,而且她本来就非常迷信,被活活吓死。
学生4:祥林嫂会不会是自杀而死呢?因为她的娘家人还有鲁四老爷、柳妈等都在有意无意地逼她去死。实际上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迫害,她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柳妈却在她捐门槛时叫她放著,这使她彻底失去生活希望,于是选择自杀。
学生5:那她更有可能是他杀,鲁四老爷和柳妈他们都是凶手,鲁四老爷随时随地都表现出讨厌祥林嫂,甚至骂她败坏门风,祥林嫂已经死了他还骂她是孬种;而柳妈在祥林嫂高兴地捐门槛时让她放着,毁灭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没有他们她就不会这么悲惨,因而祥林嫂根本就是被这些人害死的。
学生6:鲁四老爷和柳妈之所以那样做,是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害死祥林嫂的归根结底是封建礼教。
……
在这样的对话讨论教学中,学生们充分参与,在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对话中各抒己见,填补文章空白,并从各个角度深入解读作品的主题,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体验。
(三) 联系生活拓展课堂,升华体验
体验式阅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去解读文本,包括学习经历、社会经历等,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应准确找出可以迅速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和文本内容的契合点,让学生们产生阅读文本的感性体验,据此根据思想感情加深对文本的阅读和体验。在这之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力争做到求同存异,鼓励他们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展示个人独特的感受,不断升华阅读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如依旧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为例,当全班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就可拓展课堂,给家长发消息,邀请家长参与课文阅读,并详细填写对应的表格,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孩子的阅读教学意见,学生则要填写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意见,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主动配合,认真填写,教师从收回的表格看出家长们的爱子之心、育子之情。教师还可公开一部分家长写的感人至深的语言,并适时引导学生们回家后主动和父母面对面交流,分享阅读体验,倾听父母讲一讲养育自己的一些小故事,从而理解父母的叨念,清楚自己承担的责任,消除两代人的隔阂,真正学会尊重家长、感恩家长。
又如针对《故都的秋》一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拓展学习,加深阅读体验。第一,作者郁达夫在文中紧扣清、静和悲凉落笔,描绘秋天的院子、槐树、蝉、雨和果等画面,以景显情,以情驭景,完美融合故都秋色和个人心情,流露出深沉的爱国之情,这是否勾起你的感伤?第二,每个人心中都有秋天,大家在郁达夫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清净和悲凉,那么同学们心中的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回想、思考,可以写感想,也可以和家长或同学交流。在这样的课后拓展阅读中,学生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体验,使语文閱读体验得到升华。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各个课程之母,阅读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的根本,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体验式阅读应基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对话讨论、生活拓展等措施丰富学生们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们将自己视作阅读学习的主体,敞开心扉去感受、去体验,促使他们在有效学习的同时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的感受,加快知识与经验的转化。不仅如此,实施体验式阅读和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能力与素养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科学合理地实施体验式阅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敏.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8(24):40-41.
[2]李兴源.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6):61.
[3]李海云.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6):43-44.
[4]黄春霞.例谈体验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中学课程资源,2018(7):6-7.
[5]刘晓颖.高中语文阅读体验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263-264.
作者简介:林荔青,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