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材料问世:吸收99.995%入射光
2019-11-11
最黑材料问世:吸收99.995%入射光
9月中旬,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中美科学家已联合研制出了一种比之前最材料还要黑10倍的材料。新材料由碳纳米管(CNT)阵列制成,可捕获99.995%的入射光,是迄今为止最黑的材料。据了解,这种新材料除了具有艺术表现力外,还可能具有实用价值,例如用于遮光罩中减少不必要的眩光;帮助太空望远镜发现系外行星等。
英科学家:恐龙灭绝于小行星碰撞大气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确是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当天地球遍布野火、海啸,上空笼罩着巨大硫磺云,地球瞬间变成恐怖的炼狱,科学家表示,小行星碰撞水下陨坑内部残留的最新岩石样本证实了这个猜想,地球上大约75%生命在这次毁灭性碰撞中消亡,此次碰撞威力相当于二战时期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100亿倍。
小行星碰撞地球时向大气释放约3250亿吨气体,遮挡了太阳光线,导致全球气温骤降。一些恐龙被活活烧死或者淹死,一些恐龙幸存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在寒冷和饥饿中逐渐死亡,虽然小行星碰撞造成的爆炸、大火和巨浪直接杀死了附近的生物,但是产生的气体云导致全球范围内物种灭绝。
中国科学家实现最小尺寸石墨烯折叠
9月,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创出了一个新纪录:首次使聚合物材料的最大拉伸倍数提升至13000倍。人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具有良好可拉伸性的皮筋、弹力丝、胶膜材料,其拉伸倍数不超过数十倍。良好的可拉伸性能是聚合物材料能够用在柔性电子器件、驱动器以及能量存储等领域的必备条件。据了解,此项工作是与西南交通大学崔树勋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建平研究员、向俊锋研究员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史安昌教授合作完成的。
萤火虫发光谜解再添新料
9月初,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化基因组学与基因起源学科组的一项最新成果,完善了亚洲萤火虫的系统发育研究,并为深入揭示全世界萤火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研究所董志巍和刘贵春等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兴等合作,利用二代基因组浅层测序技术,对昆明动物研究所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共计15个属23种部分亚洲萤火虫样品进行了测序,获得了它们的线粒体基因组和核糖體DNA,其中11属22种萤火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和核糖体DNA均为首次报道。深入研究表明,萤火虫的共同祖先具有成虫生物荧光。
生物荧光是进化生物学最有趣的现象之一,主要用于警戒和求偶交流。因此,自达尔文时期甚至更早,具有生物荧光的类群就吸引着众多生物学家。萤火虫是最著名的陆生发光生物,其中一些属的有限地理分布和种群稀有性,使得萤火虫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仍有诸多不确定性,限制了对生物荧光起源与进化这一有趣现象的探讨。
袋貘体重可能超1吨
一项新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一种已灭绝的有袋类动物——袋貘,其体重可能超过1吨(1000公斤),而且前肢肘关节固定维持在100度左右的夹角,这种前肢形态在已知的哺乳动物中显得与众不同。袋貘出现在大约2500万年前的澳大利亚东部,大约1万年前灭绝。此前考古研究已知,这种有袋类动物体型庞大、四肢强壮,但对于它的肢体形态缺乏详细研究。
新型聚合物材料能拉伸13000倍
7月初外媒报道,以色列特维拉夫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人体组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给需要通过“换心”来延续生命的晚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这颗3D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着纵横交错的血管。
本次打印所用的“墨水”,源于患者体内提取的脂肪组织。其中,分离出的细胞在经过编辑之后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之后又分化出构成心脏主体的心肌细胞和构成血管的内皮细胞。分离出的非细胞成分则被转化为了“个性化凝胶”,它如同盖房子的“水泥”,能够固定细胞的位置,并起到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促进这些“小砖头”发育生长,建立连接,最终重组为功能器官。由于打印“原料”来自患者自身,因此不用担心排异反应的发生。这颗3D心脏目前仅具备收缩功能,研究人员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教”会心脏细胞协同工作以实现泵血功能,之后再进行动物移植实验。
瑞典推求职面试机器人:为消除偏见
9月汇总,外媒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下辖的厄普兰德斯—布罗市政府决定让一个名为“天盖”(Tengai)的机器人来对求职者进行面试,该机器人主要是为了消除面试过程中意识和潜意识产生的偏见。据介绍,这款机器人能在面试时保持中立,不受求职者年龄、性别、种族或外貌的影响。
相关人员表示:“被Tengai面试和被人面试时的感觉迥然不同。比如,你无法通过观察Tengai的表情来判断它是否满意你的答案。”机器人开发公司的一则广告称,一位戴着头巾、拥有学位的女性被三位招聘经理拒绝,最终却被一个“没有偏见”的机器人录用为最佳候选人。(编辑/侯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