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11汪娟
汪娟
摘要: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备内容之一,在外语教育教学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来看,整体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翻译专门课程的课时时长较少,缺少必要的英语翻译技巧和网络化教学的融合途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英汉语言功底较弱问题,缺少必要的语言转化能力,同时也缺少相应的英语翻译能力;高校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质量不高。为解决以上问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借助于网络环境,构建大数据教育格局,实现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英语翻譯新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0.02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0-0143-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载体逐渐从传统纸质媒介过渡到网络媒介,人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其传播途径也由计算机平台逐渐转向手机客户端。网络计算机信息平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而且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标准化教育工作,加快现代化教育,更好更快地建设教育强国,为国家深入开展战略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深化教育标准化工作,充分了解标准是可比较、可监督的规范,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有效整合和创新发展高校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英语作为一个通用性、基础性的语言,在国家教育标准化改革进程中,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应切实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形成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标准体系。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特点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其主要是以虚拟与现实的架构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技术载体发展起来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可通过现代化应用技术丰富现有教学资源,其具有体验式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指导、智能化导航学习等功能。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沟通,利用自主性探究学习和课堂主体的反思行为,建构学科技能、学科认知、终身学习、网络教学环境为一体的,以技术为支撑的个性化、开放性和自主性学习架构空间。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英语课堂,其包括改革基本组成要素:一是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教学楼、操场环境、校园绿化等公共基础性设施,以及计算机设备、智能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应用教室等;二是软件设施,包括学科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及其软件、教学评价机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等,当代高校基于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是以计算机设备设施环境为主,移动媒体重点或移动学习环境为辅助,进而衍生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英语虚拟教学环境。对此,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形成了一种动态、开放、平衡、综合性的课堂教学环境,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辩证统一的整体,从而推动多元化、生态性的可持续发展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技术特征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功能的实现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技术同时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资源来源主要是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传输给学生。但是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通过创造以技术为依托的社会文化情境,主体操作计算机设备或数据重点,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主体的创造精神,构建不同的课堂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协作情境、会话情境、意义构建等,CAI正是为构建课堂情境提供了工具与技术支持。
CAI计算机技术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课堂内外的情境交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机会,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使英语语言应用技能通过计算机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构建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现交互式、多途径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足、自由的学习时间。在高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实践中,网络计算机技术平台可为翻译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是生生、师生之间教学交流的场所,教师也可在此环境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帮助学生强化英语翻译技能。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网络空间、课堂面授三方面协同教学,大学生在英语翻译课堂中不但能了解到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教师引导学生熟练应用翻译方法与技巧,并能够独立解决翻译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翻译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整理、归纳和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翻译问题,统一进行教学讲解。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翻译交流与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进而展开翻译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翻译运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校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高校教育的不重视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发展数十年,对于多数教师尤其是教龄比较长的教师群体来说,在思想观念上不愿意接受新型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就是为了应付期末或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帮助学生达到一个英语成绩等级。因此,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和课堂环境的改革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不重视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英语翻译教学所占英语教学课程内容的比例逐渐减少,教师对英语翻译能力的不重视,再加上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于英语翻译的技巧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此教学环境中,没有得到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
(二)缺少必要的创新思维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英语翻译的学习中,常常被汉语语句的逻辑关系所影响,缺少翻译整体语句的能力,从而表现出不能灵活地使用各种英语语态和时态,翻译后的句子也常出现“前言不搭后语”和词汇堆积现象,语法错误也较多。并且,学生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由于日常学习中常把句子划分为若干个短句再进行翻译,一旦遇到稍微偏长的语句表达,学生无法转化翻译思维,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错误百出。对此,高校应切实围绕现代网络技术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思维,让学生从英语短句翻译逐渐过渡到长句翻译,通过丰富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句子翻译的准确度。
(三)英语翻译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中,都会让学生练习短句翻译,教师通过句意表达和句型结构进行讲解,并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加强这种翻译习惯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翻译逐渐失去了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渐下滑,严重影响了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一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无法按照教学计划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高校英语翻译教育教学水平。再加上一部分英语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英语试卷成绩,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不关心,在教学模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填鸭式”“死记硬背”“想象构造”等方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翻译思维和习惯,学生的翻译水平无法得到切实提高。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转变英语教学课堂主体
高校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引擎功能增加英语翻译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机制,进而引导学生合理、科学、规范地利用网络软件进行翻译训练。通过现有已开发的英语资料库或者信息技术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充分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阅读和翻译基础,针对不同英语层次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高校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兴趣方向、性格特点和年龄段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英语阅读读物,至此,低年级大学生和高年级大学生选择的英语阅读资料存在很大的差别,并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翻译教学。学生可以选择纸质版阅读资料,也可通过校园网络或学校提供的图书下载数据库自行下载,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完成阅读任务。这种翻转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切实提高了英语翻译的能力。在完成阅读训练基础上,教师依次展开教学环节的第二步,重点开展英语翻译实训课程,引导学生自主使用金山詞霸、沪江词典、百度词典等翻译软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英语翻译材料,教师进行课堂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组建QQ、微信交流群,将日常遇到的英语翻译问题及时反馈到群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答疑中,通过交流互动性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谈论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答案。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二)建立健全英语翻译教学机制
传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非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种英语翻译知识和技巧,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高,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也无法获得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整合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引进多媒体技术建立健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机制。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所推荐的翻译软件,基于网络环境进行资料翻译,为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语感能力、对话训练和翻译实训模块,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资料搜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视频离线或在线学习。通过建立健全英语翻译教学机制,保障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丰富的趣味性元素。教师帮助学生通过日常翻译训练和新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在有条理性的英语教学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翻译思维习惯。
(三)英语翻译的跨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中西语言文化转化过渡的差异性,学生在短整句或长句中经常出现明显的翻译错误,例如:你愿意参加我们的聚会么?错误翻译:Would you like to ioin our party?正确翻译为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Our party?在英语的翻译上ioin和party之间出现错误搭配,ioin是指加入某个党派或者某个组织,party表示聚会或党派,将二者搭配起来使用会出现严重的语义错误。学生也习惯用汉语语言思维来翻译英语语句,对此英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跨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应用先进性的网络计算机设备,先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语境差异,尤其是讲解到外国文化相关的文章或语句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们讲解文章背后涉及的文化背景,通过中西文化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教师领导学生从汉语语境转化过渡到外语语言的应用环境中,在日常强化训练中逐渐形成思维习惯。
(四)营造生态化网络教学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要素:发展性、生命性、开放性、创造性,形成可循环的高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链。基于网络环境,打破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格局,但是为保障英语教学生态系统链能够顺利循环,需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整合联结,让网络信息技术走进高校英语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或慕课、微课等新教学模式,将传统教材转化成为电子版教材。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围绕“合作、探究、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观性和积极参与性,创新课堂教学结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应用实践能力。在网络环境下构建英语翻译课堂,深入探索英语教学方式和理论的相互渗透,充分调动各因素的积极性,形成辩证统一的生态课堂。
(五)整体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是实现网络化英语翻译教学的能动因素,教师改变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现代化教学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英语翻译课堂中应用的教学设备设施,并努力提升自己在网络渠道选择和优质信息资源的辨别能力。但是,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英语翻译也存在不同的版本,教师要挑选出最适合教学,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的英语翻译版本供教师开展教学,避免学生在庞杂的教学资源中迷失方向。因此,教师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要切实帮助学生获取准确的翻译资源。高校也应与时俱进地提高教学设备设施专业化、技术化水平,通过定期培训加强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全面覆盖校园网络应用范围,提高高校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六)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
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已经逐渐走进校园中。并且,随着手机客户端及各种软件APP的应用推广,已逐渐在高校中普及,并进而衍生出多元化的技术服务。尤其是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高校英语教育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随之产生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育也逐渐被重視。当然,不乏有些高校教学排斥网络课堂教育,其缘由为“课堂低头族”不容忽视,困扰了教师和家长,学生无法将注意力从移动智能终端转移到课堂教学本身上。有些学校采取了禁止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相关规定,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性强、流动性强、设备运行速度快等特点,在给高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校园网络建设及其运行也将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安全挑战问题。因此,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为高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各高校教师团队和管理工作人员应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实时互动、英语翻译教学的实时互动等方面,通过部署校园网络安全防范设备,尤其是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对提高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环境,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专业化的强烈需求。因此,从整体上讲,要想实现现代化教学目标,应全面开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上的渗透,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新教学设备设施,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目标,以此为基础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英语教师应以高校教育平台为支撑,建立健全英语翻译教学机制,翻转英语翻译课堂结构,保障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