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9-11-11孙立东
孙立东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的具体诠释。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的落实。所以,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多种媒介使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德育工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德育;立德树人;实践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1.009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0-0047-05
核心素养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强化与深入,它既符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一致。这与20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和新世紀的立德树人是同一个任务。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做出明确要求,要求中提出的德育工作总体目标和分层次目标体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内涵。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发展推进的教育改革,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就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单纯注重学生的成绩,逐渐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提出无疑为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中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查研究显示,当前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一些学生拥有较为模糊的理想信念和错位的价值观念。他们缺乏对社会和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信仰,缺乏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薄弱,对民族英雄和模范人物缺乏崇拜,缺乏应有的尊重,而更多的是盲目崇拜和追逐现代影视偶像明星,导致价值观的严重错位,以及行为不端。二是“惟我独尊”观念盛行,个人主义至高无上。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多中学生从小到大得到了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照顾”和“优待”,使他们养成了懒惰、任性等坏习惯,因此,在生活中稍有不顺他们便会采取各种极端的方式来抵抗。三是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明显。一些中学生缺乏法制意识,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群殴群斗、甚至暴力相残。部分中学生抽烟、酗酒、结拜、逃学等不良现象有逐渐蔓延之势,给学校、家庭与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现状严重制约学生的终身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学校的德育方法和模式已难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位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然而,学校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此外,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受到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为了“声誉”(即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学校就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或者弱化其功能。二是现行的德育教育与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现在的中学生拥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对此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渴望,而学生这种内心需求与情感从未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也未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心。三是学校的德育手段和方法过分强调“说教”和“灌输”,这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产生了严重脱节。空洞的“说教”和“灌输”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高尚的道德被简化为合乎逻辑的道德条目,从而切断了道德与生活之间的血肉联系。学生不能产生学习动机和热情,不能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四是学校德育工作依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德育工作实施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仅限于向学生灌输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根本不重视道德教育主体——学生的参与,更加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三)核心素养的构建
多年教育改革之后,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中学德育工作模式的滞后,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如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乏等等一些列问题,都迫切地需要得到解决。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因此,经过几年的研究,2016年9月13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我国确定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6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系统、更连贯,注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细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并使其转化为对学生的具体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然后贯穿到各个学段,融人到各个学科,最后完全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刻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判断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提供评判依据,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从简单地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它的提出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灯塔”。
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定位与框架
(一)核心素养召唤学校德育工作采取新行动
最简明的一个核心素养描述就是——为了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要求教育更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不仅重视能力,而且重视品格,且相互支持。性格和能力必须全面,品格和能力必须都发展。“全面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的育人模式,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在“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就应该采取新的行动:学校的德育目标必须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不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德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摆脱看似打头,却总被忽视的状况。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我们要真正追求落地的全面发展、生根的品格养成,我们要执行的是“核心素养”观照下的严格、严密、严肃、严明的目标分解、预设生成、考核评价的德育全过程。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实现两个转型:
第一,由經验性、随意性思维向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转变。“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在于“全面”。目前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体系,以前的德育要培养的各类素质都是分散的、不科学的、随机的和没有内在联系的。而德育工作中“核心素养”的介入,就要求我们从“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去思考德育问题,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更有目的性,更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
第三,由学生被动适应型德育向学生自主习得型德育转变。“核心素养”的另一个关键是“发展”。我们认为,所有有效的德育或者说所有有效的教育,一定是受教育者在支持与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我成长,这就是“发展”的起点。这个转型使我们直面当前德育的另一个大问题:学生被动适应规则。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倡“自主”,德育更要走向“自主育德”的道路,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规律决定的,也是“核心素养”的再次紧催。
(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吉林省重点高中,基于以上阐述的“核心素养”的两个关键“全面”与“发展”,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本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1.学校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学校确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我们将学校的办学宗旨融人并渗透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确定“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并将这一核心贯通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德育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为基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用科学的人生观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2.学校德育工作培养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6大学生核心素养为框架,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学校德育工作实施形态
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德行培养”为目标,以“道德践行(德育课程)”为途径,以“学科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为背景,培养与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德育实施形态,以此构建“主体、生活、体验”的德育新模式。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学校结合实际,不断深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途径,重视学生体验,以核心素养框架为蓝本,提升德育实效。
(一)以“德性培养”为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道德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目标与追求,其主要特点是以养成学生为人、行事和终身发展的基本德性与价值体系为目标,以文化判断力、道德判断力、价值判断力为基本内容,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养德、自主学习、自主健体和自我认识。具体措施就是构建阶段递进式德育目标。即:高一年级开展主题为“踏实起步”教育,着力抓好良好习惯的养成,人生规划、校纪校规教育、品格教育,做“合格的十中人”;高二年级主题是“展翅奋飞”,着力抓好诚信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做“优秀的十中人”;高三年级主题为“精彩人生”,着重抓好理想前途教育、感恩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卓越的十中人”。
为使高一学生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注重文明礼仪,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渗透礼仪教育。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其次是狠抓高一养成教育,我们精心策划制作了《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文明礼仪专题片,以此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然后在高二高三年级着重开展榜样激励、目标引领、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明确的理想目标。
(二)以“道德践行”为途径,培养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核心素养”召唤“全面”,当然召唤德育的系统思维。德育不是孤立的,不能仅靠一门课程完成,各种有效的德育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如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合理以及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因此,我们认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能真正推进落实“德育素养落地”,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注重两方面:一是讲究系统,二是强调自主,这也凸显了前面所讲“核心素养”倡导的两个转型。
1.构建系统性德育课程
“道德践行”是学校在学生层面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内在地构建自身道德修养,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强化并内化道德素养。为此,学校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细化德育要求,着手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自主参与类、仪式教育类与主题活动类),以期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社会实践类德育课程:强调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完善道德规范,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如:千里清除白色污染活动、清除街头广告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学校每年3月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立足校园,立足身边,服务社会学雷锋。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品德教育,而且使学生学会亲历实践、动手操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自主参与管理类德育课程:学校践行“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成长理念,通过搭建三级平台(学生会、班委会、合作小组),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
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将入学仪式、军训仪式、高三百日冲刺仪式等课程化,主题系列化,内容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在提升德育效果的同时,激励学生彰显个性,展现“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当代校园文化的魅力。
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学校将弘扬民族精神作为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的主题,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内涵,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在学生心中奏响。通过“传统节日、伟人诞辰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使得各种德育活动课程化,时间固定化。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构思、组织及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公民人格”。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实处。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观念养成、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达到了新的高度,把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推向了新的高度,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在一系列的自我探索活动中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可以看出,我们的行为更多地是在实践一个真理:“只有能够激励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学校以“学生会”为载体,以“学校管理体制”为媒介,对“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学校践行“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成长理念,通过搭建三级平台(学生会、班委会、合作小组),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学生在广泛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中,养成了“尊重个性、善于选择、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品质,开放性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三)以“学科教学”为阵地,推行课程育人,传承文化基因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其中一个统筹就是统筹各学科,尤其是德育、语言、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教育优势,进一步提高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教育价值。同时,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还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为此,学校通过全方位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人教育教学。我们始终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挖掘有效路径和载体。立足各个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发挥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出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然后从小处人手,就细部落脚,注重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力避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悉心点亮学生对各个课程学习的专注点,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四)以“校园文化”为背景,优化德育环境
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学校所创造的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一种隐形教育,一种“无声”文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营造一种氛围,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建立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德育来说属于隐性教育,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设计理念为:以国学为底蕴,以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主调,以引导全体师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用一流的文化营造高雅合和的一流氛围。进入校园,右侧石碑上刻着“自强不息”的校训。东西两侧的文化广场分别以太阳与月亮为造型,东侧广场上,展翅欲飞的大鹏,昭示着学子们奋发向上、直冲云霄的壮志。东侧的静思园,先哲先贤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思想和伟大的行为无时无刻不给予学生影响与启迪。西侧广场上的维纳斯、思考者等雕塑传递着美与力量。校园四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些儒家经典的精华,中华优良的传统在这里一一展现,成为一道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长廊。
主教学楼的文化建构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进入主教学楼,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弥漫在各个角落,整楼都以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导思想,突出“天地人和”的智慧与价值。整体构建以东西两侧楼梯和中楼梯为三条纵线,五层走廊为五条横线,三纵五横,传统文化在教学楼纵横交错。这里有最能启迪心灵的经典名言;有最重要的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有修养行为的“净、静、轻、慢、礼”;有展示中华民族君子厚德的事例;有视为瑰宝的国学经典。
无论是充满鲜明特色的校门,还是造型独特富有深意的文化广场;无论是具有浓郁国学气息的教学楼,还是展示中华文明的校园四周的文化长廊,校园的一草一木、景观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也体现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以及价值取向,积淀着历史、文化和传统,反映了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国学之美在这里凝聚,奋斗之志在这里升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五)家校互动,双向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升学校德育效果,营造一个全社会重视做人品德的良好环境,学校积极与家庭、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学校引导家长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让家长充分认识孩子的优点,从而不仅培养孩子的能力,也指明了学生发展的最佳方向。学校还成功地举行了对各年级家长的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使家长学校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发挥了特有的功能,提高了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的支持力。
此外,加强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开发整合了教育资源,让教育活动出新意、收实效。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家访活动,家访到每家每户,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进一步密切了家校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还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家校联系册,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提高了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效率,实现了家庭和学校联系的互联互通和无缝连接,使家庭和学校联系更加紧密。
四、结语
总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活力,也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所有这些工作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起到了积極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