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实践给中职教师带来的新挑战

2019-11-11朱慧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企业化专业化

朱慧群

摘要:中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前途。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走下讲台,走进企业,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大胆改革,使教学贴近企业,贴近市场需求,最终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化;技能化;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32-02

职业学校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社会企业生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需求,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由此可见,中职教师不仅是一个传教士一般的教师,中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前途。因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其中,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近期职业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纷纷把它作为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各职业学校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高度重视,我校对所有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文化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企业化。并分批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获得增长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而紧跟社会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最终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文化教师专业化,从“会讲”到“会做”

何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即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一些专业技术专长、品德高尚的劳动者。但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多数职业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证书,出现了学生考证热,相关专业的文化课直接被删减,形成了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对文化课忽视的恶性循环,误认为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培训,使专业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文化课则逐渐被边缘化、被忽略。

究其原因一,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的大学,主要来自以文化课为主力的普教系统,而极少来自社会企业的生产一线。无论是从大学校门走向中职校门的大学生,还是擅长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普教系统教师,他们虽然具备深奥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职业教育所需的实践教学能力,而对于脱离了专业实践知识的纯文化课学习,学生在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早已深恶痛绝了,何来学习动力呢?

究其原因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对文化课厌恶至极,然而按照学校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前一年重基础,后两年重实践。一定要求学生坐在课堂内听“天书”,那结果只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言自语,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得到的答案是四分之一了。

因此,要想摆脱传统知识体系的束缚,摆脱文化基础课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文化课教师必须紧随专业教师一起下企业实践,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既能“动口”又能“动手”,才能将企业中获得的应用型、实用型知识及时更新到教材中,使教材不再空洞,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实用的知识。例如,笔者在上海市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实践过程中,参加网络汇聚综合布线项目时,需要大量的网线,如将这些网线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再结合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运用这一实例巧妙地将专业知识融入数学课堂中,这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充实。

二、专业教师技能化,从“理念更新”到“技能提升”

笔者在与中软公司蒋总的座谈中了解到,即使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企业以后也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他们一般在师傅的带领下实践一年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真正结合起来。本科生都如此,更何况是我们的中职生了。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严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只有改变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大胆改革,才能缩小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选对专业。“你为什么会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随机对中软公司参与某单位网络调试工程的7名员工进行了统计,其中有6名回答是“喜欢”,1名是被调剂专业而误打误撞的。网络调试工作枯燥,要看懂理解输入的英语指令和反馈的英语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指令,期间可能会有无数次的报错、失败,这必须足够细心和耐心,前提就是要热爱这个专业。然而,对于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来说,理论上学校会要求学生根据各专业的宣传自主选择专业,但对于一个初三毕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将来或许根本没有设计或规划;另一方面对于一切都以语数英为中心的初三毕业生来说,当面对这么多的专业介绍时,他该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呢?

此时,如果我们打破传统的理念,学校为学生准备各专业的体验中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从感官上明白各专业学些什么,学到什么,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等,从而挑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以使在后续的學习中潜意识地朝着专业的理想目标前进、奋斗,这样的效果或许比老师、家长千万句的叮咛、引导更有效。

深入工作岗位,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具备了一个热爱这个专业的学生团队,教师必须走在专业前沿,这给教师的专业技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企业实践,才能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惊讶于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距离,才能深切感受到提升专业技能的紧迫性和责任感。笔者在中软公司实践期间,了解到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动向、开发网络运用程序的研发流程,参与了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发现了网络布线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与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在参与汇聚交换机的调试过程中,学到了不同公司的产品命令及调试流程,并带回了相应产品的模拟操作环境,打破了在学校星光计划培训中单一设备的窘境,为今后的教学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案例,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也更富有针对性。

三、技能教师企业化,从“闭门造车”到“校企合作”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面临招生滑坡、就业形势严峻等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坚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培养人才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导致一些急需的专门人才奇缺。

因此,教师必须走进企业,了解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明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即根据企业岗位设置专业。

笔者在第一周的岗前培训过程中,了解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产品开发、质量控制、技术持续改进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和管理知识。设想如果将我们的班级模拟成一个小公司,将我们的课程模拟成一个个项目,班级中的每一位学员通过竞聘担任不同职务,技能过得硬的老师担任项目经理,将课本知识点根据企业需求拆分成一个个子项目,那么在学习完成这些子项目的过程中,对应课程的知识在无形之中已被全部概况其中了。若在实训课程中邀请企业人员走进课堂,引入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析,设计施工方案、参与现场施工、参与工程验收,此过程中如何掌控工程完成的进度、质量,如何制定岗位职责等,这就要求企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学校教师具备娴熟的企业管理方法。这一系列环节让学生不知不觉融入了企业环境,企业也可挑选一部分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缩小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距离。一改以往学校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开发项目脱节,实训过程缺少具有施工过程实际经验人员的指导,企业模拟流于形式等现象,而真正将课堂由“重教”转变为“重学”。

总之,中职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不仅扩展了文化课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了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带回了企业文化和教学案例,架起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及时调整人才需求,学校才能密切关注人才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真正使教学贴近企业,最终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7,(02).

[2]杜孝楠.浅谈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0,(18).

[3]林启豫.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企业化专业化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企业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