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11吴闽豫
吴闽豫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美术鉴赏;教学应用
一、比较教学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显现出差异性的,比较使一部分物品从同类中突出,比较也使看似差异性很大的美术作品呈现出相同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作品的背景、价值、风格,有助于学生了解美术史的发展。比较教学法是一种将相关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横纵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上应用,可以就同时期东西方美术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就同一国家美术作品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比较,更可以就著名的美术学家作品进行纵向比较,使学生在横纵向比较过程中将课上学过的美术史知识融会贯通。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更符合现代艺术教育的要求,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
二、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常见类型
(一)矛盾对比鉴赏
在美术史上,同一时期总有一些艺术家的理念、表现手法是相反的,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这一类作品的对比鉴赏,能够通过其中的矛盾对比来帮助提升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美术鉴赏,避免学生形成单一的角度鉴赏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一时期具有矛盾的美术作品对比鉴赏,属于横向比较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强烈突出艺术理念、社会思潮、艺术效果的感染力。例如:我国的国画和西方的油画,我国明朝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处于同一时期,明朝的国画依旧保持着“远高近低”构图方式,远方的山水、房屋在高处,近处的人物、山水在低处,中间用留白隔离,而达·芬奇等画家更重视绘画的透视,著名的《最后的晚餐》中,餐桌、墙体、天花板、窗户的结构线延长焦点在耶稣的面部。中西方美術作品在构图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也是比较教学法在这部分常见的运用方式。
(二)求同比较鉴赏
上一点是同一时期作品中的矛盾对比,这一种教学手段是在同一时期同一类作品中寻找相似之处。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能够反映出巨大的矛盾,也存在相同、相似之处,找到这些相同、相似之处也是美术鉴赏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矛盾的作品中寻找相同之处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经历,经过寻找学生可以发现矛盾突出的作品处于同一时期,有着相似的创作源头,呈现出风格、内容、构图等方面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相同性也体现了美术历史的发展过程。求同比较法还能够应用于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经过比较学生们可以发现,有的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没有变动过他们的创作源头,即使他们的构图、内容、色彩等方面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的风格依旧鲜明。
(三)反差比较鉴赏
反差比较鉴赏主要针对同一个艺术家作品中的异常作品,由于与其他作品的差异不大,因此,这样的异常作品在小范围内比较明显,通过寻找、鉴赏这一类表现异常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发现作品的创作源头、灵感等方面的突发性,它们背后往往有着震撼人心的故事,可能是艺术家一生的转折,可能是艺术家一时的倾向,区分反差是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三、比较鉴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一)鉴赏目的要明确
在运用比较鉴赏法时,教师要明确这种鉴赏手段的运用目的,首先,比较鉴赏法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是辅助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目标,提高鉴赏课程质量和效率是目的。其次,教师要清楚美术作品应当比较的部分,进行针对性比较,而非泛泛的比较,寻找比较价值更大的部分,放过比较价值更小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二)选取可比性较大的作品
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美术作品何止万千,高产的艺术家一生能够创作的美术作品并非一只手能数得过来的,因此,教师在为比较教学法选择作品时,要尽可能选择可比性更大的作品,避免比较教学法实施中的牵强附会,避免选择可比性较小的作品。除此外,教师需要尽可能选择更著名的、教学重点所在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史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灵活运用比较鉴赏教学法
美术作品中能够用于比较的作品、差异类型有很多,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上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创造灵活、有趣的课程氛围,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跟上教师的思路,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矛盾比较鉴赏法、求同比较鉴赏法、反差比较鉴赏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不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法,给学生一些意外,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结 语
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美术作品的本身、历史、风格、价值,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鉴赏知识网络,使学生在体验艺术的美感的同时,掌握更加实用、有价值的鉴赏技术,提高美术鉴赏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应当得到任课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俊乐. 巧用善用比较教学法——浅谈比较教学法在《意象艺术》一课中的运用[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3):139-140.
[2]许景怡,胡海若. 中西方绘画比较鉴赏研究——以中国国画和欧洲油画为例[J]. 艺术评鉴,2018(1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