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9-11-11姜华彪
姜华彪
摘要: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系统和信息互联网的结合,是能源改革的方向和推动力量。基于当前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行的商业模式,结合能源转型的需求,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转型的需求,从产品、目标客户、供应链和收益模式4个核心要素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探讨;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进行展望设计,进行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推进能源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nergy Internet is the combination of energy system and information Internet, and is the direction and driving force of energy reform.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the energy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and the need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energy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is discussed from four core elements: product, target customer, supply chain and revenue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is designed and the energy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is carried out to innovate research, promote energy reform,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大数据
Key words: energy internet;internet finance;business model;big data
中图分类号:F416.2;F42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7-0127-04
0 引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产业在能源类型和使用模式方面经历了创新,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中国各类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但发电效率和利用效率低[1],阻碍了经济转型,违背可持续发展,能源要从开采、运输、转化等一系列环节中提高利用效率。随着政府提出通过能源革命恢复其商品特征属性[2],将给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和管理体系带来巨大变化和机遇。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网和信息互联网的结合和衍生应用,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竞争优势。随着“互联网+”潮流兴起,也有很多成功尝试和拓展,其中以互联网金融最为突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改革和推进经济发展作用显著,一些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可以延伸应用于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领域中来[1],提高能源生产、利用效率。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能源互联网的研究进行梳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运用,提出大数据时代下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1 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孙宏斌等从能源网络与互联网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两者发展进程以及相互联系,总结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内涵、特点和主要结构,并提出开放共享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其关键所在[3]。董朝阳等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将能源网络与其他天然气网络、交通网络等紧密结合的复杂网络流量系统[4]。邓建玲认为能源互联网将电力系统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建立信息平台,建设虚拟电厂,创新能源和金融服务营销系统,实现具有多种能源的环保、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和平等的能源互联网络[5]。Krause等人提出了能源枢纽(energy hub)的概念,主要包括能量转换装置和能量存储装置,是能够实现多能量转换、运输和存储的虚拟实体,例如电力能源中,从发电企业,到运输,再到用户运用,可把能源枢纽作为建模和理论基础[6]。早在2008年,德国就开始了能源互联网的实践,成为世界首个打造智能电网,进行E能源创新推广的国家[7],世界各国也相继推进能源变革,打造能源互联网。总之,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系统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整合,所形成的智能能源系统[8]。
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能源管理,能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能源互联网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刘世成等根据大数据的内涵和特征,指明了其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的重要性,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应用的困难,之后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研究的框架和技术实现途径[9]。曹军威等则依据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平台搭建,概述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10]。
商业模式是让技术创新成果通向价值实现的桥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它将需要进行模式调整,调整的关键是专注于个人技术的发展到注重全新的系统创建的转变,商业模式能够作为思考系统调整的框架[11]。陈启鑫等基于创新改革的效益挖掘,以用户、数据、业务创新探索了能源互联网存在和潜在的商业模式[12]。刘敦南等人将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扩展到能源互联网[2]。王剑则认为,引导和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建立完备的网络交易平台系统,是建立能源互联网体系的重点[13]。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国外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的提出和具体操作起步较早,国内学者则主要集中在能源互联网的搭建和“系统内向的”技术研究,而“系统外向的”价值转化较少关注;部分学者对商业模式中新技术和思想的引入有所阐述,但是没有进行具体的可操作性分析。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和转型的基础上,提出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施途径和操作方法。
2 能源市场和商业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2.1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一次能源储能量相对匮乏,能源区域分布不平衡,而且能源分布、储量与经济发展和需求不协调、不匹配。另外,我国能源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能源经济粗放型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市场不健全;二是优质能源储量低开采难度大,人均占有量低。这些都严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
所以,能源经济模式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经济效益低”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經济效益高”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
2.2 我国能源市场商业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市场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大多以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能源为主,能源结构单一;政府进行供给、价格总体调控;以省为单位,存在“省间壁垒”。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电力交易市场,表现为交易主体、竞价方式和交易形式的单一,技术支持系统和管理体系不健全[14]。在我国现今的电力管控体系中,仍以省为单位,统一整体规划和分配调度,然后能源用户仅根据已经由能源企业基本固定的价格进行单向交易。能源商业模式只为简单的国家垄断模式。
在垄断交易模式下,作为能源供应商和用户,几乎不可能获得该地区的能源信息,只能被动地接受能源供应和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积累,能源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结构和关系越来越复杂,此时,更难以获得整个地区的信息,信息体量巨大、传输慢、失真等问题又会导致决策效率低甚至效果与现实需求相悖。但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能。从传统能源市场的省级管控、集中决策、整体配置和集中优化,转变为互联网、大数据能源平台下的智能决策、信息共享、供应者和消费者自主交易、自主管理达到动态平衡。
3 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核心要素探讨
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企业产品、目标客户、供应链和收益模式4个核心要素的再分析、再组合,从形式和内涵进行全面整体的革新[15][16],商业模式创新目的是创造企业价值和获得成长,结合市场环境,融入消费场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并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17]。目前,国内外对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的内向系统,主要研究新兴技术与能源网络的融合和创新应用,但是,商业模式才是技术创新和价值之间的中介[18]。如上节分析,当前我国的能源发展现状表现为:省级管控、集中决策、整体配置、集中优化,即产业高度垄断,传统能源企业管理高度集权,资本高度密集。但是,由于内外环境的制约影响,政府政策导向、经济转型、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变革等多因素推动,在发展能源互联网过程中,一定要从“系统内向的”技术研究转向“系统外向的”市场商业模式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下将从产品、目标客户、供应链和收益模式四个核心要素阐述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应用,如图1。
3.1 能源互联网产品服务
传统的能源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主要包括基础业务和增值服务[17]。基础业务是以满足供电需求为目标,进行售电和需求侧管理,降低供电成本来赚取差价是目前能源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增值服务缺乏创新,实际应用很少,但是增值服务才是未开发的巨大经济蓝海。所以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以增值服务为主要方面。
增值服务主要有:用能APP、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咨询服务、节能设备和电动设备充电等。用能APP是结合现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个性方面的APP,提高用户粘性。利用能源企业和能源用户产生的交互数据,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系统对实时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获取有关决策管理的有价值信息,达到为用户提供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和咨询服务的目的,例如个人电费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分析诊断以改善用电习惯、制作能源订购和使用计等。节能设备和电动设备充电服务是用户能源使用的扩展服务,以方便生活、节约能源。
3.2 能源互联网的目标客户
根据能源消耗量来把用户分级为大用户、中小用户和居民用户。大用户是那些能源集中消耗的重工业企业单位,他们用能量大,对能耗费用比较敏感;中小用户是轻工业和普通商业企业等,他们用电范围广,是能耗的主力军;居民用户是相对最小的能耗市场,他们用电灵活,分布零散,管理难度较大,但是也是最具长远市场效益的部分[17]。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能源互联系统始终生成、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海量数据,这些大数据遵循新的摩尔定律并呈现出指数级的爆炸式增长[19][20],但是这些数据又有相当的运用价值。这样,在目标客户确定且分级好的情况下,基于对不同用户的用能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数据为核心为不同用户构建用能模型,包括能耗时间管理、用能异常预警、节能方案、紧急预案、精准的能源投递等等。
3.3 能源互联网的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是供能企业根据历史供能情况,凭借经验制定供能计划,在一定的应急储备下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而能源互联网系统下,可以实现能源计划的实时收集制定,动态供应。如图2所示,在需求、采购、库存、用户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能量流”交互数据,这样,用户产生的实时能耗数据经过反馈给供能需求,需求与采购和库存之间又进行信息数据交互,进行动态、精准能源投递和管理,实现以技术为驱动的供应业务革新。
3.4 能源互联网的收益模式
数据提供的价值来自数据本身、技能和思维三个方面,不同的应用将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20]。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数据掌握者可以依据自己产生并拥有能耗大数据的优势,制定出个性化的用能增值服务。另外,能耗大数据掌握企业可以授权给其他大数据技术公司进行能耗数据的处理,例如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百度披露的,与北汽新能源、金龙客车等企业的战略合作[21],这样打破了整个能源互联网系统与其他科技公司和行业的行业壁垒,可以实现中介服务收益。还有一种就是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数据中间商”,是能源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不断地收集和组合能耗数据,并把数据整合形成规范,打造多种多样的平台合作收益,实现能源互联网的系统性、开放性和效益性。
4 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设计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的演变和衍生应用,行业商业模式能有效的应对环境变化,快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和保持成长。近年来,“互联网+”潮流兴起,进行了很多应用和拓展,其中以互联网金融最为突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改革和推进经济发展作用显著,一些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可以延伸应用于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领域中来,提高能源生产、利用效率。引入互联网思维,将已经在实际中成功应用且效果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能源互联网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结合能源需求—供应关系拓展出新的商业模式[22],图2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拓展模型。
4.1 互联网金融模式
推进金融改革的步伐,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众筹、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P2P网贷、互联网金融门户等[22]。
4.2 B2C商业模式
①能源团购:来源于互联网团购,是把有同样需求的消费者聚集起来,一同购买消费的行为。这在能源互联网中也同样适用,能源团购可以把大量分散的客戶聚集起来,主要面向的目标用户为上述的居民用户,以实现相同能源需求的统一配送,便于管理,节约供、需双方成本。
②能源借贷: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是通过一定信用担保等形式,能源企业与客户签订能源借贷合同,能源企业可帮助客户进行能源规划和日常管理等[2]。
③能源托管:来源于银行货币储存和理财管理,与上述能源管理相结合,依据协议,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将自己的用能管理权委托给能源管理公司,为自己规划用能计划,达到节约能耗,高效用能的目的。
④能源期股:借鉴于股票期货,确定能源交易标准规格,能源企业可通过其进行融资,扩大产业规模;用户可进行能源投资,增加自己用能拥有量或降低用能费用。
在以上所举的公司对个人的商业模式中,核心是把能源性质货币化,在能源互联网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可开拓和应用的方面比较广。
4.3 C2C商业模式
①滴滴能源:根据以往能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得到不同能源客户的用能需求,以提供动态的点对点能源服务。依托平台,用户将自己的能耗需要和具体要求发布到交易平台上,平台将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匹配附近的能源供应者,根据协议,实现能源交易。类似于现在的滴滴打车服务,达到能源供需的便利化、多样化、共享化。
②能源自给:基于分布式产能和储能,各类型用户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用能需求。例如把运动健身设备与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相连接,进行电能自产自供;在楼宇之间安装风能和光能发电系统等,附近配置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设备等,实现自然资源极大化利用。
③能源众筹:来源于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是在分布式产能和储能的基础上,有能源发展项目的个人或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能源众筹平台进行筹源、筹资。
④淘能源:来源于类似于网络电子商品交易平台,提供给各类能源企业以及上述的能源自给者所开的“能源网店”平台,在该平台上各类能源消费者可以按需进行能源选择和消费。
4.4 第三方能源平台模式
①能源点评:来源于互联网领域的“大众点评”和“豆瓣点评”,是建立在能源供应、消费系统外的专门面对能源系统的点评软件和平台,利于信息公开化、信用管理监督,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用户耗能满意度。
②能源担保:是能源供应和消费系统以外的能源系统的保障平台,促进能源供应和需求方可靠的进行能源交易。
5 结语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量。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运用将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除外,还应该注重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市场机制和体系构建,加强政策指导、增加行业扶持力度、引进金融资本、完善法律法规,推进能源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敦楠,曾鸣,黄仁乐,等.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J].电网技术,2015(11):3057-3063.
[2]新华网.习近平: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EB/OL].[2015-05-11].http://news.xin hua net.com/politics/2014-06/13/c-1111139161.htm.
[3]孙宏斌.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9):1-8.
[4]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2.
[5]刘建玲.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模式[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1-5.
[6]KRAUSE T,ANDERSSON G,FROHLICH K,et a1.Multiple-energy carriers:modeling of production,delivery,and consumption[J].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1l,99 (1):15—27.
[7]尹晨晖,杨德昌,耿光飞,范征.德国能源互联网项目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网技术,2015(11):3040-3049.
[8]王君安,高红贵,颜永才,等.能源互联网与中国电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7(8):26-32.
[9]刘世成,张东霞,朱朝阳,等.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8):14-21.
[10]曹军威,袁仲达,明阳阳,张华赢.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15(11):1-12.
[11]CHESBROUGH H W.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upon firm entry into new sub—markets:evidence from the worldwid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 conditionally[J].Research Policy,2003,32 (4):659—678.
[12]陳启鑫,刘敦楠,林今,等.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一)[J].电网技术,2015(11):3050-3056.
[13]王剑.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0):203-209.
[14]曾楚宏,朱仁宏,李孔岳.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模式分类及其演化规律[J].财经科学,2008(6):102-110.
[15]Esslinger,Hartmut.Sustainable Design:Beyond the Innovation-Driven Business Model[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28(3):401-404.
[16]王守凯,刘达.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陕西电力,2016(8):47-50.
[17]赵腾,张焰,张东霞.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J].电网技术,2014(12):3305-3312.
[18]CHESBROUGH H W.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upon firm entry into new sub—markets:evidence from the worldwid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 conditionally[J].Research Policy,2003,32 (4):659-678.
[19]宋亚奇,周国亮,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2013(4):727-735.
[20]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O12.
[21]凤凰网.李彦宏:“AI化公司”三原则对未来企业意味着什么[EB/OL].[2018-09-21].http://tech.ifeng.com/a/20180921/45177547_0.shtml.
[22]罗明雄.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解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