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1-11颉方正

教师·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颉方正

摘 要:近些年,甘肃省汽车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对汽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抑或是质量均需满足特定要求,故高职衔接培养高质量、高技能汽车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集体化办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模式而言存在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与高职院校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主要以甘肃省为例,探讨了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模式;汽车专业;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11-0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科学性,对提升人才就业优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受生活条件改善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落实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行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院校形象及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可行性

(一)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性与科学性

集团化办学模式强调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企业并非局限于固有企业,可以是符合需求的多个企业。换言之,集团化办学模式是通过交流合作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而发展的。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尊重企业,将之视作平台与媒体、学校、科研单位等相关行业结合,相较于传统办学模式而言存在一定的新颖性与时代性,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可行性教育体制。该体制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一来解决传统上学需要高额成本的显著困难,体现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二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高职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渠道。

(二)落实产学结合办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对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均会主动参与,在了解与掌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统一平台进行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这对专业设置、教材内容制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企业生产有效对接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是集产业和教学于一体的办学模式。从现实层面来说,该种模式是富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渠道,不仅与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为国家政策落实提供良好环境,而且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为企业发展铺垫坚实基础。

(三)在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集团化办学有效融合了企业和学校,落实到具体方面,高职院校在了解与掌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学、人才培养与资源引进,在缓解办学压力的同时增强办学实力。比如,企业除了可以提供实训设施设备,给予资金支持,还可以提供师资培训,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开阔其视野,使其对市场发展及专业需求产生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做出专业教学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对促进高职教育区域性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失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即区域经济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了区域教育资源,使之失衡,即便是处于同一区域的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经济水平较高区域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经济水平相对薄弱区域的高职教育则发展迟缓,此种差异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发展。集团化办学模式强调教育资源整合与分享,各区域高职院校均可获取此类资源,从而取长补短,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诉求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获教育厅认可与批准,基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引导与牵头协同中高职、本科院校与相关企业的集团,目前成员单位共84家,推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集团主要使命,但在相关因素影响下,高职院校实际供应与企业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诉求更为显著。

首先,产业急需专业人才。汽车产业是甘肃省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支柱产业,现有从业人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技术工人不局限于固有结构,而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随着社會不断进步,高级技工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站在产业需求角度来看,提升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是当务之急。其次,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可否认,汽车专业教学是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甘肃省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但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教师作用发挥薄弱、实训环境有待优化、教学创新有待强化等问题。所以,如何共享资源,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合作效益,是当前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面临的主要任务。再次,高职学生生源有待提升。时代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发展,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家庭对高职院校缺乏正确认识,其孩子不愿就读高职院校,为此,部分高职院校生源数日益下降,所以落实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行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应长期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树立协调发展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思路

集体化办学模式下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思路主要集中于坚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机制构建为核心,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教师共培训为重点。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教学过程中面临一定困难,需要提高机制建设高度,将之视作核心任务,在构建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与结构的同时进行企业机制优化与创新,通过机制创新发展提升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结合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实际与高职汽车专业要求来看,课程衔接是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需要构建符合现实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体现教育体系创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强调,现代职业教育应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强化集团化办学内部组织交流合作,故高职院校应采取合理化措施进行教育体系创新,促进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落实到具体方面,一要优化课程设置,通过集团化办学平台将课程贯穿于集团内部,提升课程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二要优化高职教育学制年限分配制度,为学生企业实训提供良好条件。

(三)创建人才成长通道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中的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实践,不仅是推动人才成长、提升人才就业优势的重要保证,而且为企业员工提升自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现实层面来说,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均具有明確学习目标,即学习与掌握相应技术技能,为日后就业与发展铺垫基础,考虑到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高职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制订集体化办学模式相适应的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

(四)优化组织结构

集团化办学不同于其他办学模式,实际开展离不开完善组织的支持,当前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组织分散问题。基于此,一方面应贯彻垂直管理,将横向管理与组织管理相结合,形成融合管理趋势,该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集团内部企业交流合作,同时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以更好地为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服务;另一方面应明确独立法人,引导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朝向积极、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应创建集团秘书处,为组织协调发展提供帮助。

(五)改善合作共享机制

合作共享机制完善程度是影响汽车专业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故结合实际进行合作共享机制改善是高职教育应长期努力的方向。甘肃省汽车职教集团成立于2015年,经过几年发展,已逐步促进资源共享,不再局限于企业、区域等因素限制,有效提升了规模效应,为了更好地构建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基于上述特征优势在衔接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集实训场所共享、校企文化共融、教师队伍共建等于一体的合作共享机制。由于汽车专业涉及多个类型,如制造类、营销类、维修类等,这就决定了在进行合作共享机制改善的同时应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其能力与素质高低对集团化办学模式落实及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作用。经观察发现,现阶段高职汽车专业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思维开阔,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与创新意识,既能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又能与学生建立交流沟通,但教学经验不足,实际取得效果有限。针对这种情况,部分高职院校返聘了一些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退休教师,但受年龄等因素影响,在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所投入时间与精力有限,故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应定期安排汽车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涉及多个成员单位,让教师自由选择集团内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开阔其视野,丰富其岗位经验;另一方面,应主动邀请集体内部企业员工代表来校授课,壮大教师队伍,增强办学实力,推动高职汽车专业可持续发展,为甘肃省汽车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集团化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未来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交流合作落实这一办学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而且切实提升了人才培育水平。要注意的是,虽然集团化办学对促进汽车专业创新发展大有裨益,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认可度不高、组织结构集中程度较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甘肃省汽车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故基于集团化办学推行与探索高职衔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侯远欣.“中高职衔接”的汽车检修专业人才系统培养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8(16):23.

[2]严朝勇,郭海龙,黄俊刚,等.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汽车类专业品牌订单班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25):236-238.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