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芬兰
2019-11-11王吉根
王吉根
在芬兰考察期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芬兰教育的三大悖论之一:“教得愈少,学得愈多”,就是“少教多学”。教到什么程度算“少”?学到什么程度算“多”?能用具体的时间和数量衡量吗?在考察中,我发现:“少教多学”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行为规范。“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少教”,不仅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有效;“多学”,不是数量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芬兰的“少教多学”,就是尊重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成长。
“少教多学”的“少教”,不仅是教师讲授时间用得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的问题,更是提倡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的质量。“少教多学”之“少教”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第一,启发式地“教”。启发式教学是芬兰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予以点拨和诱导。
第二,讨论式地“教”。芬兰教师认为,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并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见解,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果。芬兰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收集资料、相互研讨、教师适时指导、得出结论等。
第三,研究式地“教”。研究式教学有别于讨论式教学之处在于“研究”。研究式教学一般情况下不急于对问题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钻研、探究。研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品质。
第四,重点式地“教”。重点式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疑惑点、易混点、易错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开展教学。芬兰重点式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答疑解惑,这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第五,体验式地“教”。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任务。
第六,创造式地“教”。芬兰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小学一年级起直至大学都保留动手实践课程。芬兰教师不主张照本宣科,而是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造。他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主动理解,发挥想象,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少教多学”的“多学”,并不是多读书、多背诵,而是将教师的“少教”变成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外因向内应的转变,将学生引向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的境界。“少教多学”之“多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第一,积极主动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就是发自内心地学习,就是全身心地学习。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芬兰教师认为,首先,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突破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其次,充分尊重学生是基础,要注重情感引领,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相互联系地“学”。芬兰教师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简单地将外界知识复制到头脑中,而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和知识体系。他们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已有经验与新技能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建立联系,鼓励学生在联系中学习、在已有经验上学习。
第三,合作共赢地“学”。在芬兰,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种形式,有三种效果比较明显。一是“咖啡馆式”学习。教师可以在学习场所的不同位置张贴写有不同问题的纸张,学生可以随意走到每个问题前,跟其他学生展开讨论,也可在问题纸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滚雪球式”学习。学生先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之后,组成两人小组分享、讨论,完善思维导图;接着,组成3人小组进行讨论,不断修正观点。三是“家庭组式”学习。首先,分别组成3人“家庭组”,每人从标有A、B、C的问题中认领一个,在小组内进行初步讨论;之后,各组中认领同一问题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就这一问题进行分享交流,不断完善观点;接着,回到最初的“家庭组”进行分享,形成讨论成果。无论哪种合作形式,都体现了在解决问题内容上的分工,而不是操作形式上的分工,努力做到人人都思考。
第四,实践探究地“学”。芬兰各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芬兰中小学都开设手工课,教学内容从剪纸绘画到制作工艺品和各种器物,甚至大学同样也把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索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第五,独立自主地“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阅读材料、设计演讲、讨论、写方案。在有些学校,学生可以离开教室去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寻找辅导材料。学校还鼓励教师把学生带到社会大课堂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芬兰高中采用“无班级管理”,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修课程并掌握学习进度,根据自己今后深造的方向以及個人兴趣选择课程。
第六,开拓创新地“学”。芬兰政府在中小学校推行“现象教学”,教师通过将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巧融入课题中来进行教学,这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进入了大学,则开始参加技术创新。
“少教”与“多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少教”是“多学”的基础和依托,“多学”是“少教”转化的目的和归宿,两者不可割裂。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