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中融入世界遗产教育
2019-11-11卜海燕吴万春
卜海燕 吴万春
世界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凭借临近故宫、皇城根遗址公园、王府井等皇城景区和文化特色街区的优势,充分挖掘世界遗产教育资源,在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努力实现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的融合,不断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1.国家课程:挖掘学科知识与世界遗产教育的融合点
鼓励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本學科与世界遗产教育的融合点。例如,英语学科开展“世界遗产教育在英语阅读课中的渗透”“中英文故宫小导游”,物理学科开展“宫殿中的‘自然空调——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语文学科开展“礼仪传统与中国文化”“《故宫博物院》走进故宫大课堂,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学科开展故宫志愿讲解员培训等。以“故宫志愿讲解员培训”为例,通过“整体认识故宫—亲身体验故宫—自愿保护故宫”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培训,在让学生对故宫的建筑意义、文化意义及历史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同时,激发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遗产知识和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地方课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
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地方课程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世界遗产资源为载体,结合东城区“蓝天博览课程”,把课堂搬到世界遗产地开展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到故宫进行研究性学习,到故宫外八庙进行探究性学习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
3.校本课程:将世界遗产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依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了世界遗产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校本选修课程。目前,已开设“故宫科学”“茶文化与修养”“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教育与国学”“品阅故宫”等校本课程。以“丝绸之路”为例,通过分析地图、史料研读、小组探究、汇报展示等形式,对古代丝绸之路兴起与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历史意义,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对“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世界遗产教育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研探究能力;进一步加强与世界遗产地的联系,完善世界遗产教育教学活动体系以及校本课程体系,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实践活动。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中学世界遗产教育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BIB16099)研究成果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