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资产配置 鸡蛋和篮子的学问

2019-11-11张昭

当代工人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家庭理财高风险定律

张昭

从金融的视角看,大到操盘百亿基金,小到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理财,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投资眼光是否精准、投资的时机是否合适、投资手段是否高超,这些其实都是次要问题。如果你问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投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配置、配置、还是配置。”

所谓资产配置,通俗地讲,就是根据投资的目标需求,将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例如一只新成立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基金经理首先要购买一定比例的大盘股,然后购买一定比例的债券,再买一部分股指期货,预留一些资金打新股,剩下的钱,才会按照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偏好,投资几个看好的股票板块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种操作手法可能让很多股民散户不屑,在他们眼中,炒股就应该看准一个股票,全仓买入,甚至押上全部身家,然后听天由命,漲了就欢天喜地买房买车,跌了就“卧倒装死”等着几年后解套,实在受不了了,就割肉出局,然后再买……

散户的操作手法虽然看起来很“过瘾”,但最终赚钱的概率很低,关键是风险极大,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血本无归。

公募基金经理的做法则不同,买大盘股,是为了能够让基金净值和大盘指数挂钩;买债券,一方面是平衡资产比例,同时也保证有足够的变现能力;配置一部分股指期货是为了对冲大盘下跌风险;预留资金打新则是谋求股市中稳定收益……基金经理水平的高低,其实不在于他选的单个股票好坏,而在于他所配置的投资组合是否合理,能否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实现稳健和收益的兼顾。能够将资产配置发挥到极致的基金经理,必然成为投资明星。

返观家庭理财,道理也一样。如果一个家庭将所有能动用的资金都拿去投资高风险领域,看到股市迎来牛市就全仓去买股票,看到房价上涨就倾尽所有甚至不惜贷款去买房,看到P2P平台给的利息高,就把所有钱都放到网上做理财。如此种种,一旦时运不济,股市跌了,楼市惨淡了,P2P平台爆雷了,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立刻崩溃,连给孩子上学、吃饭、买衣服的钱都没有了,这种家庭理财只能用失败二字形容。

其实,围绕家庭理财,在世界范围内早就总结出若干种科学模式,比如世界著名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总结出的“四账户”布局。第一个账户设计为日常开销账户,要将家庭资产的10%作为流动资金,应付日常开销,至少要够应付未来半年的开销;第二个账户叫做“杠杆账户”,占家庭资产20%,并不是用来投资,而主要是购买财产保险、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保险,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之前的小投入能够换来大额资金弥补损失;第三个账户是投资类账户,占家庭资产30%,主要用来投资股票、期房等高风险资产;第四个账户是长期收益账户,占40%,用来保障家庭的子女教育、买房买车、赡养老人等固定会有的大额支出,这部分钱不能投资高风险领域,而只适合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债券等领域。

有的投资者看后觉得没什么稀奇,这四种账户家里都有设置。但关键问题在于资金的分配比例和是否坚持。有的家庭,起初只拿30%的钱投资股市,第二年看股市大涨,立刻忘掉规则,把90%的钱都投进去。有的家庭最初买了一些保险以备不时之需,后来觉得不划算转换成其他资产。有的家庭起初雄心壮志为孩子上学存钱,但仅几年就禁不住诱惑拿去买了理财。

家庭的资产配置,往往要经过几年时间的坚持才能最终显示出它的效果,正所谓钱到用之方恨少,只有坚持合理的配置,才能保持资产的稳健增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资产配置定律值得大家参考,例如“房贷三一”定律——每月房贷金额不应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1/3;“80定律”——年龄越大,投资股票等高风险产品的比例越要下降,投资金额=(80—当前年龄)%。,例如“双十定律”——投保总额不能超过家庭收入10倍等。这些家庭理财配置法则都是经过了几十年、上百万家庭理财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值得每个家庭借鉴。

猜你喜欢

家庭理财高风险定律
倒霉定律
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人群人口特征学分析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万有引力定律
论无主物之归属
浅析家庭理财规划
农村家庭理财现状及对策分析
家庭理财模式嬗变视野下的金融法思考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