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企改革发展的“金隅模式”
2019-11-11姜德义
姜德义
北京金隅集团创始于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历经企业化、集团化、股份化、证券化等重大改革改制,由当初传统单一的建材产品生产企业发展成以“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及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为主业的市属大型国有控股产业集团和A+H整体上市公司。2009年7月,金隅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1年3月,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回归A股;2017年底,金隅集团成功实现整体上市。上市10年来,金隅集团始终坚持首都国企定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借力资本之翼,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主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在首都改革发展大潮中,金隅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出了国企腾飞的“金隅模式”,2018年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分别是上市之初的6倍、9.3倍、9.4倍。
实现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統一
坚持党建引领。集团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四个意识”,构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和党建工作“组织、运行、考核”体系,严格责任制落实。按照首善标准抓党建,坚持同一站位、同一步调、同一标准、同一要求,确保集团“一盘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明确法定地位。集团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系统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嵌入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始终发挥党委的全面领导作用,同步指导所属全资和控股企业实施党建进章程,实现“全覆盖”,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全面从严治党。集团党委坚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推进标本兼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集团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做到遵规守纪“严、紧、硬”。持续强化对系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坚持集团党委与二级公司党委“双巡察”,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选人用人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等问题开展巡察工作,真正实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目的。
实现腾笼换鸟与优化战略布局有机统一
争当市属国企“排头兵”。金隅集团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围绕市委市政府抓好“三件大事”、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刻把握“都”与“城”“舍”与“得”“退”与“进”的关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立足“做菜心、不做白菜帮子”,充分发挥市属国企“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集团结合产业实际借机借势发展,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的同时,形成了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2018年10月,集团接收北京市人社局所属的北京市人才开发中心,组建成立北京京才人才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是党的十九大部署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金隅集团积极践行首都国企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支持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疏解整治促提升”为金隅集团优化战略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优势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集团提高政治站位,提前谋划,强力推进,积极发挥市属国企“三个率先”的带头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企业、工厂、项目通过关停退出、搬迁转移等多种形式进行疏解,关停和疏解在京重点企业25家。2017年底,系统内成规模、整建制的一般制造业的疏解工作全部完成。利用疏解腾退出的土地等资源发展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新业态,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实现腾笼换鸟与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
打造转型升级“孵化器”。金隅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做“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在京水泥企业全部转型为城市基础设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危险废物。承担着全市100%的垃圾焚烧飞灰、95%的危险废弃物、25%的污水厂污泥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任务。作为应急保障单位,肩负北京市环境应急突发事件救援及违禁物品销毁等重要工作。2018年,位于保定的水泥企业为雄安新区处置各类固废约13万吨。
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4月,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金隅集团开始实施对河北冀东发展集团重组并购和股权重组。2019年3月,我国水泥行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的最大规模并购重组,历时三年,顺利完成。金隅集团水泥产业规模位居中国前三、世界第五,在京津冀的市场份额达到60%,大大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为国内水泥行业开展重组整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7年,金隅集团与唐山市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金隅·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盘活资源、激活存量,真正做实做强冀东发展集团装备制造主业。2018年5月,金隅集团成功参与天津建材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对其控股。这是天津市管企业完成混改的首例,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一级集团混改示范案例。此次重组并购将进一步优化金隅集团各业务板块在京津冀区域的布局,进一步强化金隅集团在京津冀区域建材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重组河北冀东集团、控股天津建材集团,率先实现建材行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的产业布局,有力推动了中国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地位和市场掌控能力。
实现资本运营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积极进军资本市场。2005年,金隅集团以发起设立方式联合4家战略投资者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上市之路。2006年,收购行业内老牌水泥企业太行水泥;2007年,启动境外上市工作;2008年,金隅股份进行增资扩股及股权调整,成功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2009年7月29日,金隅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当日收盘价9.97港元,涨幅超过56%,成交金额76.49亿港元,创下香港资本市场上多项纪录,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个成功发行的H股上市项目。
积极构筑境内外融资平台。H股上市后,为妥善解决与旗下所属A股上市公司太行水泥的同业竞争问题,2011年3月1日金隅股份顺利完成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成功登陆A股,首日涨幅高达67.22%。这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后,资本市场首例H股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A股上市公司的交易,被评为上交所“年度典型并购重组案例奖”。金隅集团由此构筑了境内外两地多元化融资平台。
积极扩大资本市场影响力。2013年8月,启动金隅股份非公開发行A股股票项目,历经218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2014年3月圆满完成全部发行工作,募取资金28亿元。2015年,集团深挖投资亮点,精准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以市场化方式在A股成功募集股权资金47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一路走来,资本运作为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提高管控水平与权责体系有机统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实现金隅集团整体上市,完成了公司章程及议事规则的修订、公司更名等后续工作。坚持“应进全进”和“资产不外流”原则,金隅集团有序推进资产置入上市公司,实现国有资产大幅增值。金隅集团整体上市为市属一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混改突破,探索市属国资国企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做出了示范。
构建集团整体管控架构。为适应规模化发展需要,金隅集团按照“突出主业、强化专业”的发展思路和“扁平化、专业化、区域化、信息化”的管控原则,通过优化重组、股权调整、业务整合等方式设立组建金隅冀东水泥公司、金隅冀东混凝土集团、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新材产业化集团和投资物业管理集团5个二级产业平台公司,以及冀东发展集团和天津建材集团两个综合管理公司,构建“1+7+X”整体管控架构。按照压缩管理层次到四级的目标,通过对所属企业管理层级、股权层级、行政级别及党组织层级等进行全面梳理优化,逐步建立分类授权的管控体系,使权责利更加匹配,整体管控更加科学有效。
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完成集团一体化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实施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起统一的管控体系、数据体系以及基于一体化管控的信息化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全系统的管理水平、运作效率和业务协作能力,有效防控风险,进一步提升内管水平,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1+N”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省市、行业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及工程技术中心等为骨干的创新平台。在绿色建材、绿色家居等领域创新发力,推动主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危险废物的核心技术,实现可处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46类中的41类。
持续提升集团盈利能力。集团持续强化管控,做实主业,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优势,有效提升了市场核心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上市10年,金隅集团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88.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31.2亿元;资产总额从2008年的257.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682.8亿元;净资产从2008年的84.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92.2亿元;利润总额从2008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4.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从2008年的4.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9亿元。自股份公司成立以来,金隅股权融资约200亿元,撬动债权融资500亿元。
责任编辑 / 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