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装置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特点分析
2019-11-11张建喜张毅峰
张建喜,张毅峰
(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甘肃 兰州 730060)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噪声粉尘等生产危害特性。现在兰州石化公司各单位都实施了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随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各二级单位都非常重视职工的职业健康问题。化肥厂空分装置作为公司的公用工程,大型压缩机组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噪声严重超标,如何做好职业健康安全防护,保证装置的每一位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不可小觑。
1 空分装置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化肥厂空分车间有两套6000 空分装置,班长岗位10 人、分离岗位25、压缩机组岗位13人、液氧充装及巡线岗位5 人,车间管理人员12名,兼职职业健康安全人员1 名。在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年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多年来未发现噪声引起的职业病。但是在2018 年年初的职业健康安全体检过程中,发现三名疑似岗位噪声引起的职业病人员,虽经复查复检予以排除,但也给车间的职业健康防护工作敲响了警钟,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强化车间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工作。
2 空分装置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分析
2.1 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方面的制度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1]。公司也制定了职业健康管理提升计划,化肥厂和空分车间制定了2018年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身心健康知识宣传培训工作,有效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并不断完善了职业卫生档案,对基层车间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空分装置的噪声源的产生
按照产生噪声的振动源,我们知道工业噪声分为三大类,即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空分装置的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性噪声,由压缩机厂房内运行的压缩机产生,运行的压缩机机壳内气体不断地完成周期性的吸入、压缩、排气,由于产生压力波动,以声波的形式从辐射出来,从而产生噪声。
2.3 空分装置噪声对员工的危害
噪声对员工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可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视觉器官等都能产生危害,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是对岗位人员听觉系统的影响。短期影响可造成暂时性听阈位移,属于听觉系统功能性改变,当脱离噪声影响一段时间后,听力仍能恢复。一旦发生暂时性听阈位移,如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容易发生永久性听力位移。长期的噪声影响可造成岗位人员噪声聋,噪声聋是在永久性听力位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双耳对称性发生。噪声聋的发病与长期接触噪声的强度、频率、工龄、年龄、有无伴随的振动、缺氧等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与种族、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此外,空分装置作业场所特别压缩机厂房中的高噪声还严重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有可能引起其他次生生产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如表1。
从表1 看出,对岗位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 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时间,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制值增加3dB 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值。压缩机厂房的噪声均值在103 dB(A) 以上,因此,空分装置的员工在压缩机厂房无论巡检还是其他现场作业,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才能保证职业健康安全。
表1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卫生限值
2.4 空分装置的噪声监测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公司《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空分装置按要求设置相应的噪声监测点共5 处,除每季度公司环境监测管理部进行监测外,每年由政府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监督检测。表2 为2017年11 月13 日甘肃恒邦科技检测有限公司对空分装置进行了生产性噪声检测数据。
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 ②为测量依据,部分检测数据如下:
表2 空分装置生产噪声橙测数据
由表2 看出,空分装置压缩机厂房噪声严重超标,每季度车间制定落实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基础上,岗位员工进入现场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减轻噪声对岗位人员职业健康危害。
2.5 空分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及选用标准
根据公司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中有劳动防护用品的定义,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按照识别、评价、选择的程序,结合劳动者作业方式和工作条件,并考虑其个人特点及劳动强度,选择防护功能和效果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空分装置职业健康防护的重点是噪声危害,岗位人员必须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为耳塞和耳罩。空分车间根据特殊劳保用品计划,每季度上报劳保计划,并按配发标准及时为空分装置的岗位人员发放耳塞。
护听器的选用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健康防护方面的有关规定,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0dB≤LEX,8h<85dB 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当暴露于LEX,8h≥85dB 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 为85~95dB 的应选用护听器SNR 为17~34dB 的耳塞或耳罩;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95dB 的应选用护听器SNR≥34dB 的耳塞、耳罩或者同时佩戴耳塞和耳罩,耳塞和耳罩组合使用时的声衰减值,可按二者中较高的声衰减值增加5dB 估算。
因此,空分装置的岗位员工配发的防噪声防护用品,可单独选用带线的耳塞或挂安全帽式耳罩,或者同时佩戴耳塞和耳罩,以减轻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3 空分装置噪声防护及管控措施
针对空分车间两套空分装置的现场噪声监测点噪声监测数据严重超标的实际,为有效减轻噪声对岗位员工的职业健康危害,必须遵守和贯彻落实以下管控措施。
3.1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知识培训
每年强化空分装置的岗位员工对噪声的危害和防护等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养成正确使用耳塞和耳罩的良好作业习惯,增强岗位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技能,是落实好装置员工职业健康防护的首要条件。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职业健康防护的前提是必须让岗位员工清楚职业危害所在。车间每季度及时对公司监测的空分装置岗位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更新,在及时更新装置现场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基础上,打印一份噪声监测数据留存在中控室,岗位人员须知晓本岗位的噪声监测数据。与岗位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并制定空分装置噪声超标管控方案下发岗位执行;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 在与劳动者(乙方) 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空分装置2018 年与员工签订了职业病危害告知书,部分内容如表3。
表3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示例
3.3 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佩戴
及时有效的发放防护用品,是岗位员工安全佩戴的物质基础。对空分装置的岗位人员,每季度按时发放一副耳塞,发现耳塞有损坏或污损需及时联系车间更换;各岗位人员进入装置现场,必须按规定安全着装,佩戴好耳塞或耳罩,未安全着装及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装置现场。
3.4 作业现场的管理
作业现场的管理是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点。确保在空分装置的噪声超标点悬挂的“噪声有害”“噪声超标,注意防护”等安全警示标示齐全,中控室的门隔音效果良好;监督现场作业人员配戴好耳塞等防护用品;督促岗位人员除在装置现场巡检、操作、应急、设备维护等作业外,不得无故在装置现场逗留,有效防止岗位员工在噪声超标现场每班超过极限接触时间。
3.5 监督检查和考核
监督检查和考核是职业健康管理的必要手段。每年按规定组织和安排空分装置岗位员工进行“电测听”等方面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确保岗位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强化空分装置现场的职业健康管理,车间管理人员利用日检、周检等途径监督检查岗位员工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巡检和作业情况,对未佩戴耳塞进入装置现场的岗位人员进行劝阻和考核。
4 结语
新的时代,石化企业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然首先体现到职业健康安全方面。职业健康安全与员工身体健康休戚相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功在职业健康管理,利在员工身心健康。近年来,空分车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健康管理理念,有效落实职业健康提升计划,不断增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车间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员工的认同和理解,职业健康管理也必将成为员工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