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家伟:全面贯彻“导”的方针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2019-11-11陈家伟

民族大家庭 2019年5期
关键词:宗教界活动场所黄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字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黄冈市宗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孕育了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等科学文化巨匠。黄冈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宗教工作大市,佛、道、伊、天、基五大宗教俱全,以佛教为盛。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导”的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持了宗教领域的健康有序。

提升政治站位,健全机制抓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黄冈市委、市政府从加强学习入手,不断深化对宗教工作的认识,着力健全完善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压实两级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级党政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宗教工作。

抓学习提升站位。2016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宗教工作,市委中心组连续三年邀请省民宗委专家授课,集中学习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及宗教政策法规。市委书记刘雪荣带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中央、省委系列会议、文件精神,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和宗教活动场所调研检查,经常性就宗教工作作出批示。2016年11月在全省市州率先主持召开宗教工作会议,会议直接开到乡镇一级。市委、市政府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特别是各级统战部长将宗教工作真正视为分内事,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全面统筹安排辖区内宗教工作。市委明确将宗教政策法规纳入市、县两级党校主体班教学内容,每期主体班安排一次宗教政策法规课程,分级组织对全市乡、村主职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党政干部对宗教工作的认识。

抓网络压实责任。宗教工作的重、难点在基层。借助本轮机构改革机遇,黄冈市采取统战部与民宗委(局)合署办公的办法,全面加强了市县两级宗教工作机构建设,壮大了宗教工作队伍。加大了宗教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市委对县市区党委的综合考核,将统战宗教工作考核分值由2分提升到3分,宗教工作在统战工作考核中的比例提升一倍。按照“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在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牌子,乡镇统战委员聚焦主业,切实履行好民族宗教管理职责,部分乡镇还实行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宗教活动场所,通过“一人一庙”压实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村级宗教事务管理责任,特别是压实村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村主职对场所及信教群众情况做到一清二楚。

抓协同健全机制。宗教问题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宗教工作不仅仅是统战、民宗部门的事,必须整合力量,打组合拳,变“风雨一肩挑”为“千钧重担众人担”。我市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作用,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研讨宗教领域重点问题的解决路径,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创新引导举措,规范管理提水平

近年来,我市围绕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综合运用政策指导、典型带路、跟班学习、进出机制等方法,创新“导”的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黄冈特色的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之路。

出台十有十无,提炼管理经验。为了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佛道教去商业化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各项要求具体化,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听得懂、做得到的语言表述出来,以进一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2018年我市紧密结合黄冈宗教工作实际,出台《宗教活动场所(佛道教)规范管理“十有十无”标准》。“十有”是指有备案教职人员、有民主管理组织、有完备管理制度、有责任落实机制、有人事管理台账、有活动管理记录、有规范财务账目、有定期收支公示、有安全设施设备、有法规学习宣传。“十无”是指无未批活动、无违法建设、无安全隐患、无借教敛财、无假僧假道、无封建迷信、无违规收徒、无商业经营、无燃烧高香、无随意放生。“十有十无”与省里确定的“四进”要求一脉相承,并且更加具体化。这一管理标准的推出落地,实现了“四个提升”,即提升了宗教界规范管理的意识,提升了佛道教场所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了黄冈宗教对外形象,提升了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引导能力。《中国民族报》于2018年7月刊发专文推介这一经验。

倡导跟班学习,树立典范坐标。黄冈虽然是宗教大市,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典范”并不多,绝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还是农村小庙,教职人员少,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不规范、质量差,活动不规范。为此,我市在佛教、道教领域推行跟班学习制度,指导市佛协、市道协每年至少各组织一次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到四祖寺、普阳观等示范型场所进行跟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行为规范、宗教仪轨、教理教义、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等方方面面。通过两三年以大代小、以强带弱的实践,对全市460余名中小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进行了一轮轮训,其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推行进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黄冈市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活动多,宗教领域情况复杂,依法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已登记场所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无教职人员驻守、多年来未正常开展宗教活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一段时间内,宗教活动场所一旦通过设立审批便实现终身制,缺乏动态管理措施和制约手段,没有退出机制,广大信教群众对此意见很大。2014年以来,我市围绕深化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进出机制。一方面,要求各县市区民宗部门对存在前述问题的已登记场所予以撤销登记,并报市级宗教部门备案。另一方面,把牢宗教活动场所“进入”关口,在不增加登记场所数量的前提下,对少数规模较大、活动规范、具备筹设登记条件的场所予以筹备设立,递补进登记宗教活动场所。进出机制建立以来,全市依法撤销了16处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资格,收回登记证,在递补一批场所后,全市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总数仍然从538处下降到534处。这一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各宗教活动场所的责任感,激发了宗教团体和场所民主管理组织规范内部管理的内生动力,树立了民宗部门的权威,促进了依法管理,提升了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整体建设管理水平。2014年以来,全市“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达标率90%,表彰先进集体76处。

发挥引导作用,弘扬宗教正能量

积极引导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党的宗教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黄冈宗教以佛道教为主,我们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点放在引导宗教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依托市、县两级佛教协会组织开展讲经交流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规教义与日常讲经活动,不断推进宗教本土化、社会主义化进程。在基督教领域组织开展中国化神学思想演讲比赛。2019年5月,黄冈市佛教场所负责人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在黄梅四祖寺举办,培训班上就如何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辅导,有力地推动了宗教中国化。

积极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领头雁作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关键在人,我们高度重视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带领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朝着爱国爱教、正信正行的方向前进。近年来,黄冈共有正慈、明基、何诚道等5人被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表彰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个人,我们积极推荐他们担任国家级、省级宗教团体负责人,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同时,积极稳妥地抓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发挥他们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正慈、明基、何诚道分别当选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宗教人士也增加至13人。

积极指导宗教界参与献爱心活动。以“宗教慈善周”活动为平台,依托宗教团体,引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公益慈善等活动,发挥宗教正能量,努力回馈社会。几年来,蕲春普阳观共帮助贫困患者治好疑难杂症病人数万计,扶助130多位孤寡残老人,累计向社会捐款1000多万元。浠水斗方禅寺爱心助学10年不断,累计捐资480万元,帮助240余名贫寒学子圆梦。以腊八、六一、重阳为重点的温暖系列关爱活动已成为黄冈宗教公益慈善的重要品牌。

衡量一个地方宗教工作搞得好不好,根本标准是看能不能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站位,全面贯彻“导”的思维,落实“导”的要求,提升“导”的能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黄冈宗教规范化管理水平,为促进宗教和谐,加快黄冈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强进位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宗教界活动场所黄冈
咸宁市召开宗教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会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会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现状剖析及创新研究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论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宗教界的统战工作
宗教界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及培养对策
宗教界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及培养对策
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研究
依托活动场所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