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皮画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2019-11-09冯东吕正祥张淑华杨川

关键词:造型图腾蒙古族

冯东 吕正祥 张淑华 杨川

摘 要:蒙古皮画艺术深深植根于蒙古民族有史以来生存和发展的广袤草原,是勇敢的蒙古人民智慧的结晶,皮画上的浮雕立体生动,艺术风格雄浑典雅,给人以强烈尖利的视觉冲击,使观赏者在欣赏时感到惊叹不已,有新奇舒适的视觉享受,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蒙古皮画纪录了蒙古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描绘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体现出蒙古族人民深层的审美观。

关键词:蒙古族;皮画;图腾;造型;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9-0015-03

一、蒙古皮画中的传统文化题材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一直在广阔无垠的北方草原上驰骋,它肩负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神秘的草原传统文化。蒙古族人民的传统服饰图案和纹饰取源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蒙古族漫长的成长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以及蒙古族独树一帜的精神面貌息息相关。就好比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中对艺术品最终的解释:小到对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的了解,大到对一群艺术家的了解,都与它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民族风俗密不可分。历史上的装饰物品是在历史中继承和流传下来的,是当时精神面貌和文化习俗发展的结果。蒙古族的一些传统图样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图样遵循着艺术的发展规律:一、丹纳提到的“最后的解释”,仅仅能在其历史和风俗中寻到踪迹;二、历史上每个阶段都可以发现,某一种艺术史会与一些时代精神与风俗同时产生同时消亡。就此而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力造就了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惯性。

蒙古民族作为一个马背上作战的民族,他们作战时使用的作战工具有马鞍、作战靴、帽子、皮鞭、皮带以及盔甲等,这些工具是以皮子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游牧民族长年漂泊居无定所,难以避免丢失和遗漏随身物品。早先时候,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开始在这些工具上刻录与自己相关的或者家族相关的标志,做法是用一些纯天然的颜料把他们的符号染成其他颜色,最原始的皮画艺术就由此诞生了。早期的征战和迁徙,使得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开始与其他民族产生了交流融合,所以其传统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皮画相较于其它的绘画艺术更加独特,所用的材料是选取整张较为优质的牛皮或动物皮,经过传统工艺加工,由工匠们在皮上进行彩绘,蒙古族皮画文化艺术的价值由此体现。

(一)图腾图形

图腾不仅是古代民族的徽标,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崇拜的对象。蒙古族的图腾徽标一直以来都是狼。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地处北方的蒙古族狼图腾与中原地区的龙、凤等图腾在文化和思想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尤其是元朝建立以后,蒙古族成了华夏民族的真龙天子,全民族的崇拜图腾思想境界的统一,也逐渐因蒙古族尊崇汉族的思想文化、法律制度而慢慢形成。古代图腾的艺术风格和形象绘制是现代皮画艺术创作的基础,而当代皮画的图腾内容则更加广泛。将民族图腾作为图腾主体,并把邻近民族的图腾和相似的动物都作为表现的范围,从皮画中可以看到的图形有:狼、龙、鹿、虎、鹤、牛、马等。蒙古族皮画的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以蒙古族图腾为主,其它民族图腾为辅的格局。

(二)宗教图形

宗教精神是绵延人类艺术文化历史长河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主张“天人合一”,主张精神体验、价值和审美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精神道德和智慧的真、善、美。它的物质载体包括与其相关的书法、绘画、典籍、雕塑、建筑物和一些具有装饰作用的雕刻等。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在元朝开放性的宗教信仰和自由政策时期,形成了儒、释、道多宗教并存的现象。我们也能看到皮画作品中与佛像、法器及具有装饰性的图案。民族性传承过程中所包含的宗教化成分,使得保留下的民族性特点以及多元化的艺术风格都体现在皮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中。

(三)吉祥图形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皮画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巧妙而又完美的结合。在皮画作品中的一些有吉祥寓意的图形与文案,不但体現了蒙古族独特的人文艺术风格,而且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艺术风格。人们在进行现代皮画艺术创作时,继承了先人们的方法,把蒙古族传统的吉祥图案的形状、含义和创作方法运用其中。皮画的吉祥图案有动物造型和植物造型,动物造型有龙、凤、鸳鸯、鹤、鸡、羊、鱼,植物造型有宝相花、荷花、牡丹、忍冬草等。象征、谐音等传统寓意是吉祥图案创作的主要手法,比如“年年大吉”的吉祥图案就是用鲶鱼与大桔子的生动形象组合起来,表达其吉祥寓意的。

二、蒙古皮画中的艺术审美特征

(一)材质美

皮画造型形成的基础是物质材料的选取,材料的质感美包括外观美和物理性能美,前者包括神态、肌理、色泽;后者包括选取材料的坚韧度、通透性、坚硬度等,不同属性的组合给人的感觉也明显不同。皮画所用的皮革主要来源于牧场,在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牛羊皮制成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可见牛皮和羊皮在草原民族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牧民用来装水或酒的皮制囊壶至今仍深受大众喜爱。

皮革本身具有的御寒性、保暖性、耐久性多种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天然的纹理,这是皮革材质美的体现。不同动物的皮革能够呈现出的不同的美感,牛皮的皮质较厚、粒面细致、抗断强度高、结实耐用,尤其是黄色的原色牛皮具有人造皮革无法比拟的磨砂质感,会让人感受到野性的美感。与牛皮相比,羊皮的皮质较于轻薄,皮质细腻,在具有皮质强耐磨性和坚韧性的同时,它的延伸性和柔软光滑的手感就成了羊皮的特点。不同风格的皮画在材质选取上也有所区别,牛皮的粗犷和羊皮的细腻在作品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美感和审美趣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皮革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原材料的发掘和相关应用特别重要。

(二)造型美

造型美主要从皮画制品的构图、色彩方面进行阐述。

1.构图美

蒙古族皮画的构图多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就像人类本身、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具有均衡对称的原则。在艺术构图中,平衡与对称是根基,因为人们对于绘画的审美首先是画面感要稳定,稳定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和探索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审美习惯。同样,皮革艺术中人们也遵循该原则,这其实也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的审美习惯。

2.色彩美

蒙古族皮画制作时喜欢运用明亮的色彩做对比,同时也讲究整体的搭配。在色彩的选择上,蒙古族人有着自己的喜好,蒙古族喜欢蓝色、白色、红色这样纯净的色彩。古时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认为白色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纯洁与美好。呼和在蒙语中是蓝色的意思,蓝色在蒙古族人的眼中象征着自然界中永恒和美好,蒙古族人会以此来为自己的城市命名,人们把对自己民族永恒和繁荣昌盛的希望寄托在命名上。来过草原的人们都会亲身感受到草原的美,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羊群如云,又与蓝天白云相应生辉,身处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体会大自然的纯洁。红色也是蒙古族喜爱的颜色,认为红色代表着温暖和亲切,他们喜欢熊熊燃烧的簧火和炉里的炉火,人们认为火烧的越旺,就预示着以后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红火,以后的子子孙孙就会繁荣昌盛。

三、皮画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凝聚着蒙古族的文化精神

蒙古皮画是蒙古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创造出来的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造型艺术和艺术表现形式,其选题的要旨不仅要包含鲜明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创作特点。皮画产生于蒙古独特的历史生活环境,有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的渊源。蒙古民族作为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他们在生产及生活当中运用牛皮和羊皮的现象很普遍,比如牧民们穿的衣服以及住的帐篷和蒙古包,绘制作战地图,打猎出行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漫长的时间演变中人们发现,牛羊皮不仅可以用在生产生活上,还可以做成皮画装饰品,起到装饰的作用。皮画不仅仅能够对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进行记录,对美丽的自然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民族生活进行描绘,还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和美化装饰。因此,皮画艺术更是得到了人民的青睐和喜爱,得以传承。

皮画蕴含着丰富而厚重的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千百年来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更反映了蒙古民族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特点的独特而包容的地域民族文化精神。这种草原民族文化精神不但体现出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优秀高雅,而且是一种促进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皮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蒙古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深层的审美心理与审美价值,使得皮画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和绘画及装饰市场的推崇。

(二)具有突出的地域民族文化艺术风格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其成因是多元化的,包括历史的、自然的和人文方面的,而形成地域民族文化中关于艺术风格形成的至关重要因素是该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蒙古皮画中的艺术内容、表现形式都来源于蒙古民族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民族文化。所以,皮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无一不展现着蒙古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生命与繁衍的意识是人类产生及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意识,它是人类民族本原哲学的基础。蒙古民族同时也将这种意识渗透融合进了他们独特的皮画作品中,使得蒙古皮画具有强烈震撼的生命力的美。有学者研究过“蒙古”一词,他们认为蒙古与长生天有关,蕴含着长久或永恒的生命部族的意思。蒙古皮画作品中的云卷纹饰便是青天的象征,蔚蓝而广阔的天空是蒙古人民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万朵祥云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生活平安喜乐的希望。

(三)扩展了皮画艺术的空间

皮画作品的艺术以蒙古民族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题材,使得皮画艺术在创作和发展上有了更加深入的进步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皮画作品原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依托蒙古民族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作品选材、艺术创作及工艺制作上有了最大程度地扩展和延伸,同时也为与皮画艺术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的根基,并使得皮画艺术市场能够从民族范围内扩展到全世界。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与蒙古皮画相关的文献期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时发现,蒙古皮画使用的最基本的技法,如刻、压、敲打等,都与国内和国外的绘画创作形式不同。因此,皮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根本原因是皮画艺术流淌于中国蒙古这片广袤而美丽的流域之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游牧民族当中,牛皮画的艺术保存和发展都相对较好,但是其相关的艺术创作工艺和其发展的相关脉络的文献记载特别少,根本原因在于游牧民族关于自身的文献史料记载较少,而有些民族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我国美术工艺中关于皮画艺术的记载也极少,也没有能够发展成为系统而全面的皮画艺术创作,只能够在家庭内部之间进行传承与延续,在民间艺人手中进行流传。这也是间接导致皮画艺术鲜有人听闻和其技能没有广为传播的原因。

蒙古民族原始而独特的游牧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游牧民族生活的習俗和方式更是大大加深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塑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情趣。他们将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热爱,都寄托在了拥有鲜活生命的马、牛、羊的身上,同样也将他们对于逝去生命的灵魂哀思寄托在了皮画创作之中。

古老辽阔的草原是皮画作品创作的源泉,是蒙古族人民灵魂深处对于生命生活的尊敬与热爱。皮画作品创作的题材多以民族风情为主,并融汇了独特的民族工艺创作技法,在创作过程之中加首饰、珠宝进行镶嵌和加工,制作流程复杂,对手法技艺的要求极高。其质感强烈、色调柔和、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逼真,高贵典雅的设计和工艺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蒙古皮画是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髓的体现,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与艺术创作,加之其深沉而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之中,能够由中国走向世界!

——————————

參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莫日根.蒙古族皮雕艺术现状分析及创新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

〔3〕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秦岁明,郭志强.蒙古族皮画中传统文化的分析[J].电影评介,2008,(19):88.

〔5〕徐小燕,宁国强.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皮革艺术述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116-119.

〔6〕何芳.皮雕艺术装饰图案[J].装饰,2012,(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ngolian Leather Painting Art

FENG Dong, LV Zheng-xiang, ZHANG Shu-hua, YANG Hua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129, China)

Abstract: Mongolian leather painting ar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vast grassland where the Mongolian nation has survived and developed in history. It i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wisdom of the brave Mongolian people. The embossing on the leather painting is vivid and vivid, and the artistic style is magnificent and elegant, giving a strong and sharp visual impact. The viewer is amazed by the appreciation, with a new and comfortable visual enjoyment. Mongolian leather has a very high artistic aesthetic value. It records the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depicts the beautiful grassland scenery and unique ethnic customs, reflecting the deep aesthetics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Keywords: Mongolian; Leather Painting; Totems; Modelling; Traditional Culture

猜你喜欢

造型图腾蒙古族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