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音叉效应” 突破小学生数学学习失误的心理关
2019-11-09张彩虹
张彩虹
[摘 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借助实际效应进行数学教育是近几年教师经常用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探究如何利用“音叉效应”突破学生的心理关。
[关键词] “音叉效应”;小学数学;心理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计算题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计算错误,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将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一、小学数学学生失误心理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经常因为心理因素出现一些学习问题,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非常不自信,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往往无法肯定自己的答案。因此,学生常常会纠结于如何进行计算,从而导致错误;也有一些同学眼高手低,计算不认真,只知道当教师每次问他数学问题的时候,他都能自己回答正确,但是真正到自己写数学计算过程的时候,答案经常是错误的。在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由于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统一,或是由于数学能力认知上的原因,经常出现计算错误。
在数学计算中,学生的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小学生由于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因此,他们对一些新奇的事物往往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在一些事情上比较投入;另一方面,好奇心的驱使仅仅能够让学生在某一些事情上有三分热度,却不能坚持到底。对于学生遇见一个就对一个产生好奇的现象,教师应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针对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解决,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减少在数学学习之中出现的错误,提升计算的准确率。
二、“音叉效应”突破小学生数学失误心理
“音叉效应”是指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外部对它作用力的大小,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解决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运用好“音叉效应”,找准学生出现数学错误的原因,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对事物的认真态度。责任心可以促使学生在做事时,端正态度。只有学生有了责任心,才能了解到这件事情是自己负责的,并进行深入的计算。当学生完成数学计算问题后,责任心将会驱使学生不断检查数学计算的结果,对所完成作业计算的结果进行核对,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提高了。对于一些数学计算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责任心可以让学生在重复的检验过程当中,夯实计算基础,让自己知道自己的数学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树立对计算的自信心。
2.提高学生专心程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的东西都充斥在学生的周围,学生经常会出现边做其他事情边写作业的情况,学生经常玩着手机、开着电视开始写作业。尤其对于数学计算作业而言,学生在计算时常常会受到声音的干扰,这些干扰让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进行数学运算。为了避免学生一心二用,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和家长要同时做好对学生的监督工作,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能够始终保持专注,提升计算的准确率,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专心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从安静的环境开始训练,让学生提高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
3.培养小学生的耐心
数学计算中,学生的耐心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做一道题发现自己做錯了,就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耐心,这是不可取的。在一些复杂的计算中,耐心也十分重要。耐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梳理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从而得到最佳的答案。随着数学计算难度的提升,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一位数的计算,有时候还要进行两位数的计算,以及后期多位数的乘法、除法计算等。只有学生有充足的耐心,才能在计算的过程中避免出错,能够以平稳的心态去进行计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为学生树立耐心做事的榜样,当学生有问题或者是学生举手问老师不懂的问题时,教师要耐心为学生解答,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会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节奏,耐心解决数学问题。
针对数学计算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地纠正和指导,有效利用“音叉效应”,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让学生知道自身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淑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9(10):39.
[2]林俊.小学生计算失误的认知要素分析及教学启示——以一道乘法竖式计算题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1(14):37-39.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