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金沙
2019-11-09郑震
郑震
编者按
今年是中俄建立外立关系70周年。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立外立关系。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刘少奇当选会长。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答署《会谈纪要》,确认俄健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70年来,在中俄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人民之中发生过许多镌刻时光的故事,让我们无法忘怀那些鲜活的故事主人公。《友声》将在2019年的每一期里开启特别回想和纪念,与广大读者一起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携手并肩,历经风雨,走上新的高度和起点。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作为一名光荣的民间外交工作者,有幸接触到中俄友好这一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结识了一批毕生为两国关系积极奔走的友好人士,深深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光辉事迹所感染。都说人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么这些老朋友们便是中俄友好事业的一座宝库,其中俄方知华友华的朋友之中,有的祖辈、父辈作为苏联红军参加过援华抗日战争与中国军民并肩浴血奋战,或作为苏联援华专家参与过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继承先辈的遗志,心系着中国和中俄关系发展。也有人早年被中苏友好所感染,而后专门从事汉学研究、中国文化推广和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崇高事业,一干就是一辈子,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联结起来就是一部绵延70余年的中苏、中俄友好史,每次想起都会为之动容。受限于篇幅,无法将他们一一提及,取舍实在困难,仅选取我记忆中几个尤其闪光的片段,以深切感怀两个民族间这份珍贵的情谊。
“我們要替祖父向中国人民说声谢谢”
2015年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对外友协接待了苏联援华抗日老战士及亲属一行来华出席纪念活动。老战士中最年迈的当时已年满93岁,最年轻的也已88岁,但走出机舱的时候丝毫看不出半点疲态,满头的银发和满脸的皱纹藏不住眼神透出的军人特有的坚毅和锐气,更难掩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激动的心情。代表团团长、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主席阿巴索夫上校同我们简短寒暄后,从身边拉过来一位中年男子,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有个请求,这位是苏联援华飞行员斯科尔尼亚可夫的孙子,他的祖父在援华抗日期间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现安葬在武汉烈士陵园,这位年轻人想借此次来华的机会前去拜渴先辈的陵墓,这也是他们全家的心愿。”经过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我们立刻为其预定前往武汉的机票,并着手联系湖北省友协,安排拜渴苏军烈士墓。这时另一位女士找到我们,带着同样渴切的神情说:“我的祖父也葬在武汉苏军烈士陵园,这是我们家人在祖父牺牲后第一次来中国,能否请你们也帮我安排去一趟武汉,拜托了!”克服了时间紧、头绪多等种种困难,我们成功为两位苏军烈士后代满足了心愿:在湖北省友协的精心组织下,两位外宾前往武汉解放公园苏军烈士陵园,向苏军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在每个苏军烈士墓碑前都摆放了鲜花,致以哀思和敬意。
回到北京,两位烈士后代拉着我们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这真的是圆了全家的梦,也告慰了我们的前辈!令我们欣慰的是,武汉的陵园保护得十分完好整洁,有专人负责看护、清扫。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当地人们自发地前去瞻仰,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同我们握手,还争相与我们合影留念。虽然语言不通,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语气可以感受到巨大的热情。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人民是心怀感恩的,因此我们的先辈们为了这样优秀的民族而牺牲是值得的,我们也要替祖父向中国人民说声谢谢,感谢中国人民记得他们的贡献,让他们在这里并不孤单。”说话时两位外宾眼中已经泛出点点泪光,其中有种比金子更珍贵的成分,叫做相互的理解与感恩。
“我把心的一部分留在了中国”
2014年5月,俄罗斯友好人士代表团来华出席全国对外友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团中包括苏联援华专家组总负责人阿尔希波夫的孙子伊万。新中国建国初期,阿尔希波夫作为中国政务院经济总顾问,为帮助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日夜操劳作出巨大贡献,在中苏关系的复杂阶段,他始终保持冷静头脑,主张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并为此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阿老”。
提起自己的祖父,伊万总是一脸的自豪,有说不完的话:对于我们来说,爷爷永远是一个传奇。他从一个普通的车工成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社会主义劳动英雄、5项列宁奖章获得者。然而,爷爷总是强调能够赢得他人尊重的不是称号或奖项,而是工作的能力和实际的贡献。他把在华与中国朋友们一起工作的几年一直视作生命中最珍贵和难忘的经历。记得爷爷和专家们来华工作初期,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爷爷召集专家组组长一连开了3天的会,他对同事们说:“我们来到中国不是游山玩水,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为了工作,工作!中国完全信赖我们,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人民!”1958年,爷爷结束在华工作回国前夕,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授予感谢状和“中苏友谊奖章”。1996年,全国对外友协再次邀请爷爷访华,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称号,这也是爷爷最后一次来到中国,我的父亲陪他一起见了许多中国的老朋友,分别时他们紧紧地握住双手,都希望能再多说几句话,多看对方几眼。爷爷一生中获得的国内外各种奖章和称号不计其数,但他尤其珍视中国朋友们对他的肯定,因为正像他在即将踏上回国的列车时,在站台上噙着热泪,深情凝望着这片挚爱的土地所说的:“我把心的一部分已经留在了中国。”
阿老的子孙后代们耳濡目染,深受爷爷的中国情结影响,也对友好邻邦产生了爱意与敬意。近年来,伊万专门注册成立了以祖父名字命名的阿尔希波夫基金会,并加入俄中友协,积极致力于开展对华友好合作。伊万每年都多次奔波往返于两国之间,见到中国的合作伙伴他总是神采飞扬地说个不停,那股子激情和干劲儿真像极了他的祖父,和那一辈真诚向我们伸出援手的老大哥们。我总喜欢凝望他滔滔不绝的表情,因为在那神似阿老的眉宇间,我看到了可贵的传承。
“我要为俄中友好事业干到100岁”
对于中俄两国民间友好人士来说,库利科娃的名字应当都不陌生。她是个既温柔又坚强,既高贵又朴实的女性,她对待中国朋友可以像母亲一样关怀备至,也能像挚友一样促膝交心,她是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是中俄民间友好的一面旗帜。
1957年,库利科娃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期间就参与苏中友协的创建工作,次年刚一毕业,便加入苏中友协,在两国关系的第一个“蜜月期”开展对华友好活动。库利科娃在苏(俄)中友协担任过秘书长、副主席等职务,还作为苏联对外友协驻京代表、苏(俄)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在中国工作10余年,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两国民间友好辛勤付出,结交了大量中国朋友,作出重要的个人贡献。库利科娃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俄罗斯和中国:民间外交》一书,详实展现了两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间友好交往历史,是她毕生血汗的结晶。库利科娃凭借多年取得的成绩,获得“俄功勋文化工作者”称号,温家宝总理向其亲自颁发“中国语言文化贡献奖”,全国对外友协也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现如今,库利科娃女士已经年逾八旬,双膝均做过手术,行动多有不便,拿着并不宽裕的退休金独自一人住在苏联时期的老旧公寓内。但物质上的拮据从没影响过她对俄中友好事业的信念和热情,她一生的奔波劳碌给我们留下太多印象深刻的感人故事:
她在接待中国少儿艺术团的时候,担心正在发育期的孩子们早餐营养不够,自己起大早拉着小车去市场给孩子们买新鲜的牛奶;她在北京常驻期间,时不时就要请中国朋友们到家里做客,为此她都要从前一天就开始忙活,张罗满满一桌的菜肴,把中国朋友们撑得都挺起了肚子,却还要再给他们的盘子里添菜;一次她陪同中国代表团,下台阶时不慎摔倒,额头碰出了血,她的第一反应却是告诉中国朋友们不要担心,只将伤口稍作处理,继续呈现出她面对中国朋友们时一如既往的从容和乐观,一直把代表团送上回国的飞机;苏联解体后,苏联对外友协也面临机构改革,库利科娃面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本有其它选择的可能,她却割舍不下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俄中友好事业,主动调往俄科学院远东所,继续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并以远东所为大本营,各处募集支持,经营着俄中友协积极开展活动。
在全国对外友协成立60周年招待会上,我和俄罗斯的老朋友们亲切地坐在一起,库利科娃女士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说:“腿上做了手术,我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大夫们每次听到我说这把年纪还在工作都很惊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保持健康的秘诀。我还想为俄中友好事业再多贡献一点力量,我要干到100岁!”说完她和桌上的朋友们一起欢笑起来。望着她脸上绽放的笑容,我心里不禁一阵感动:亲爱的库利科娃女士,您是我们莫大的财富,您可知道您说出了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您这棵中俄友谊的常青树能够永葆活力,结出更多硕果!
思绪及此,我抬眼望向窗外,初春的友协院落已是莺飞草长,生机盎然,恰如我的心境也是阳光普照,暖意融融。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所记录的这些朋友只是中俄友好人士宝库中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半个多世紀之于浩瀚历史也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然而,这些朋友们睿智的思想和伟大的功绩将得以永恒,不被雨打风吹去,他们高洁的品质与闪亮的人格也将如金沙一般,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永久沉淀。
忆往昔,中俄友谊芳华在;看未来,世代睦邻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