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的玫瑰

2019-11-08杨秀廷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19年9期
关键词:锦屏婺源徽州

杨秀廷

北纬30°附近,慷慨的阳光和东南季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把夏末秋初的徽州点染得天蓝水碧、烟云荡漾。怀着探访“水路三千里,木商六百年”古风遗韵的憧憬,我在这样的时节,从云贵高原的“古苗疆”清水江畔,走进画意里的徽州、文脉中的徽州。

有人说,沐过徽州有颜色的风,走过徽州有故事的寻常巷陌,心间自然生长出对徽州的惦念。

初到徽州,我对徽州“一府六县”的文化、风物充满了好奇,我像一个开蒙顽童,扳着指头,“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一个个读过去,意念里便有了识认“歙”“婺”这些字的愉悦,也慢慢体悟到徽州的博大恢宏。需要虔敬的凝视。更需要从多个视角加以仰视。

历史对徽州的青睐和深情,浸润在亦贾亦儒的徽商风骨中,雕刻在木、石、青砖的细节间。蕴藏在村落、街巷、民居古色古香的气韵里。

走进歙县的“徽州古城”,仿佛一脚迈进千年时空隧道:气势雄浑的古城墙,融古民居、古街、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斗山街,集徽州“古建三绝”之大成的徽园……。这些陌生而新鲜的景致,展露着或繁复或简约的镶砌、榫接、镂雕、堆塑工艺,经由视听路径摄入我的心魂。那些雄浑沧桑的历史记忆、典雅温暖的人文光晕,扩展了我这个远客对古徽州建筑与历史、艺术与生活、创新与传统的缅想。

时空要阻隔一个人抵达历史现场太容易,但是要遮蔽一个自由的心灵寻找历史脉理、寻味文化符号的向往很难。

我们苗族的传统文化认为,万物皆有灵魂、情感,人们取用自然资源应遵循法度,以敬惜为本。在徽州,我发现,木雕、石雕、砖雕是有温度的,热烈地展示着流逝与永恒。许多前朝往事寂寂无声,唯有时间的玫瑰依旧盛放。

站在婺源县博物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石雕、砖雕前,我除了惊讶就是赞叹,只觉得在这些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的建筑构件中,时光失去了行走的力量。在我的家乡,人们称赞心灵手巧的绣娘,不是说她的绣品多么生动传神、巧夺天工,而是说“绣娘看到了天上的路”。我相信,那些雕刻师也是看到了天上的路的。

在歙县,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宁静悠远的青山绿水,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自美,因时而彰,因境而新。我尝试着把這里的时间和空间,在想象中重新进行镜头组接,不经意间,我的思绪触碰到了时空转换的开关。流淌成一条静谧的河流。

在徽州的日子里,我读到了一册有关徽州的诗词选集,其中有一首描写黟县的诗作,用高远、空灵的意境,表达了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淳美的风俗的钦慕之情。这首诗是诗人许坚的《入黟吟》(一题为《小桃源》):“黟邑桃源小,烟霞百里宽。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市向晡时散,山经夜后寒。吏闲民讼简,秋菊露溥溥。”有意味的是。这位诗人所推崇的“人尚古衣冠”“吏闲民讼简”的境界,道出的关乎文化追求、文化精神,这样的神游美得如同时光的叹息。

我们在婺源县县城寻访熹园时,意外地遇到一条锦屏路。这让我这个从贵州省锦屏县来的游客,在心里萌生出“他乡遇故知”的情愫。走过去看看,这条锦屏路不仅绿树成荫、景致宜人,而且一端靠近婺源县县政府。一端与金庸大道相交,繁华而雅致。我向当地人请教,这锦屏路是否与明清时期婺源木商到“苗疆”锦屏贩木有关。他笑着说,保存在婺源博物馆的地方志和族谱有很多关于婺源木商“贩木苗疆”的记载。但不知道锦屏路所指的是否有纪念徽商与锦屏县关系的含义。就算是巧合,也是历史与文化的巧合,是缘分。

一路走来,青山、绿水、村落、古树、古建筑、井泉、碑刻、楹联、名匾……婺源的美,平和中透出质朴、原生的随性与天然,这些时光无声地流淌,本身就是岁月的一种呈现。

“芳郊雨初霁,桑者意闲闲。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清·齐彦槐《冲麓村居》),前人赞叹徽州古村落的这首诗,是篁岭的写照,有宏村的魂魄,有西递古镇的灵气、恬静的意境,直叫人疑心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梦幻里。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路过徽州,我在且行且醉中完成了对徽州的一次精神仰望。也是徽州时光对我人生旅途的一次拣选。

我离开徽州那天恰逢立秋,婺源县篁岭古村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晒秋”,红的、黄的、绿的蔬果,被隆重地请上家家户户的“晒台”,有的还铺成各种写意图案,接受阳光、风和时间的赏阅。在飞驰的高铁上,看着窗外一帧一帧迅速向后收卷的画卷,我仿佛又回到了徜徉在徽州忙碌而又安静、平和的日子,那种醉氧似的晕眩又袭上心头……

(选自《文艺报》2019年5月8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锦屏婺源徽州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村口》《婺源 陀川春雨》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走徽州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