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

2019-11-08秦瑞丽

中外医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应激介入治疗心理护理

秦瑞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心理应激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该院冠心病患者82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取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康复状态。 结果 实验组满意率为97.56%,与对照组的70.73%相比优势明显(χ2=11.061 3,P=0.000 8);介入治疗前,对照组抑郁评分(50.4±3.6)分、焦虑心理评分(51.3±3.4)分高于实验组(37.2±4.4)分、(40.2±2.8)分(t=14.867 2、16.136 6,P=0.000 0、0.000 0);出院后对照组体力评分、医疗评分、工作状况评分、社会心理评分、生活状况评分(8.14±1.15)分、(4.65±1.62)分、(4.88±1.52)分、(13.48±3.11)分、(7.16±1.45)分低于实验组(12.18±1.18)分、(7.13±1.36)分、(7.23±1.42)分、(18.86±3.19)分、(9.64±1.27)分(t=15.699 8、7.507 5、7.233 9、7.732 3、8.238 3、P=0.000 0);在出院后對照组依赖程度评分、社交能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9.01±3.88)分、(14.09±2.85)分、(11.26±4.51)分、(8.08±2.19)分高于实验组(6.24±3.14)分、(7.13±5.11)分、(7.03±3.21)分、(5.12±3.38)分(t=3.553 4、7.616 7、4.892 8、4.705 9,P=0.000 6、0.000 0、0.000 0、0.00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理应激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8(a)-01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ts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8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grouping criteria,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 each,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comparing satisfaction degree, mental state, quality of life and rehabilitation.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56%, which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11.061 3, P=0.000 8).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depression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50.4±3.6)points and anxiety score (51.3±3.4)poi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7.2±4.4) points, (40.2±2.8) points (t=14.867 2、16.136 6, P=0.000 0、0.000 0); the physical strength score, medical score, work status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discharge social psychology score, living condition score (8.14±1.15),pionts (4.65±1.62)pionts, (4.88±1.52)pionts, (13.48±3.11)pionts, and (7.16±1.45)pionts were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2.18±1.18)pionts, (7.13±1.36) points, (7.23±1.42)points, (18.86±3.19)points, (9.64±1.27)points (t=15.699 8,7.507 5, 7.233 9,7.732 3,8.238 3, P<0.05). After discharge, the control group score, social ability score, activity ability score, symptom score (9.01±3.88)pionts, (14.09±2.85)pionts, (11.26±4.51)pionts, (8.08±2.19)pio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24±3.14)pionts, (7.13±5.11)pionts, (7.03±3.21)pionts, (5.12±3.38)pionts(t=3.553 4,7.616 7,4.892 8, 4.705 9, P=0.000 6,0.000 0,0.000 0,0.000 0),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can improve the stress psychology of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sychological stress

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中脂质代谢不正常,导致患者血液中有大量的脂质沉着,这样逐渐形成了白色斑块,导致血流受阻、动脉腔狭窄,甚至引发心绞痛[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由于患者对介入治疗了解较少,且担心手术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容易在治疗期间产生并发症,从而会影响到手术治疗和预后,现通过研究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8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均值(64.3±5.2)岁,病程4~15年,均值(13.1±3.1)年,文化程度中有10例大专及大专以上,有10例高中,有12例初中,有9例小学及小学以下;实验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2~76岁,均值(65.3±5.3)岁,病程3~16年,均值(12.9±3.2)岁,文化程度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占13例,高中占12例,初中占10例,小学及小学以下占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③认知、沟通能力正常;④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⑤所有患者均知晓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障碍者;②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者;③呼吸系统疾病者;④急性心肌梗死者;⑤恶性肿瘤者;⑥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心电图监测和健康教育,①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主要依靠ST-T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因此临床上进行长期心电监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通过心电监护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还能够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症状,在此过程中还需重点监测心电图生化指标,通过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反映患者机体情况,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2]。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因冠心病疾病较为危急,患者需要遵照医嘱在住院期间卧床休养,并在食物摄入上需少吃多餐,且主要以流质、低盐、低脂等食物为主,等到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后,才改为半流质类食物进行食用。

实验组则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①评估心理。在患者入院时采用SAS、SDS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病情、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文化程度为患者制定出心理护理方案,并积极与患者交流,详细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会给治疗带来的危害,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更利于后期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开展[3]。②家属支持。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属支持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家属多来院陪护、探视患者,在精神上、生活上照顾、关心患者,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提出的要求,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进而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焦虑情绪,释放出患者的压力[4]。③认知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情以及对待疾病的态度,通过健康手册、宣教、宣传栏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发病的危害、机制以及原因,并重点介绍介入治疗的好处和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此纠正患者的错误性的认知,并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情绪和焦虑情绪,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以真诚、亲切的态度去接触患者,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患者照顾和关爱,并与患者建立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以专业的护理技术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并为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疏缓患者紧张的情绪,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6]。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①满意度:根据该院科室情况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的范围在0~100分之间,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个标准,评分范围依次为≥90分,≥80分且<90分,<80分。②生活质量:应用我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主要从生活状况、工作状况、体力、社会心理、医疗等方面,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佳。③心理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院之时和治疗之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所得分值越高,则表明负面情绪越严重。④康复状态:应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两个时间短评估患者的康复状态,主要包括症状、社交能力、活动能力、依赖程度等方面,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缺乏一定的活動能力和社交能力,并依赖感强,症状较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0.73%,实验组为97.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康复状态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出院后的康复状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心理状态

在进行介入治疗之前,两组心理状态相比较,实验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且抑郁、焦虑等应激心理对冠心病疾病的发展、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和年龄,因此他们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改变,如今新的护理模式更加适用于患者的需求,心理护理干预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心理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实施有效、及时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延长患者的生命,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发展,在病情变化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和心理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6%)优于对照组(70.73%),且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较对照组低,抑郁心理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康复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实验组护理方法可行度高。王玉兰等[7]研究指出,对照组满意率为8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秀珍等[8]研究指出,两组冠心病患者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行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第3天的抑郁评分(5.86±2.65)分和焦虑评分(5.30±2.10)分均低于对照组(9.22±2.12)分、(9.51±2.07)分,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前采用心理护理有确切的效果,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康复状态,还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参考文献]

[1]  肖静,赵敏,朱丽娅,等.舒适护理对冠心病PCI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0):1309-1312.

[2]  张淑玲.探析实施心理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24.

[3]  付广芳,吴敏,梁嘉琪.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39-42,53.

[4]  张红,张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58-160.

[5]  刘清梅.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5):969-970.

[6]  張凤英.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36-37.

[7]  王玉兰,冬兰,吴海燕,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5):641-643.

[8]  门秀珍.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20-22.

(收稿日期:2019-05-07)

猜你喜欢

心理应激介入治疗心理护理
螺旋藻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心肌抗氧化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灾难与创伤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研究
心理应激理论在高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