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造房子一样打造心理活动课
2019-11-08吴俊琳
吴俊琳
〔摘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提升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技能的探索为例,针对高中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借用造房子的流程,通过“打地基——明确定位与要求”“搭构架——梳理理论与方法”“建墙体——分析逻辑与结构”“内装修——设计内容与活动”四步的学习与实践,使教师们对心理活动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切实提升了教学技能。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高中;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7-0031-03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其中,利用学校课堂开设心理活动课,成为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学校心理活动课的探索,我曾经在高中担任专职心理教师,有幸成为实践者之一,见证了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帮助。同时,我还是一位受益者,在实践中,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高中心理教研员之后,正逢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2012年,上海统一了全市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的教材(《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预示着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将越来越规范。我和我们区的高中心理教师们也积极投入到教学技能提升的研究中,以期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上海市浦东区公办高中全部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学专业的占38.7%;教龄3年以内的新教师占12.73%,4到10年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占40%,11年以上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占47.27%。教师们的工作年限对心理活动课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历史不长,无论是否有心理学背景,这部分的专业学习在职前培训中都是缺失的。所以,新教师们尚处在探索“心理活动课是什么”的阶段,出现了把心理活动课等同于简化版的高校心理学专业学习,或者游戏课,或者寓教于乐的思品课等误区。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已经在自己的实践中完成了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多数教师意识到心理活动课是以活动作为载体,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感悟。所以,他们开始思考“怎么做得更好”,思考心理活动课的构架与内容体系,加深对心理活动课的理解。随着工作年数的增加,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部分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心理活动课的目标和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和课堂,而是放眼到更大的人生舞台。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师更多在挑战如何创造性地提供各种活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去启蒙、引导和激励学生。
教师们的实际需求为我们开展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技能提升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如果说房子是建筑师的作品,那么心理活动课就是心理教师的作品。一幢好的房子能够满足人们的安居需求,传达建筑师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感悟,能够打动人的内心,甚至能够影响人对世界的认知与感悟。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不也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大胆地提出,心理教师要向建筑师建造房子那样,用心打造心理活动课。
一、打地基——明确定位与要求
造房子的第一步是打地基,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房子的坚固耐久。提升教学技能,也要打好地基,即:明确课程的定位,掌握上课的规范和要求。
定位:我们明确了学校心理活动课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是一种“活动课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和感悟,认识自己,探索自我,激发潜能。它的学习方式是个体的自觉接纳,它没有强制性接受的要求,更没有系统地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要求。
规范要求:只要是教学,就有一定的课堂规范,心理活动课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强调要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但很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学生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因为自控能力有限,会出現“一活动就激动”的情况,学生们难以安静下来好好地思考与分享,这样的课只有活动没有思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一种是学生们对于活动不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得漫不经心甚至冷场。这样的课因为缺少了真正的体验,所以学生不可能有收获,教学效果令人担忧。为了提升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强烈建议心理教师组织学生制定课堂规范,保障活动在安全的氛围内井然有序地开展,保障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民主地分享。
此外,心理活动课还要有规范的教学设计,包含了课题命名、教学主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为心理教师,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
二、搭构架——梳理理论与方法
有了地基之后,就可以在上面建构主体了,也就是砌承重墙。心理活动课通常分为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生涯辅导四大专题。虽然心理活动课不以讲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它所讨论的内容必须有科学依据,有理论,有方法。此外,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基本发展成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所以,高中的心理活动课在以体验感悟为主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高中生对问题更理性地分析、判断和选择。为此,我们对高中心理活动课的专题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梳理。
以《高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中的“健康生活”专题为例,该专题围绕“幸福”展开讨论。幸福作为一个话题历史悠久。20世纪中叶,“幸福”经历了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后进入心理学科研究的领域。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历经了四十多年,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主观幸福感是研究幸福感的第一个概念,强调幸福是快乐的主观心理体验,它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塞里格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幸福感的三个“黄金要素”:积极的情绪、投入和意义。然而这一研究范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它过多地将关注点与快乐的情绪联系起来;二是对幸福的测量偏重于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是基于实现论提出的,认为幸福应该是个人潜能和本质的实现,而不是单纯的快乐体验,包含了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自主、控制、良好友谊和自我接受六个维度。虽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模型都强调了幸福感的个人特征,但是个体是根植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体的个体,需要面对大量难以回避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挑战。20世纪末期,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有了第三种思路,即社会幸福感,从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这五个维度探索人的良好存在状态。不同取向的研究增进了对幸福感的实质理解,构建了全方位的测量平台,有机结合成了塞里格曼的“幸福2.0理论”,即:“真正有用的公共政策衡量标准应该是既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成分,包括积极情绪、投入、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发展丰盈蓬勃的人生。”
了解幸福的理论发展,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小学阶段,学生能够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从感性层面引导学生寻找快乐的主观体验;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情感开始由浅显向深刻、由外露向内控发展,具备了初步的情绪调控意识,所以,讨论幸福时除了感性层面,可以适当增加理性层面的探讨,聚焦情绪变化的原因分析,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高中阶段,个体观察、分析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较大的发展,心智逐渐成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为体验因自我发展或潜能实现所带来的幸福感提供了可能。所以,在讨论幸福时,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更多,不仅是主观体验,还可以进行理性层面的深入讨论,甚至可以从个体的社会存在角度考察人的存在状态,引导学生发现幸福是快乐与愉悦、享受与发展、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三、建墙体——分析逻辑与结构
有了地基和承重墙之后,房子的基本构架就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房型设计,即专题中的主题选定。从课程分类来看,学科课程的主题选择有自身比较固定的逻辑和结构。活动课程的主题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出发,不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地呈现学科知识。所以,在心理活动课中,同一个专题,涉及的主题可能是系统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主题之间可能是递进关系,可能是平行关系,也可能是因果或者其他逻辑关系。所以,心理教师需要理清主题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调整相关主题,最终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高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中的“健康生活”专题为例,生活辅导的主题有很多,此教材聚焦了“幸福”这一主题。心理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幸福,个体的诸多心理问题最终可能都会追溯到什么是幸福。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关心青少年的状态。有调查表明,青少年的幸福感并未随着学段的升高而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的下降幅度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这是因为个体从少年向青年或成年发展的过程中,幸福感逐渐从单纯追求情绪快乐发展为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实现,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生命的意义感在幸福感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对而言,高中学习任务最重,压力最大,高中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进行审视,忽视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繁重的学习任务大大降低了高中生的生活满意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所以,该教材将“幸福”作为生活辅导的主题,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和检验。
在具体探索幸福时,该教材用三方面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深入讨论。“幸福的理解”是从宏观的角度和学生讨论什么是幸福。正如幸福理论中所说的,幸福从个体到社会,从个人的感性到理性,再到社会功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关注生活的目的、意义和方向性,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适度快乐”讨论的范围聚焦在了“投入的自主性”这个点上。自控力包括对自身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加强,对自我的控制力也在加强。目前,高中生沉迷网络、游戏、动漫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学生美其名曰:“这是我的爱好,它可以带给我幸福感。”所以放任自己的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教材通过“软瘾”这个概念引导学生对自身兴趣的“投入”程度和方式进行利弊分析,引导学生意识到幸福不是单纯的快乐体验,还应该包括对自我的掌握和实现自我成长。最后,“唤醒生命的能量”进一步聚焦什么是投入,怎样才能投入。介紹不同感官的放松,扩展学生的视野,进而促进他们对自己未知的力量及本质的探索和释放。
四、内装修——设计内容与活动
房子造好后,在入住前还需要进行内部装修,即使是同一房型,不同的房主的装修风格也各有千秋。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活动,就像房子的内装修,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一样的课堂呈现。对于理论的梳理、结构的分析,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更贴切的素材,实现教材的“再创作”和拓展。
例如,有学生抱怨高中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特别苦,没有一点儿幸福感。很明显,学生把幸福过多地等同于快乐的主观感受。为此,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特地选用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这一素材,引导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奋斗过程,启发学生从投入、意义和成就的角度去发现幸福。
还有一位教师,在课上发现有些学生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咎于学校、父母和社会,认为自己无力改变。为此,教师把对幸福的讨论拓展到课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实践,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查阅文献、编写问卷和分析数据,学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类型的高中学生的幸福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引发这个差异的关键因素竟然是自身的成就动机。这样的拓展,让学生对于幸福感的理解不再浮于表面,而是通过实践有了真正的领悟和应用。
上述四个步骤的学习和研究,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实践积极性。我们先后完成了《浦东新区高中优秀心理活动课教案汇编》《浦东新区高中学校优秀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汇编》《浦东新区高中学校优秀学生心理社团活动方案汇编》《浦东新区高中学生优秀心理小论文汇编》和《浦东新区高中优秀心理剧汇编》。教师们对心理活动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了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曹瑞,李芳,张海霞.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0(5):68-70.
[3]卢家楣,刘伟,贺雯,袁军,竺培梁,卢盛华,王俊山,田学英.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J].心理学报,2009,41(12):1152-1164.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上海 ,200125)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