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水盘门”不再冷

2019-11-08倪黎祥

现代苏州 2019年21期
关键词:瓮城水陆绿化带

文 倪黎祥

躲过一次又一次浩劫,2000多年前始建、元末重建的盘门,是全国唯一的保留完好的古代水陆城门,也是大运河与苏州古城联系的重要枢纽。

然而以前,老苏州习惯把地处苏城西南隅的盘门称为“冷水盘门”。

上世纪80年代初,盘门人气不旺,商业也不发达,活脱脱一个“城乡结合部”。通往盘门的道路宽度只有三四米,还是颠簸不平的石子路,路上行人稀少,两侧都是农田。

盘门景区的建设运营是1978年开始筹备的。1981年苏州市政府批准成立由园林局、文化局组成的“盘门三景名胜筹建组”,开始征用、划拨规划建设用地,搬迁工厂,动迁居民,然后整修盘门城墙、瓮城,重建抗战时期被日寇炸毁的城楼,修复伍相祠,大修瑞光塔。

1986年10月1日,盘门景区对外开放,这一年,苏州刚好建城2500周年。盘门就此摘下“冷水”帽。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分院总规划师邱晓翔回忆,1986年国务院批复了苏州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苏州古城修复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在苏州市旧城建设办公室主持编制的盘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盘门地区将被建设成以文物、名胜古迹为重点,保持和继承苏州传统风貌的“古城一角”。

从摄影家陈健行1990年拍摄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历时三年的瑞光塔修复工程刚刚完成,但盘门内外依然有大量的棚户简屋、农田菜地。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苏州古城一步步朝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盘门地区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大运河改道;兴隆桥边的石础只剩了一截;水关桥被垫高了许多;苏纶纺织厂“关门”了;光裕里、幸福村慢慢被夷为平地,又变成了一片绿化带;水陆城门里的瓮城成了旅游者们的瓮城……

盘门景区不断进行着周边改造等项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2018年夏天,陈艺操作无人机从人民桥南堍的东侧人行道上起飞,越过原苏纶纺织厂高大的厂房,向西北方向俯瞰整个盘门景区。新照片中,盘门景区已按规划全面建成,南侧有仿古的庙湾街,北侧有充满苏州元素的五星级宾馆吴宫泛太平洋酒店。吴门桥边的光裕里工人住宅已成为环古城绿化带的一部分,新建的蟠龙桥沟通了城内的东大街和城外的盘门路。

如今,如织的游人或徜徉在景区各景点之间,或登城楼眺望,或入茶室品茗,为美景而陶醉。蓦然回首,水陆盘门依然雄伟秀丽,千年吴门桥横跨两岸,还有桥下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水。

猜你喜欢

瓮城水陆绿化带
最美城市“绿化带”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瓮城溯源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种子
鉴析南京明代古城墙之中华门
风景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