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析南京明代古城墙之中华门
2019-04-03刘期亮
刘期亮
摘 要:中华门,明、清时期称聚宝门,是明代南京古城墙的一道门。因其雄伟壮丽,以及象征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而闻名天下。中华门始建早于明朝,其名称亦经历了多次演变。独特的建筑结构,在南京古城墙诸城门中乃至古代中国的城池城门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南京明代古城墙;中华门(聚宝门);瓮城
南京古城墙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几十年来,南京市城府不断投入巨资对举世闻名的南京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抢险维修,使古老的城墙拂去尘埃,重现神韵。中华门使南京明代古城墙诸多城门中的一道门。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中华门的修筑历史,鉴析其结构与功能两方面,来探析中华门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 中华门的修筑及其名称的历史演变
南京古城墙之中华门,古称聚宝门,经多次修复扩建,至今仍存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南京的城门历史,可以得知,中华门乃明朝修建的“内十三”门之一。南京现存和废弃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由内城和外城两层圈成,洞穿串连的城门俗称“内城十三外十八”。其中内城城墙由砖石砌成,长33公里;外郭城墙由土堆而成,长达60公里,均堪称“世界之最”。“内十三”指的是13道京城的城门,皆与城内的大街小巷相通连贯,除去毁坏坍塌的城门外,已保存下来的城门都经多次维修,焕然一新,雄姿勃发,正在发挥应有作用。截至目前,南京的内城门已由明朝年间的13道增至27道,翻了一倍多,但真正保存下来和修复新建的只有15道。
然而,中华门之建设并非始于明代,“中华门,初建于五代杨吴天佑年间,南宋绍兴初略加修固,并创筑瓮城券门,明初又‘因其旧址而重建”。甘熙《白下琐言》称:“自通济至三山一段为李璟所作,……三山、通济、聚宝三门,杨吴始行创筑,以淮水于城内,逮明初开拓城基,……,唯此三门因其旧址而重建”。陈文述《秣陵县》亦称“明初鉴都城,唯南城大西、水西、三山不改,更名聚宝、石城、三山,则尚属杨吴之旧也”。又《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二月酉,诏中军都督府督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另据《上元江宁合志》记载:“明太祖肇建都城,拓宋元之旧址,惟南门、大西、水西三门不改,更名聚宝、石城、三山”。
由以上史料可知,中华门虽为明代南京古城墙之一门,然其历史却早于明代,其建成之后,历朝历代不改之而不断对其拓建、加固,并创筑了瓮城,仅此一点不难看出历代王朝对中华门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门的名称也经历了从南唐时期的“都城南门”,到明代的“聚宝门”,再到民国时期的“中华门”之演变。相传,此名源于江南富户沈万三之“聚宝盆”,其时屡建屡坍,朱元璋遂借“聚宝盆”埋于城门之下,方才建成,因其答应五更归还,南京城自此禁打五更;又云:朱元璋嫉妒沈万三之富,遂寻借口查抄其家,得“聚宝盆”埋于城下,并建门于其上。其实二者皆为民间传说,聚宝门乃因正对城门外之聚宝山(即雨花台)而得名。1931年,国民政府认为,当时的一些城门名称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不合时代潮流,便下令将更名的七道城门之一的聚宝门改称中华门,其上“中华门”(其中“华”“门”二字均为繁体字,保留至今)三个镏金大字,据说还是由当年蒋介石亲笔题写,足见其时的统治者对此名称的重视程度,这一名称的变更,赋予了中华门以民族精神之意义,如今,南京坊间虽仍有人将中华门称南门、聚宝门,但难以影响到中华门这一城门的公开使用和广泛称呼了。
二、 中华门的建筑结构及其功能鉴析
中华门既然是明代南京古城之一部分,那么,对其建筑结构之剖析首先就要放之于明代南京城墙的整体来把握。
明代南京城墙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其形制在中国城池建筑史上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特例。南京明城墙修筑的重要指导思想似乎是军事需要,“高筑墙”在明初是防御的需要,由此具体的做法就是“依山傍水”,利用现有地形构筑城墙,达到防御的最大效果。在京城城垣的设计上,朱元璋部分采纳了都城以矩形为主的古制。明南京城垣包含了南朝和南唐矩形城址,同时向东扩建的皇城,也为矩形,向北避开玄武湖,向西错开,扩大形成了另一个矩形。北半城沿着自然山水走势筑城,把城西一系列小山丘如华严岗、古平岗、石头山、四望山、马鞍山包含在内,将狮子山、鸡笼山、覆舟山、富贵山等山脉制高点全部括入城内,把玄武湖、琵琶湖和前湖,分别作为护城河。
西南两面则以外秦淮河为护城河。可见,清代学者评论南京城垣不拘泥于古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充分利用了地形筑城,是非常正确的。朱元璋并非全盘否定古制,而是不拘泥于古制,有所创新。
朱元璋对都城的建设事先没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他兴建凤阳明中都也是如此。他出身平民,在行伍中征战,对都城的建设离不开军事上的需求,有个大体上的设想。最典型的例子,是都城台城段城墙的改道。原来朱元璋沿着鸡笼山等山脉修筑北段城墙,西接石头山。后来发现马鞍、四望、狮子诸山均可俯瞰都城内外,长江边的狮子山还是江防重要的制高点,因而立即停止工程,抛弃这段350余米长的城墙,改道沿玄武湖十里长堤筑城,逶迤向北,把上述諸山括入城内,同时玄武湖又可作为天然的护城河。这可说是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典范。
而中华门地处城南,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高大坚厚是其特点。据《南都察院志》记载:“本门(通济门)要冲,东至正阳门界,西至聚宝门界,长五百一十一丈七尺,垛口七百四十四座”。明代顾起元所撰《客座赘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南都城围九十里,高坚甲于海内。自通济门起至三山门之一段,尤为屹然。聚宝门左右皆巨石至顶,高数丈,吾行天下,未见有坚厚若此者也。”中华门一个重要的建筑结构是其三道内瓮城。中国古代城池修筑中,都在城门外构筑依附小城,大多为半圆形,其状形似古代生活用品中的“瓮”,这种突出于城门外的建筑称为“瓮城”。而南京城墙则开创了在城门内构筑小城的先例。现在人们把城门内外的附属建筑分别称为“内瓮城”和“外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