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典型人物的“内驱力”
2019-11-08叶雨婷
文/叶雨婷
2019年8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受到广泛关注。在新版语文课本中,第二单元选取了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那时,我得知自己采写的典型人物报道《“探界者”钟扬》入选,成为最“年轻”的一篇文章。
作为一个“90后”的年轻记者,我的经验不算丰富,但在不长的工作经历中,这是我最耗心力,也是最难忘的一篇稿子。我认为,一个好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应是模式化、脸谱化的“宣传体”,而应用心挖掘人物背后的精神驱动力,以对待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与人物“将心比心”。
一、一个令人忐忑的工作任务
2018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所在的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接到了中宣部的通知,要求参与采访已故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教授。
据了解,这是如同2017年黄大年报道一样的大型集中采访。参与的媒体不仅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和我们这样的中央媒体,还包括东方卫视等上海、西藏的地方媒体,以及澎湃新闻、《南风窗》等市场化媒体,加起来大概有几十家。
在这样的“阵势”下,当部门领导说我可以去锻炼一下的时候,我有些害怕。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一个整版的人物特稿。但是中青报一直以来的风格就是这样,报社信任年轻人,也有足够的智慧指导年轻人。我深知这一任务的分量,所以抱着工作以来最大的热情和认真态度,准备迎接这一挑战。
临走前,我曾向部门主任堵力老师“取经”。对于没有太多人物采写经验的我,她提供了不少行业内的名篇让我学习。还给我打了预防针,希望我不要顺着采访对象渲染的情绪,把钟扬写成不接地气、又红又专的完美人物,要还原一个真实的人,写出一篇读者愿意看、走进人内心的报道。
2018年1月底,浩浩荡荡的采访大军走过了上海、成都、拉萨,实地采访时间为期一周。在这期间,我采访了几十位与钟扬有交集的人,有他的学生、同事、家人,收集到的采访资料至少有几十万字。
采访的过程是很戳人泪点的。在各种不同场合,人们回忆起钟扬的不同“切面”,说起点滴的小事,都感动得落下泪来。比如钟扬的同事杨亚军一直留着钟扬帮他捡到的高铁票和没有完成的合作项目书;比如钟扬的学生们回忆起钟扬脑溢血住院时,还定着闹铃提醒自己按时起床办公;比如钟扬的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最耀眼的就是一面墙上贴着孩子们的红色奖状。
文章的大致思路也基本在采访中构思得差不多了。在多地的采访中,我发现他的生活实在是太丰富了。他不仅在努力完成自己的科研目标,还在费心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他还兼职帮上海自博馆设计了很多图文展板,还参与一些中小学的科普活动……因此,我选择用他不同的生活角色作为文章段落的划分思路。
钟扬的生命可以说是“戛然而止”的,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所有正在进行中的工作都变成了“未完成”。为此,我还专门在这一路上记录,他到底还有哪些事没有完成,最终把它们串起来写在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中。
我认为,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是一个研究生命的人,他也在不停地探索自己生命的边界。我希望将这一点向读者展现出来,让一些也许正在迷茫的年轻人看一看,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钟扬是这样的选择,希望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一些启发。
二、一个“普通”的典型人物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是个“俗人”,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在成长过程中和工作中看到、写过很多“典型人物”。如今,很多典型报道落入了一种审美疲劳。因此,我很多采访中都有三个疑问:他们为什么“厉害”?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一直这样做?如果是我能不能这样做?
在我看来,即使是“典型人物”,他们也是普通人。在采访钟扬事迹的过程中,我就用这样一个“俗人”视角去观察他的经历。
我认为,写一个已经故去的人物很难。因为我没有见过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性格的人,所有的回忆和经历都是“二手”的,而经过别人转述的内容,也就掺杂了无意的情绪渲染。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们的眼泪带跑,要尽量还原真实。
回来后,我整理写作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两个月。我上网补习了很多钟扬生前的演讲、自己写的文章和其他资料。我突然发现,原来他本人这么幽默,这和大家夹杂着眼泪的回忆太不一样了。他会说,“以后我这个胖胖的钟教授不在了,但是我收集的种子还在,他们会派上很大用场。”
这对我的震动很大,也再一次修正了我的写稿方向。你看,他是这样理解生命的,如此轻松,又如此深刻。对于生命来说,他就是个“探界者”,对于生死的意义,他比常人理解深入很多。我如果让他陷入宣传套路里,我想他自己也会看不上的。
理解了钟扬的想法和性格,也就渐渐地理解了“他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位老师少年成才,很年轻就成了研究所的领导,我想对于他来说,名利都太肤浅了,若想追逐名利,想必对于他也不是什么难题。所以,他的人生方向就转入了研究植物,培养人才,他想影响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能力推动社会进步。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在西藏户外采集种子。(新华社/发)
那么,是什么支撑钟扬一直这样做呢?我认为,应该是一种兴趣和成就感。他的思绪很多,所以会随身带着小纸条,想到什么就赶紧记下来,以后落实。他的脑子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当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他会感到很大的成就感。因此,很多人看到他一直在赶,身体不好还要去高原,好像在和时间赛跑。
三、一篇期待产生影响的文章
为什么这个时代需要典型人物,为什么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记录典型人物,是因为我们希望在记录、传播他们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看到、学习,并产生影响。
如何产生影响?就是要让这个典型人物接地气,先让读者读得下去,产生共鸣,然后让读者从中发现可以学习和借鉴人物精神的可能性。因此,我在写作中一直以中立态度,不希望以一种既定的思路框住读者,而是将筛选过的故事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自行判断。
我想,这样的写作思路也与我一直以来的学习经历有关。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到中国青年报,这些坚持新闻报道初心的老师和前辈都会告诉我们,“不要煽情,要客观、平衡地报道事实”。这是一种倡导专业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下网络“洗稿”成风的环境下,主流媒体人必须要坚守的职业规范。
客观性方面,在整篇文章的写作中,我尽力去掉“我”,没有给钟扬的“好与坏”留下任何一个“我认为”的评价。我所选择的“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这些定义,乃至“探界者”这样的标题,也都尽量中性。如果说我怎么看待钟扬,这篇文章要比那篇报道说得太多了。
而对于文章新闻真实性的把握,我也做到所有的事实和引用有据可循。例如,文章中所有的直接引语,都有录音或文字材料可溯;再比如,钟扬少年时的经历,出自于他自己所写的回忆文章。这样的处理可能让有些话语显得没有那么煽情、戏剧化,但是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在如今网络“鸡汤文”刷屏,“震惊体”占据10万+的网络环境下,“客观平衡”的新闻似乎越来越“不受待见”。似乎人们乐于看的是针锋相对的一个爆点,而不是记者与编辑罗列的各方声音、中立平和的深度报道。很多优秀传统媒体人一直在坚守这种看似落后的原则,是希望人们还没有抛弃独立思考的选择和能力。
当得知这篇文章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我十分激动,在翻看了各种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和留言后,我更有感触。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了解这样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努力,希望他们可以在读万卷书后,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中的简介写的是“历史的一份底稿”,我想,一篇新闻稿的生命力也在于此。记者通过自己的视角,用专业的新闻眼光剖析一个事件、一个人,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记录新近发生的事”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