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飞天梦圆的历史时刻
2019-11-17曹智
文/曹智
从走出山洞到将目光投向大海、投向天空,千百年来,好奇的人类在不断开辟着新的疆域。
1957年10月4日,在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一枚头顶载有一个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这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正是从这一天起,人类开始了走出地球、挺进太空的时代。数月之后的1958年1月31日,美国又将一颗卫星送上了太空。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面对人类已经拉开的角逐宇宙的序幕,毛泽东挥动了他那双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从此,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成为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梦想。
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九霄……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为了记录好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历史时刻,作为新华社记者的我们同样准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从采写“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开始,我们就在酝酿写作一篇全景式记录中华民族飞天圆梦的新闻作品。2002年12月中旬,“神舟四号”即将发射升空。我们得到的内部消息是,如果“神舟四号”发射成功,一年后的“神舟五号”就可能要上航天员。因此,“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极有可能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发射前最后一次无人飞行发射试验。这就使得“神舟四号”发射报道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经与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多方协调,我们得到了提前5天进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的通行证。在紧张的发射现场,我与新华社几名年轻记者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采访载人航天所涉及的七大系统总设计师。当然,这时候采访他们是非常困难的。发射前各种繁忙的准备工作,使得各系统总设计师们难得有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但他们再忙,总是有睡觉和吃饭的时间吧。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反复联系,在他们入睡前去敲他们的门……
采访完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后,已是深夜,我们看到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的房间还亮着灯,就冒昧地敲门——我们实在无法与他事先取得联系。好在戚发轫客气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一采访,就过了12点半。航天总办公室的一位秘书一个劲地给我们使眼色,提醒我们时间已经很晚了……通过对戚发轫的一席采访,收获之大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这是一位经历了中国开展航天事业各个阶段的老人,他对几十年前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
通过对七大系统总设计师的采访,我们了解了中国载人航天许多过去不曾掌握的细节。我们也清晰地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到了可以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一令人激奋时刻的前夕。
2002年12月的最后几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现了20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发射场上,朔风劲吹,呵气成冰,各种发射装备蒙上了厚厚的防冻膜。几天不曾洗澡的我们,在发射前夜终于有一次跨过马路到对面澡堂洗澡的机会。当我们洗过澡走回宿舍,未干的头发已经结成了冰凌,一甩头乒乓作响。在宿舍里,我们已买来了两个电暖气,洗过澡的我神清气爽,开始通宵达旦地写作长篇通讯《雄风正劲舟帆满——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稿。当戈壁滩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稿件初成,就等晚上发射成功后加上一些发射的细节,稍作修改即可。
应该说《雄风正劲舟帆满》一稿,是《飞向太空的航程》一稿的母稿。“神舟四号”发射成功后几个小时,《雄风正劲舟帆满》一稿就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世界。但当我们看到一些报纸用整版篇幅采用了这篇稿件后,心中又生出些许遗憾:稿件长了些,一些难得的细节被冗长的文字叙述埋没了;稿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不太自然……
这些遗憾只能等到“神舟五号”报道时再来弥补了。
2003年10月15日,我们终于迎来了“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时刻。从酒泉发射场到北京指控中心;从内蒙古主着陆场到陆地、海上应急救生区;从3名第一梯队航天员的家乡到印度洋上的“远望四号”测量船,新华社采取了全程布点的作法。参照“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报道的作法,我们对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七大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以上28位权威人士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采访,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新华社的安排,当时我们重点经营了全面介绍发射过程的消息《浩瀚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客》《中国将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详细介绍中国首位航天员的人物新闻《杨利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发射场特写,以及独家新闻《中国: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中国人乘坐自己的飞船太空旅行的梦想不会遥远》《中国人从太空问候地球》等稿件,这些稿件现在看来仍然不失为航天报道的佳作。
当这些重点稿件采写完毕,我们觉得还需要有一篇回眸中国飞天之路、展望载人航天未来和中华民族飞天梦圆伟大意义的新闻作品。这个时候,我们“神舟四号”采访时留下的遗憾就有了挽回的空间了。
当时我们设想是,稿件中历史的回顾必须脉络清晰,稿件要尽量凝练,文风要清新,同时出手要快,在发射成功的当天要把稿件发出去。时间很紧迫,我立即着手行动,由于有此前“神舟四号”报道的采写经历,加上这次更为细致的采访,中国开展航天事业以来所发生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一一掠过。
在动手写稿之前,我们对文章的标题进行了反复斟酌,一开始拟定的题目是《中国人飞向太空的旅程》。我们反复琢磨,觉得“旅程”二字好像不太贴切,用“航程”可能更准确些。这样就确定了标题为《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
标题确定后,我们就开始动笔,几个小时过去,《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初稿一气呵成。稿件以时间为顺序,对中国飞天之路进行了全面梳理。文章开头和结尾用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来前后呼应。
坦率地讲,由于时间紧,这篇稿件有许多地方都有《雄风正劲舟帆满》一稿的痕迹,从写作手法上讲,也没有什么创新,就像高中生写作文一样。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对比着看《雄风正劲舟帆满》和《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两稿,就像一个母亲生的两个孩子,相像处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回述,通过对采访素材和用词的选择,《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一稿更加简洁凝练,通篇洋溢着一股中国人的自豪。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再是像《雄风正劲舟帆满》一文一样由记者直接说出来,而是由读者通读全文后自行得出。这是材料选取得当的结果,也是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
发射成功后,我又抓紧时间对稿件从头到尾再次作了一次精益求精的雕琢。
首先是标题,觉得字数多了些,读起来不够有力,最后删掉了“中国人”三字,改成《飞向太空的航程》,标题变成了七个字,琅琅上口。此外,我们还删掉了文中的一些冗词,对个别段落顺序进行了调整,最后就成了现在收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这篇文章。
稿件向全世界播发后,次日,许多报纸全文采用了这篇稿件。许多同行称,这篇稿件没有仅仅描述杨利伟进入太空的那一刻,而是把视野拓展到了中华民族飞向太空的“整个航程”。它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和严谨细致的结构,堪称“典范的新闻佳作”。
回想《飞向太空的航程》的采写过程,我们认为,没有前期的深入采访和精心准备,就不会有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的问世,也不由得令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篇稿件要想写出深度,挖掘出新闻的核心价值,深入采访是必不可少的。
一天以后,皆成往事。新闻是“易碎品”,但正是这些“易碎品”,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宏大的历史叙事,从而也成为我们记者生涯中永远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