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缘下篇
2019-11-07苏迪
苏迪
说道日本人对资源利用的巧思,必须得说说充满“本地风味”的K-CAR——当然在此之前我需要先分享一下在日本街头看到的景象。
每个到过“霓虹国”的人都会明白,在日本街头日本本土汽车品牌绝对是压倒性的存在,其次较常见的会有德系品牌,例如奔驰、宝马、奥迪以及我们房东叔叔开的大众。说来也是奇怪,有些在国内看起来画风比较“怪异”的日本车型在霓虹国却看着毫无违和感,非常和谐,甚至还有一番特别的味道。后来我想通了,一个汽车品牌的设计往往需要根植于它的发源地,文化、审美都受到本土的影响,更别说像一直非常坚守传统与自我的日本设计了。而这种文化元素会渗透到建筑、交通工具以及平面设计等方方面面,最终呈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日本车还是开在日本街头最为好看。
尤其是那种小小的、萌萌的K-CAR。什么是K-CAR呢?这么说吧,如果你看到一些挂着丰田、本田等等日系品牌车标,却好像从未在国内以及其他国家见过的小型车,那八成就是K-CAR啦。其实,包括K-CAR在内的“轻自动车”(其他还有K-VAN、K-TRUCK等偏向商用的类型)是日本的“土特产”,只能在右舵车国家和地区平行进口。不过,也曾经有极少数的轻自动车进行了轻微改动来到中国。也许您也狺到了,大约在十几年前,国内曾经有过国产数代之前的铃木奥拓和数代之前的铃木WAGONR(国产版称为北斗星),只不过现在的轻自动车已经跟那时相差甚远了。
查资料发现,在1998年日本《道路运送车辆法》对轻自动车的定义和规格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车长在3.4米以下,宽1.48米以下,高2米以下,排量在0.66升以下,车内乘员4名以下,货物载重量在350公斤以下的车才能称为轻自动车。
包括K-CAR在内的“轻自动车”(其他还有K-VAN、K-TRUCK等偏向商用的类型)是日本的“土特产”,只能在右舵车国家和地区平行进口。
其实目前轻自动车的身材相对它诞生的最初已经长大了不少,基本与欧盟标准下的A-Segment车或者美国标准下的Micro Car(比如Smart、大众Up!、标致107、雪铁龙C1)类似了,甚至更大一些。车小的好处不言而喻,驾驶灵活、停车方便、油耗低——对于城市里买个菜接个孩子来说真是“多快好省”。轻自动车的诞生肯定有着那个时代的经济背景,不过也需要一批有远见的人为之奔走。比如轻自动车的出现和普及就要感谢二战后早些年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为首的几个中央省厅的官僚们的努力。60多年过后,现在的轻自动车在日本的保有量已将近占汽车总保有量的39%了——它本身的特点和产品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认可,其实更关键的是,购买轻自动车能享受很多实惠。
比如说各种税都会减半,类似于我国国内的“交强险”、以及“自动车取得税”、“自动车重量税”、“轻自动车税”和“自动车保险”(非强制型保险)等,购买轻自动车只需要付比较低的费用就可以了。而且在霓虹国的很多地区,它的停车费也很低。
很多人都能直观感受到K-CAR的好处,长得萌、配置丰富、做工好、设计人性化、燃油经济性高,个子虽小但充裕的内部空间甚至可以秒杀丰田AQUA、VITA和大众POLO。但是,千万不要被它萌萌的外表迷惑!它们可不是路上“好欺负”的龟速小车。简单来说,它的性能表现可绝对不比A-segment车型差,某些涡轮增压的车型甚至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跟飞度抗衡。
更有甚者,在2010年后,很多日本品牌还把不少以前只在豪华车甚至超跑上应用的技术拿到了K-CAR上,比如钠填充排气阀以及超过1000兆帕的高张力钢板。而在安全性方面,它们也是不容小觑。在比E-NCAP更为严苛的日本J-NCAP测试中,以本田N-WGN力代表的新一代轻自动车已经可以轻松获得5星成绩了!另外,尽管排量为0.66升或以下,但根据日本相关协会的调研,轻自动车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排放都达到甚至超过了1.0升左右普通汽车的水平。
说了这么多K-CAR的好处,有人不禁要问了,要是能引入到国内多好呀。但就像文章开头聊到的话题那样,许多日本车引入中国后,行驶在中国的街头总有一些“违和感”,而K-CAR如果引进国内将不仅仅是“画风”的问题。它的价格、使用成本以及失去政策优惠等问题都会成为它的劣势,这个大家都懂。实际上,日本车厂们也并不准备把它们输出到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日本人总是更倾向于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是么?
一辆K-CAR就是一个微缩的霓虹国标本,从设计到理念,从使用者到政策制定者……所有的日本特色都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忆起京都之行,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想必都不如这些萌态各异的K-CAR照片来得直接和吸引人吧……
一輛K-CAR就是一个微缩的霓虹国标本,从设计到理念,从使用者到政策制定者……所有的日本特色都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