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动起来
2019-11-07常筱晨
常筱晨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的生活空间”。在简明扼要的要求背后,内容蕴涵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类新型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 以此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开阔学生视野,使得知识学习更鲜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动起来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教育者提出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因此,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活动网络。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眼睛观察生活,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天性,使其从中获得快乐、愉悦和发展。
一、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众所周知,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应使课程和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其知行统一搭建桥梁。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春天的气息》时,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切感受春天的变化与气息。毫无疑问这比课文中的描述更有说服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其逐渐学会学习。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应在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在《让鸡蛋浮起来》的实践活动中,我组织每一个学生动手探究以下问题:1.把鸡蛋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2.往水里加糖、小石子、沙鸡蛋会不会浮起来?3.加盐后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积极探究,寻求答案,然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将研究结果归类,除此还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制作……事实证明,采用这些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活动起来。
三、注重综合实践课活动的多样化
1.亲身经历
为让孩子对农业有更深切的了解,教师带领同学来到辽宁农业博物馆,当看到不知名黄色的瓜,叫着“黄瓜!黄瓜!”有同学第一次见到南瓜的藤蔓。见到柿子秧上结了许许多多的小柿子,有的已成熟变黄了。还有大叶子的芭蕉树,很多同学联想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那一排排刚培育出来的不知名的小苗,也让孩子怜惜不已。接着参观动物展区,同学看到猪圈里的大肥猪,虽散发着臭烘烘的味道,但依旧仔细观察,发表见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亲自感受,从而直接获得经验,从而知农、学农、乐农。
2.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扮演新的角色,以一种新身份从事活动,互换视角使其獲得新的认识。例如:《我的一家》,请学生扮演一家人是如何生活的。有小组扮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晚饭后辅导孩子功课,一家人其乐融融。从而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的辛劳和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有小组扮演:爸爸、妈妈一回家就吵架,给自己的学习带来许多麻烦,也给自己的幼小的心灵烙下伤痕,从而让学生认识幸福的家庭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3.合作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它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活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个人行为与群体要求协调起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我们的植树活动》。4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在活动中,有些力气活,如挖坑、挑水、需要男同学做,男同学特卖力,女同学在一旁浇水,种树,扶植等一些细活由女同学来操作。活动中,男女同学很好地调节分工,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四、及时总结和评价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需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便于后来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及时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在评价的同时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具体的教学生活中,很多老师往往有头无尾,久而久之,孩子缺少被肯定被赏识的情感需要,在继续开展活动的时候,注定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如何让学生持久的投入活动,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评价。每开展一次,就需要一次的总结和评价,经过这样不断的强化训练,让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受益。
总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我们不能将孩子的脑袋当口袋,直接灌进已知的信息,而是应该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发现新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发现新知。将孩子们内心深藏的情感世界与外界想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人格、知识、能力与关系的整体建设。有了这样的“渔”,学生的未来才有可能是富足的。
【参考文献】
[1]胡理翔.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人文之友,2015年04期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