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在历史课堂中飞扬
2019-11-07贾文好
贾文好
【摘 要】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历史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内容史料丰富,教育感、现实感较强。但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师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略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历史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育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育;历史课堂;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的课改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应试教育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当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袭来时,新课程理念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占据每一个在职教师的大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在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简而言之,新课改下要注重情感教育。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学习力量。所以,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则信其言”。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和学困生,教师都应该平等友爱地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稍有进步,教师便给予他们及时的鼓舞。这样,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简单而水到渠成了。
二、構建人本课堂,提供情感教育的平台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营造出的师生关系是朋友般平等、融洽的。让学生融入教师设计的情感氛围中进行大胆质疑,师生间相互讨论,教师随机应变地灵活驾驭,就在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争论中,突破一个个教学重点、难点。主动权在学生手里,一切围绕学生的问题转。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情感氛围,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趣味,学得有成就感。
(一)课前:精心准备,激发情感兴趣
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更为学生的智力提高和能力培养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也就是说,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方面应千方百计地设置有深度、有意义的话题。当然实际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图片导入、诗歌导入、故事导入等等,无论什么形式都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我在上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通过讲述五四运动90周年,播放幻灯片——“五四传单”及相关画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让学生集体诵读体会当时爱国青年对帝国主义强烈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由此导入新课,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时政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学习热情,同时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现实功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二)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必须依赖于有效教学的实施,同时还必须落实情感教育,其本质就是公民素质中的人格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教学依托教学内容,通过对史实的认真解读、深入挖掘及合理联系,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感染和迁移,让学生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智慧,认同历史文化,从而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达到春风润物,自然生成的目的。如在教学必修二的《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变化与发展》时,我补充了反映我国综合国力的最新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施,如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钢结构拱桥——上海卢浦大桥、中国神七的升空,这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进而引出“为什么许多国家如我国自古就重视交通?”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学习,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崭新的、富有时代性的,自然而然会关注与探索当前的世界问题,同样也会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所以,情感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和价值观。总之,缺乏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教学工作之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文明。
【参考文献】
[1]郑俊东.情感教育——历史教学的灵魂[A].2012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2]崔永江.加强情感教育 深化历史课的德育功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