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心理干预对策思考
2019-11-07朱薇
朱 薇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一、研究生心理情况现状
研究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科研力量,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看,作为研究生个体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适应力、领导力、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但在实际中,研究生整体的适应能力不容乐观。研究生因为年龄、知识层次、学习生活方式、面临的压力与环境等方面都显著不同于本科生。不同群体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显著差异:性别、学科专业、年级和有无工作经历等都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研究生心理健康面临诸多问题,由此引发的自杀以及其他犯罪案例日益增多。最近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研究生的抑郁率和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俄亥俄州代顿赖特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杰拉尔德·凯(Jerald Kay)同时也是《大学社区精神卫生保健》(Wiley,2010)的联合编辑,他坦言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主要集中于医生、大学生和教师。以某大学基础医学院每年需上报需要特别关心的研究生(官方统计的心理困难研究生)的情况为例,心理困难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4 年的0.2%到2018 年的1.85%,尤其是近三年中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调研样本及数据分析
1、研究样本及特征
本文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基础医学院758 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01 份,有效率为80%,符合社会调查方法学对有效率的要求。关于研究对象的变量具体情况详见表一:
2、研究工具及统计结果
本文采用自编的《研究生心理现状问卷调查》表对研究生目前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如表一所示;第二部分是填写问卷者本人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认知情况,包括个人心理不适感的症状及程度,其中心理不适感包括心情低落、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偏执、抑郁、敌对、不信任以及其他心理不适的感觉,程度分为无/完全无状况、轻度/可克服、中度/不适感造成困扰、重度/需要外界介入帮助四个方面;第三部分为心理状况来源探究,覆盖学习、科研、就业、成就感、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婚恋等各方面;第四部分解决方案探究,通过对国内外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策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研究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一共设计了七项,包括导师谈话与支持、同辈谈话与支持、家人支持(父母或另一半)、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倒倒苦水、向专业机构寻求治疗、自己承受,忍耐坚持、唱歌、旅游等娱乐活动等方面。
表一 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表
3、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设计的特点,心理不适感及相对应程度为单选题,目的是为了直观、快捷的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目前主要的心理问题;而解决方案探究涉及的是多选题,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找到对研究生有效的帮助方式。回收问卷中有一半机上的研究生都认为自己产生了焦虑和心情低落,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人际敏感、有强迫症、抑郁以及不信任他人。压力来源由高到低排序结果为:科研压力、就业压力、成就感低、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延期毕业压力以及婚恋家庭压力。
解决方案中,学生认为对自己最有效的帮助形式由高到低排序为表二所示:
表二 学生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排序
三、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抑郁症影响着全球约3.5 亿人口,是全球致病致残的重要原因。在2013 年发表的一项针对400 多位荷兰医学研究者的调查中,Tijdink 指出,将近25%的人达到倦怠(一种情绪衰竭状态)的标准,本次调研601 份回复揭示了研究生群体中令人惊讶的高焦虑状态和情绪低落。这样的结果这不仅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也同样影响着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的稳定。
从来源的统计结果看,心理问题的产生几乎都是压力导致的,但大部分压力充当了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研究生心理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内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性格缺陷
“我觉得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师兄师姐都好厉害”等等是这一类学生口中的代表句。他们以优异的成绩继续深造,几乎从未遇到过挫折的学生发现科研跟学习完全不同,自己不仅不擅长,甚至努力之后也无法取得优异的产出,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这类学生的性格特点往往分化为两种:一种是是敏感、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无兴趣爱好;另一种是双向情感,情绪波动大,时而冲动暴躁时而自责内疚,经常出现行为失控。
2、重要成因是研究生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多重压力
研究生一般面临巨大的压力:996 的工作模式,更有甚者,9127 模式(早上9 点到晚上12 点,一周7 天都要进实验室打卡),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论文,更有部分研究生除了达到毕业要求之外,还要协助导师完成申报课题方能毕业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能顺利就业直接影响到不能按时就业,直接影响到就业单位的选择以及就业收入,求职失利或求职面临的激烈竞争很容易使研究生心理产生失落感以及较大的心理冲击。人际交往不畅,与寝室或实验室同学关系不融洽、与家人关系不和睦,亦或者失恋造成的情感困扰,都会导致研究生产生无奈、困惑、压抑甚至悲观厌世。
3、外在原因是学校及家庭教育中人文及心理方面教育的缺失
现行体制中,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教育普及度以及关注度远不及本科生。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研究生的咨询师配比不足,笔者曾尝试帮助5 位博士生预约学校心理咨询,但都被告知7 日以内的预约全部排满,导致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此外,研究生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社会默认这些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出来的“好”孩子也应该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所以一些高校未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培养计划中。
并不是所有有问题的家庭都出现有问题的孩子,但是有问题的学生几乎都来自问题严重的家庭,这个比例几乎高达90%。“我家孩子不可能这样”,这是我们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回复。家长主流的观点还是将心理疾病妖魔化,更多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心情不好或者是思想有点问题,肯定没得病;更有甚者,家长在听取完辅导员的陈述后,反而会质问学校为什么把好好地一个孩子给教育得有毛病了,孩子在家的时候还是好好地,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样不仅不配合学校的帮扶动作,还会耽误学生的诊治。
四、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几点预防措施和对策:
研究生心理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充分的重视和讨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2017 年下半年设立了一个卫星咨询项目,专门为该校就读的博士生服务;2018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一项线上在线调查,如何能更积极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他们一份校园幸福。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学生刻意回避,学校很难发现,而一旦出事,后果都相当严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重在常态化检测和预防,并非危机应对与后悔遗憾。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讲,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获得恰当的专业支持。浙江大学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直接在线预约心理咨询,并且医学院聘请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坐诊,更加精准的进行咨询。可以说我们在制度层面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唯一欠缺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心理问题,另一部分同学意识到自己可能最近有点不对劲,但是从未想到过要去进行心理咨询,更有一部分同学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将去心理中心咨询看作是丢脸的事情。因此,学校或学院在宣传教育的时候应该侧重于心理健康的普适性以及心理疏导的效果:其实心理不适就像身体感冒一样,生了点小病,这个时候如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大多数可以免于吃药,并且可以避免拖延成为精神类疾病。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对导师进行思政培训,确保导师能够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以及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之后的规范化流程和做法。
其次,从导师方面讲,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领路人,应该以身作则,合理地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这样也为学生做好了榜样;同时导师应该做到经常与学生交流,能够及早发现处于心理困难的学生,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学生对于导师的依赖程度仅次于父母,尤其是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研究生,原本就对导师充满了崇拜与尊敬,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导师做出的关于心理方面指导意见是愿意倾听并接纳的。本院一位研究生A 同学,2017 年春季被心理咨询中心诊断为重度抑郁症,通过学院行政力量与导师的双向努力,包括调整学生近期科研方向以及实验强度、让学生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以及实验室活动策划、不断地表扬与肯定、导师监督按时吃药等等,截至目前周围师生反映心情变得很好,做事非常认真,科研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医生建议可以停药定期复诊,可以说已恢复正常。
但并非每位同学跟导师谈话都感到很舒服,此时专业心理咨询的介入非常有必要。导师一旦发现情况需要立刻上报,拖延犹豫只会百害而无一利。很多专家会向学生保证他们并不孤单,通过电话或短信倾听他们想说的话,帮助他们感到自己被关心,以减少孤立感。
从学生自身角度讲,一定要开始通过自我照顾来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在紧张的工作之后留有时间来恢复精力,在科研和生活之间划定界限,保持至少一种兴趣爱好,也就是保持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结语
在面对复杂情况或困难时暂时的情绪低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区分情绪低落与心理疾病这个界限。如果学生的各种情绪,包括紧张、焦虑、沮丧、郁闷、烦躁或绝望持续两周、这段时期内失去了睡眠、饮食和人际交往的动力,并且通过外部活动无法改善时,建议第一时间向心理咨询中心或医院精神科寻求帮助,最大程度的减缓病症。作为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若能克服心理的羞耻感和恐惧而找人倾诉内心的痛苦时,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轻松和外界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