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技术在肾活检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07郑叶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肾内科血尿成功率

郑叶花

(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在临床各专业甚至亚专业的普及和应用,其相应的可视化诊断及治疗等定位技术优势亦越来越突出[1]。肾内科肾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常常十分复杂,其诊断的金标准仍然为肾活检术取材的病理学诊断[2]。肾活检穿刺术在肾内科应用普遍,本研究为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进行了肾活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省某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肾内科2019年1月—8月应用超声引导可视化穿刺技术及护理进行肾活检的55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采用常规穿刺技术及护理进行肾活检的5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所选入的均由肾内科医师根据其肾脏彩超检查结果和其相应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需肾活检术住院患者。

1.2 方法

1.2.1 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技术及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穿刺技术及护理进行肾活检。实验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应用以下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技术及护理:(1)穿刺前,采用彩色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并引导定位。(2)嘱患者采取上腹部垫枕俯卧位,超声操作者对肾脏的纵横断面进行扫查,测量皮质的厚度(cm)。(3)采用常规0.5%碘伏涂擦二遍消毒圆圈标记处,作用时间2分钟以上并待干后,应用2%利多卡因皮下及肌层进行局麻后,应用无菌透明手套套住的超声探头进行引导精准定位,最后在超声可视化的直视下,从标记标定的注射圆圈位点处穿刺应用活检枪进行肾脏活检取材[3]。(4)肾脏活检穿刺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24h以上,责任护士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有无穿刺部位疼痛、肉眼血尿等。

1.2.2 观察指标 科室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自制《肾内科不同穿刺技术及护理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镜检血尿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首次穿刺成功数和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数为计数资料,其资料采用例数和(或)构成比(%)表示,其率的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3.64%、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10.91%、肉眼血尿发生率12.73%、镜检血尿发生率16.36%、肾周血肿发生率10.91%、肾功能异常发生率18.18%,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67.27%、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34.55%、肉眼血尿发生率40.00%、镜检血尿发生率45.45%、肾周血肿发生率30.91%、肾功能异常发生率49.09%,两组穿刺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组患者肾活检穿刺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比较[n(%)]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可视化定位穿刺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引导精准等特点,操作者能清晰地明确肾脏部位及其需要穿刺活检取材的精准位置,为穿刺刺入及活检取材定位指明了方向。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实验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16.37%,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镜检血尿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3.64%、27.27%、29.09%、20.00%、3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技术能有效的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肾内科血尿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