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9-11-07王有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液性暗区坏疽

王有芳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西宁 810000)

在临床急腹症中,急性阑尾较为常见,其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转移性疼痛、反跳痛等[1]。由于该病症多为突然发病,且病情发生后进展较快,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则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而对于此类患者,及早对其病情加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加以治疗尤为关键[2]。因此本文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对象为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即分析了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现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对象为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6~70岁,均值为(37.5±5.4)岁;其中女52例,男68例,发病时间5~48h,平均时间(8.5±1.2)h。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诊断,具体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型号为mindray-CN-6与飞利浦HD 11,设置超声探头频率8.0~14.0MHz。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在病床上放置上肢,对患者腹部自上而下行全方位扫查,观察患者肠管有无扩张、腹腔内有无积液、右下腹有无包块等。扫描起始点为回盲部,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髂腰肌组织、髂血管组织、前腹膜组织等部位进行探查,之后定位阑尾组织,对其内外径加以明确,并对其内部回声和方向进行观察,对阑尾基本信息如面积、形态等进行观察,然后判断阑尾有无肿大等。

1.3 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其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单纯阑尾炎4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阑尾周围囊肿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2例,而经超声各检出36例、58例、4例、10例,诊断符合率为90.0%(108/120)。见表1。超声图像: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部位低回声条形结构,阑尾按压后未缩小,管壁较厚,直径8mm以上,呈“双边”征,探查可见盆腔液性暗区;阑尾周围囊肿表现为基本阑尾结构不可见,存在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形状欠佳;坏疽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壁连续中断,形态不规则,较大面积液性暗区;化脓性阑尾炎表现为囊状低回声,阑尾增粗明显,阑尾壁形态欠佳,边界模糊,有密集回声点存在盆腔,可见液性暗区。

表 急性阑尾炎经高频超声诊断结果(n)

3 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急性阑尾炎发病主要是细菌流入阑尾管腔或后者阻塞所致,且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者多数主要采取彩色超声检查,其可清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此种检查方式的优势在于无不良反应、简便、无创等[3]。对于患者而言,采用高频超声加以检查时可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其优势在于图像质量高、穿透性较强、组织分辨率较高等,可对阑尾病变予以清晰观察,同时可观察阑尾壁有无增厚或穿孔,并可判断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此种检查方法还可对阑尾血供予以观察,有利于判断患者的具体病理类型[4]。本文的研究中,本组6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单纯阑尾炎4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阑尾周围囊肿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2例,而经超声各检出36例、58例、4例、10例,诊断符合率为90.0%。因此可见,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效果显著,即可对病变阑尾范围和位置进行明确,且诊断符合率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液性暗区坏疽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德国研发超疏液仿生纤维粘合材料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心脏术后康复延迟患者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