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BL-PBL教学法在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中的应用

2019-11-07张孟贤韩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肿瘤学放射治疗鼻咽癌

张孟贤 韩娜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肿瘤学也是医学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放射治疗的相关知识对于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工作颇有裨益[1]。我院在临床医学肿瘤学课程中设置了放射治疗的学习单元,但是放射治疗涉及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学知识,与既往的医学学习关联性弱,专科性和实践性强,通常采用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接受困难[2]。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LBL 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放射治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组2018 年3 月—2018 年6 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参加肿瘤科选修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4 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共30 名,其中男生18 名,女生12 名,由具有副高级且具有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带教。教学时间每周1 次,每次2 课时,共4 次。

1.2 教学方法

1.2.1 课程设置 4 次课程分为3 个单元,第1 单元包括3 个课时,由教师通过LBL 的教学方法讲述放射治疗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放射治疗学概论、放射物理学基础、放射生物学基础各1 课时;第2单元1 课时,由带教教师带领同学在放疗中心参观放疗设备,了解放射治疗实施过程;第3 单元采用PBL 教学方法,包括4 课时,学生分为2 组,教师在授课前选取4 个临床病例,包括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的鼻咽癌、宫颈癌、高级别胶质瘤和肺癌,根据病例设置关于放射治疗的若干问题,在上课前3 天发给学生熟悉了解。学生查阅文献,准备答案。上课时,每组学生选择1 个病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起引导作用,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结论。讨论结束时,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而另一组学生可以对结论进行提问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每次讨论2 个课时。

1.2.2 PBL 教学示例(1)病例:患者,男,42 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1周”就诊。患者1周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在门诊行穿刺细胞学检查示转移性鳞癌,鼻咽镜示鼻咽顶后壁新生物,活检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门诊以“鼻咽癌”收入院。体检左上颈可及直径2cm 肿大淋巴结,固定,质硬。入院后查鼻咽及颈部磁共振示鼻咽部新生物侵犯左侧颅底骨质,左上颈淋巴结肿大,考虑肿瘤性病变。

诊断: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T3N1M0

问题:①该患者还需完善哪些检查?②该患者的治疗原则?③该患者治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告知患者哪些可能出现的副反应?④该患者的预后如何?

(2)收集资料。鼻咽癌是常见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该病例提出的问题涵盖了治疗原则、副反应的处理以及预后因素等内容,学员在前期的LBL 教学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鼻咽癌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前可以与学员沟通,引导其从解剖学、影像学以及放射治疗学等多方面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学员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为PBL 的讨论做好准备。

(3)讨论总结。课堂上,每组同学进行分工,每个问题由1名同学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可以进行引导和点评,并对讨论问题做适当延展。通过对“患者治疗前检查”的讨论,引出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基础;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准备及告知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精确放疗和放射损伤的认识;通过对“患者预后”的讨论,强化学生放射治疗重要性的概念。

1.3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4 次课程共3 个单元8 个课时学习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估,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内容包括放射治疗的应用和教学方法评价两部分。放射治疗的应用部分请学生概述放射治疗的特点和在肿瘤治疗中基本应用;教学方法评价部分包括“是否适用于肿瘤科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教学”、“是否激发了学习兴趣”等5 个方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或“不确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2 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放射治疗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有8 名学生对于放射治疗的特点论述比较准确全面,有5 名学生在论述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说明,有3 名学生在末尾部分叙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LBL-PBL 教学方法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认为该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加强学习参与感,可以帮助全面系统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适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学生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主要意见是:建议把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穿插在放射治疗理论课程之间;建议增加第2 单元课程时间或分组进行。另外,学生反映在资料收集阶段多数依靠课本或从网络获得,课本对放疗部分介绍内容相对概括,不够详尽,而网络内容繁杂,缺乏权威性,影响了资料收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详见表1。

表1 对LBL-PBL 教学法评价的问卷调查 [人(%),n =30]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约70%的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在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中,通过放射治疗治愈的比例高达约40%。放射治疗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需要认识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又需要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的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中对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积累经验,才能适应现代肿瘤精确放射治疗的发展[3]。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肿瘤学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医学生获得放射治疗应用知识和感性认识,引导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际,奠定肿瘤放射治疗基础的重要环节[4]。既往的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缺乏统一安排和预先规划,学生在放射治疗中心“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式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约束性,学生动参与的意识差、机会少,学生常常无所适从,让宝贵的实践时间收效甚微[5-6]。本研究旨在探寻有效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效果的教学模式,为优化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PBL 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法,是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7-8]。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知识量大,需要医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PBL 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入手,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医学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0-11],但是在放射治疗实践课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结合放射治疗实践课的特点和要求,将课程分成不同的单元,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采用LBL-PBL 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在课程中对放射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回顾,又对学生感兴趣的放疗设备和技术进行了专题介绍和现场观摩,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课程中选取的PBL 案例都是常见肿瘤疾病,在实际病例的解析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放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LBL-PBL 教学法在肿瘤学放射实践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我们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反映LBL 教学课时过长,内容与理论课时内容重复,PBL 课时相对较少,讨论不够充分。另外,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时间安排与前期理论课程之间间隔较长,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PBL 课程的资料收集阶段,学生们缺乏权威的信息获得来源,准备不足。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对课程设置进一步改进,并将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权威医学网站推荐给同学,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相长,力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进一步意识到肿瘤放射治疗学属于交叉学科,涉及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医学解剖、医学影像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感到困难,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何将这些知识更好的整合,更加形象生动的融汇在教学中,是我们未来的探索方向[12-13]。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教学方法的探索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将LBL-CBL 教学法应用于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做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未来教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肿瘤学放射治疗鼻咽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Cancer Biology&Medicine征稿启事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