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集体经济基础 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2019-11-0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党委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八仙集体经济发展

姚 东/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党委

甪直澄湖国际慢城节子浜民宿 刘俊逸/摄

吴中区甪直镇位于苏州市东南,是典型的江南古镇、鱼米之乡,也是国际慢城、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园林城镇,素有“神州水乡第一镇”之称。近年来,甪直镇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部署要求,制定实施了乡村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围绕集体经济、生态农业、特色农旅三个重点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源泉动力。

坚持集体经济为基培育富民强村增长极

紧紧围绕集体经济这一群众最关心、最影响获得感的工作,破解难题、理顺机制、盘活资源,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攻坚重点难题。紧盯欠缴少缴租金、租赁发包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开展“三资”管理攻坚年行动,通过电话沟通、上门催收、发送律师函、解除合同、收回资产、司法途径等多种举措层层递进、全面推开,村级当年租金收缴率从往年的80%左右提高到应收尽收。借助“263”“331”等抓手,高标准、高要求试点推动“531”综合整治,对于产业结构层次落后、存在安全环保隐患、产出贡献较低、厂房破旧等方面问题开展集中清理腾退,环保、安监、招商等职能条线联合严把“入口关”择优引进企业,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制度内控,形成良性循环。在集中开展租金收缴清理整顿基础上,制定出台《甪直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试行)》《甪直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并创新实现“四个统一”:资产资源租赁统一使用区级制定的合同文本;统一由镇级制定指导价;统一通过区级资产交易平台租赁交易;统一租金收缴时间节点(租金10万以下一次性付清、10万以上分两次付清)。探索开展村(社区)集体资产集中经营管理,逐步将村(社区)集体资产委托镇级经营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变分散经营模式为相对集中的经营管理。将村级财务由村财中心代理记账转变为完全市场化的第三方代理记账模式。

谋划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推动规划建设区集体经济发展,让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规划建设区外针对破旧厂房、堆场码头等分布散、定位低、效益差的建设用地,制定“三优三保”(土地复垦)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0年复垦127个点位860多亩,腾出规划空间、土地指标到规划建设区内集中利用,对于村级复垦腾出指标的每年可获取5万元/亩奖励,各村每年可分得200万元的普惠性分红。规划建设区内镇村抱团统一建设产业载体、发展集体经济,近几年镇级层面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统一开发建设了60多万平方米的模具装备产业园、“润”字系列商业楼宇、汽车4S店等市场化项目载体,引进了一批模具装备、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You+国际社区、全季酒店、阿里跨境电商服务中心等生产性、生活性配套服务业,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探索推动集体经济与大型国内民营龙头企业、国资公司开发工业项目、工业地产,通过经济发达村和相对薄弱村“多带一”抱团发展开发建设工业地产,实现每年10%左右的投资回报率。2018年,全镇集体总资产达93亿元,村均稳定收入1550万元,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万元,增长6%。

坚持生态农业为本做强“三水一绿”金品牌

依托澄湖农业园省级现代农业园平台,做大做强水稻、水产、水八仙、绿地湿地“三水一绿”特色农业品牌。

突出品牌导向,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落实1.2万亩优质水稻、3万亩高效园艺、1.15万亩特色水产、2400亩生态林地“苏州四个百万亩”任务,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并实施新一轮5500亩高标准农田、3500亩标准化池塘改造,规模化连片生产种植“水八仙”“有机水稻”等原产地特色品牌,每年小麦水稻总产量5800吨,水产产量500万公斤,“水八仙”总产值达2.8亿元。开展同清华深圳研究院、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培育“南芡”等一批高产优良品种,目前已有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1个、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3个,“水八仙”成为江苏省十大畅销产品,芡实入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连续6次入选国家极地科考选用产品。

突出项目主导,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配合实施苏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配送基地项目,逐步配套发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引进鑫益丰、吉和坊等精深加工特色农业企业,建设打造市级蔬菜基地、区级高效稻田种养基地,打造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农技推广、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成服务覆盖全镇的澄湖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中心、10个益农信息社,涉农行政村社区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100%。

突出协同参与,推动农业合作化发展。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合作农场、大户种植、农民承包等方式引导村民种植“水八仙”等高经济价值农作物,成立江湾村水八仙、澄墩村金山特种水果、澄东村水稻等一批专业合作社,组建9家劳务专业合作社,搭建劳务就业平台,形成“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富民增收发展格局,江湾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水八仙”等经济作物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2018年,各类合作社分红1.27亿元,户均分红超8000元。

坚持农旅融合为魂擦亮“国际慢城”新名片

依托国际慢城金字招牌,推动农村产业和乡村环境融合发展,展现五谷丰登、三产融合、村强民富、宜居宜业的现代乡村景象。

建好美丽乡村,营造宜居宜游大环境。保留原生态河湖林田的乡村肌理风貌,修复提升整体环境,打造原汁原味的田园成景、古树小桥、人家枕河的鱼米之乡。坚持水绿并行,每年疏浚近百条镇村河道、新增各类绿化约200亩,完成119个村庄环境连片整治、144个自然村污水管网接管,其中保留村庄实现全覆盖。分批建成48个美丽乡村,2020年可实现113个保留村美丽乡村全覆盖,形成湖浜村田肚浜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瑶盛村东浜省级传统村落等典型示范。同苏州园林集团合作打造澄东村西塘自然村落,进行整体环境提升、产业导入,吸引更多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探索融合农贸、文创、旅游、社区功能的文旅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示范。

精心建设点位,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依托11公里澄湖生态大堤、9公里慢行步道驿站将美丽乡村、景观节点、农旅项目串点成线,精心装点澄喜花田、三色花田等景观节点,打造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华东首家水上机场、苏州市第二家澄湖航空飞行营地,整体打造提升瑶盛耕趣农乐园、节子浜飞甪农庄2处共享农庄,推动探索现实版“开心农场”等新兴业态模式,提供农事体验、远程种植、民宿度假等服务体验。当地村民通过农房使用权让渡,既可获得7万元/年的资产性收入,还能释放出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务性收入。制定特色民宿、农家乐扶持管理办法,鼓励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旅业态发展,激活村民意愿、市场活力,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

甪直澄湖国际慢城瑶盛耕趣民宿

坚持要素统筹,营造全域旅游新格局。统筹加强全镇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整体推广、整体管理,制定全区首个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古镇文旅、生态农旅等全域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设计推出适合不同群体的旅游产品,通过纳入“苏州好行”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融入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镇综合指挥中心智慧旅游平台作用,实现对景点热度、人流数据、旅游偏好等方面数据的实时反馈、分析研判,成功举办中国长三角航空运动嘉年华活动、澄湖国际慢城油菜花节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赛事,通过活动带动资源整合、项目提升。2019年“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国际慢城、古镇景区接待游客流量同比增长70%,叠加效益日益凸显。□

猜你喜欢

八仙集体经济发展
“八仙戏”延续模式的选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醉酒八仙2
醉酒八仙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