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的作用分析
2019-11-07唐云月崔雅琴
唐云月 崔雅琴
(1 安吉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浙江 湖州 313300)
(2 安吉县人民医院高压氧室 浙江 湖州 313300)
血压测量是临床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对临床诊疗工作会产生直接影响。目前,临床测量血压以单臂测量为主,然而,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明确规定: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超过20mmHg时,应同步测量四肢血压[1]。但临床发现,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的应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为了对比分析单臂血压测量结果与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就200例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及随访的受检对象的血压测量情况展开对比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基层卫生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200例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及随访的受检对象,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35~75岁,平均(57.3±10.5)岁。排除标准:测量血压前30min饮用咖啡或酒精制品;有危重病、并发症、特殊生理及病理条件;不配合血压测量。
1.2 方法
1.2.1 血压计选择 单臂血压测量:运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或经验证的电子血压计。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运用VBP-9外周动脉测量仪。
1.2.2 血压测量方法 参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受检对象于每天上午9~10点进行血压测量,取仰卧位,安静休息5min,不说话。
单臂血压测量:测量右上臂血压,间隔2min重复测量,取平均值,若收缩压或舒张压2次测量值之间>5mmHg,则再次测量1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受检者身穿轻薄、宽松衣服,将其置于宽大床上,取低枕仰卧位,四肢放松,双手掌面向上,双足略外旋。
1.3 评价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WHO/ISH相关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
臂间血压差:双上肢血压差值超过10mmHg视为异常。
肱踝指数:即两侧踝动脉收缩压分别和肱动脉收缩压较高一侧的比值,正常人踝部动脉收缩压大于肱动脉收缩压,肱踝指数=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较高值,正常范围为0.9~1.4,≤0.9疑似存在外周动脉疾病。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测量方式的血压检测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右上肢血压与右踝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右上肢血压对比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舒张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的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脉压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血压测量方式的右上肢血压检测结果对比(±s,mmHg)
表1 两种血压测量方式的右上肢血压检测结果对比(±s,mmHg)
测量方式例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单臂血压测量200128.1±20.477.8±12.250.1±13.5同步四肢血压测量200132.0±21.580.3±12.950.7±14.3 t-1.8601.9910.431 P->0.05<0.05>0.05
2.2 右踝血压对比
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收缩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收缩压,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种血压测量方式的右踝血压检测结果对比(±s,mmHg)
表2 两种血压测量方式的右踝血压检测结果对比(±s,mmHg)
测量方式例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单臂血压测量200150.2±23.879.9±13.170.3±15.7同步四肢血压测量200155.3±24.082.4±12.773.1±16.3 t-2.1341.9381.750 P-<0.05>0.05>0.05
3.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病,患者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表现。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准确诊断高血压并及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单臂血压测量的临床应用已有百年的历史,仍是当前评估血压水平、临床诊疗及高血压分级的常用标准方法与重要依据。然而,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常会造成“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误诊及“隐蔽性高血压”的漏诊[3]。外周动脉功能检测仪运用示波测量技术,同步测量左右上臂及踝部血压,可实现四肢血压同步监测,因此其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4]。
本研究对比单臂血压测量与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结果,最终发现,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右上肢血压与右踝血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高,且测量右踝血压的脉压差大于单臂血压测量,提示,单臂血压测量与同步四肢血压测量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可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检测结果,能降低高血压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