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予以分析和探讨
2019-11-07许莹
许 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
近几年,在超声引导下利用细针穿刺细胞学对甲状腺结节技术进行诊断,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值得推广。这项诊断技术已经获得了临床的认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推广。因此,对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实施,是临床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次实验主要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0例,经检查后,所有患者全部符合诊断标准,最高年龄59岁,最低年龄23岁,(46.37±3.41)岁为平均年龄值;病程时间为5~22月,平均病程为(8.46±0.45)月。
1.2 方法
在仪器检查中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扫查患者甲状腺,记录观察到甲状腺的结节。给予所有患者细针穿刺活检,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呈平卧位,充分暴露出颈前区,给予常规消毒,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注射器与7号针头进针,当病灶区出现针尖后,穿刺细节位置。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细针穿刺活检的细胞学结果,包括阴性与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进行测评,用“均数±标准差”与“%”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结果存在一致性,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63.15%,特异度为77.27%,准确率为70.73%,假阳性率为22.72%,见表。
表 对比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检查(例)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一种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成的,基因突变、激素合成障碍、致甲状腺肿物质以及缺碘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该疾病与遗传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家族中有病史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节组织长时间淤积会形成甲状腺瘤,增生局部细胞组织时间过长,会形成甲状腺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结节性质,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甲状腺结节疾病比较常见,主要发病群体为中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为良性,很少出现恶性结节。甲状腺结节可单发,多发结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相关实践表明,甲状腺结节患者基本不会改变功能,正常进行基础代谢,很少有患者亢进甲状腺功能,但出现较大的甲状腺结节时,很可能对患者颈部静脉、气管以及食管造成压迫。颈部静脉压迫:是因出现较大甲状腺结节对患者头颈部的静脉血管造成压迫,导致无法回流血液,使患者出现水肿、红肿以及青紫的情况。压迫气管:气管产生弯曲或向另一侧移位,很容易使一侧气管受到压迫,甚至有些患者会压迫两侧气管,气管压迫会使患者出现呼吸苦难的情况,气管受到长时间受压会使患者出现窒息。压迫食管:食管受到压迫,会在吞咽的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很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等不会出现梗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对所有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结果存在一致性,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63.15%,特异度为77.27%,准确率为70.73%,假阳性率为22.72%。结节的图像特征在细针穿刺活检当中具有重要价值。穿刺操作过程中的血液干扰是影响涂片效果最主要的因素进而影响穿刺结果。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过度诊断,需对适应症进行有效把握,在超声检查下,若原发灶的检查结果为直径小于1厘米,应进行FANC检查[2]。大多数患者在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结节后,会增加心理压力,出现紧张情绪,急于进行诊断,而在临床生物学中不存在结节的大小的相关性。FANC技术的核心是判断穿刺结果,需要医生进行判断,若医生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容易在判断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医生对于FANC的诊断结果,需综合判断患者临床资料与诊断结果,最终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或重复穿刺[3]。
总而言之,超声引导下正确选择给予甲状腺结节患者穿刺目标的结节,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效果十分显著,在细针穿刺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