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子宫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9-11-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占位性手段肌瘤

杨 元

(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高淳 211300)

子宫占位性病变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显著上升趋势,对女性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超声技术是诊断子宫占位性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院为了提高子宫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分别采取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手段进行诊断,具体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来检查的子宫占位性病变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2.6)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45例,子宫息肉患者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8例,排除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类疾病、免疫类疾病等,确保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先采取二维超声进行检查,统计各种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结果,对于诊断为内膜子宫癌的患者结合其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期。然后再采取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诊断,仪器采用美国GE Volunson E10,记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二维超声、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子宫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以及两种诊断方法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析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子宫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种检查手段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手段对子宫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的对比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腺疾病以及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手段对子宫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的对比[n(%)]

2.2 两种检查手段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对比

二维联合四维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的准确率87.5%明显高于二维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手段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对比

3 讨论

子宫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腺肌病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多数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变现为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盆腔肿物等,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因此临床上子宫占位性病变早期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2]。

二维超声诊断技术是早期临床上比较常采用的子宫占位性病变检查手段,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二维超声具有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而且对细小病变也能起到很好的诊断效果,通过分析病灶内的血流情况能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情况,总体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3]。但二维超声技术在应用于子宫占位性病变诊断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果患者属于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尤其是多发性肌瘤和黏膜下肌瘤,由于二维超声显示的是平面图,会因为病灶被肌瘤覆盖而误诊[4]。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的重大突破,能够实时、立体和多角度检测病变情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清晰显示病变的空间关系,为观察病变提供了新的视野,充分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因此在二维超声诊断基础上联合四维超声能够明显提高子宫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5]。根据本院研究结果显示,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腺疾病以及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同时二维联合四维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的准确率87.5%明显高于二维的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子宫占位性病变准确率高。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子宫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且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也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占位性手段肌瘤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