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1-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腰间盘征象腰椎间盘

缪 勇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影像科 江苏 扬州 211900)

腰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了患者的神经根,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1],该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对于该疾病需要及早进行治疗,否则病情加重会导致出现大小便失禁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进行确诊[3]。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的患者能够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式病情得到缓解或者痊愈,所以通过何种有效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确诊,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3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的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4.12±3.3)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9例,患者的年龄为39~75岁,平均年龄为(52.20±2.98)岁。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和观察指标

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CT检查主要是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仪器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将仪器参数设置为1毫米的层距、3毫米的层厚和256*512毫米的矩阵;随后让患者采取仰卧屈膝姿势在仪器上采用脊椎中心平行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腰椎位置进行扫描3次,着重检查患者的病变位置。研究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仪器主要是采用的西门子高场强1.5T磁共振扫描仪,在进行检查时患者平躺在仪器上采取仰卧位的姿势,随后医护人员使用快速SE序列T2WI成像和矢状面SE序列T1WI进行成像,并且采用横断面T2WI成像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在扫描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腰椎间盘情况,将扫描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4-5]。

所有患者在扫描结束后,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主要是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检出率和扫描征象。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检出率

通过检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检出率

2.2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扫描征象

通过检查后,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的扫描征象有72例(94.74%)低于研究组的腰间盘突出的扫描征象74例(97.37%),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患者的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在30~50岁年龄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多发[6]。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疾病主要是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表2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扫描征象(n,%)

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主要是通过X线束对人体患者的某个部位进行一定厚度层面的扫描,由于该扫描检查技术的价格便宜,检查速度迅速,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CT检查是通过X线束进行扫描的,存在放射性因素,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部分体质较为虚弱的患者,CT检查并不适合。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主要是通过静磁场和射频磁场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成像。并且核磁共振成像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因此该检查方式能够通过进行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将患者的病情状况呈现出来。在本次研究结果数据中,通过检查后发现,对照组的诊断检出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的扫描征象有72例(94.74%)低于研究组的腰间盘突出的扫描征象74例(97.37%)。以上数据说明,相对于CT检查而言核磁共振成像的检出率更高,对疾病的诊断也更加准确全面,不仅能够诊断出CT检查方式呈现的病变问题,还能够呈现出CT检查未出现出的病变问题,对一些微小的病变因素也能很好的反应,从而使患者的病变情况更加完整的呈现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后期的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对一些微小型病变组织可以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方式,而针对初诊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可以采取CT检查方式进行初步诊断,后期在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进行确诊,由于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势,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方式。

猜你喜欢

腰间盘征象腰椎间盘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