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初探
2019-11-06张长战
张长战
摘 要: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是“双一流”背景下中央高校必须处理好的经济管理问题。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离不开财政管理,面对我国高校的发展现况,要结合我国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的管理,提高我国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双一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15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志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争取将我国高校成功纳入“双一流”大学范围,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高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是我国当下从上到下共同努力的大政方针的指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压力与挑战更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兴,则国家盛,国家盛,则教育强,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是百年大计,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1 “双一流”背景下的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大力推进实施“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国的教育必须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全方位、全格局的综合改革。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背景下,迈进“双一流”建设队伍的中央高校,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出更科学的规划与运作方案。中央高校更需要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大地,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目标中去[1]。当前,国家正在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攻坚战要把“扶智”与“扶志”列为重点,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央高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教育实力,更是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最前沿的文化阵地。为此,中央找准高校发展方向,将资金用于搭建智力投資的服务平台,就是要更好地发挥中央高校办学优势,进一步扩大智力提升空间,在充足的资金供给下,将中央高校的一级学科体系搭建筑牢,聚合能量,成为国内高校领先优势展示地与国际影响力的主战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凸显在国内建设“双一流”中央高校的优势地位。在优化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 “双一流”背景下中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路径探索
2.1 美国的著名大学资金注入基本情况
美国的著名大学有私立也有公立,办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众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的经验,大学本身的原始资本积累也非常雄厚,经费相对充足,适用于灵活多样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等高校为例,大学资产的市场值达到几百亿,这些经费来源广泛。其中,政府协助比较关键,知名大学常常会与各地的联邦州政府联合办校,接受地方的拨款,同时社会捐赠资金也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美国的教育制度还是没有让那些低收入家庭受益,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高收入家庭,这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2-3]。近几年,美国私立大学的投入资金比例下降,增加学费并不能扩大招生规模,而是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政府科研经费分配不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形成经费高度集中的现象。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要想创办世界高水平大学,就必须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而且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科研经费的运用上,按照财务规章制度进行,也应采取“卓越质量原则”,让财务管控资金的分流集中到优势资源上,坚持“马太效应”,远离平均主义。此外,对于我国中央高校来说,应该更加重视国家财务运行下的精华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通过增强自身实力,使更多国家的资金投入中国的科研资助经费中。
2.2 英格兰高校经费来自不同的公共和私人渠道
与中国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不同,英格兰高校的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是宏观层面的资金注入者,也是高校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最大的提供者。英格兰高校经费分配管理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其经费运作模式自成一体,具有程序规范、公开和方法科学、合理等特点,多年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中央高校的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学习和借鉴,摒弃不合理的部分。其中,分配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分配使用等一系列活动非常规范,根据自身的发展模式,只需要进行程序化手续审批,便能运用,最后公示,使财务资金使用尽量透明,达到公开的目的。委员会将经费的财务管控分配办法及分配情况公布在其官办网页上,并同时公开高校与其他委员会之间的来往信件(包括咨询),问题与回复一目了然,免去了许多解答过程,便于各高校及时了解相关情况,也有利于社会各界的监督[4-7]。
(2)在资金分配方法上,运用多种数据统计方法,计算出高校的实际成本开支情况,既有客观原则也有灵活机动的变更条件,使经费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在分配教学经费时,没有采取各专业“一刀切”的形式,而是将自然学科、社会哲学科学等分类,分析各个学科之间的不同影响力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权重来分配资金。例如医学类学科,就会考虑到要花费很多资金购买仪器、实验供体,消费支出比较昂贵,其教学经费就会在财务管理中体现出来,医学专业的资金比例很高,几乎是其他学科的4倍以上。实际上,英国医学类学生的学费往往也很昂贵。同时,在分配经费时还要考虑特殊高校开设的一些国家急需、国家扶持的特殊课程存在的成本差异因素。例如对英格兰拳头核心高校,伦敦地区的高校享有特殊补贴。坚持特殊就是要重点关注,虽然资金倾斜的比例很大,但也能和一般院校的务实原则相结合,使得英格兰高校委员会的经费分配更趋科学和合理。可以分析对比这些操作模式,找出有利于我国中央高校创建“双一流”的内容进行借鉴,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探索的时间,将政府的宏观把握与高校实际发展相结合,纳入财务管理的科学操作中。
(3)经费分配采用的会计年度不是依据自然月份划分的,而是要考虑高校的寒、暑假,假期与日常合理搭配,从当年8月1日到次年7月31日的学年度制是在固有思想的基础上变通之后制定的,但也出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财务管控,在对接时可能会出现结算数据差异,这需要国家整体协调,共同发展。总体来说,这一划分有利于学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当地高校实施成本核算,给校内财务会计人员同步审计提供了便利[8]。
3 结束语
在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进行管理时,应该有科学的财务制度与执行方式。①适当放宽财务管控经费使用内容限制。对于承担主力科目和特色科研活动的校内人员的经费,应该放宽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财务人员执行使用制定的限制,为相关人员使用经费提供多项选择,灵活支出。②调整财务管控的时间点,灵活设置时间。不能要求每一位人员都按照财务规定時间操作,应该有灵活自主时间,发挥财务软件的时间管理功能。上级主管部门对财政专项的执行进度考核比较严格,不容更改,而执行进度考核规定又被各个中央高校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利于中央高校进行自主调整。应该在财务人员工作范围内,及时将各方的资金一次性下拨到各高校,尽量减少因资金拨付不到位导致执行进度缓慢的现象,避免盲目的财务等待与交接方逆向资金回流返款。
参考文献:
[1]刘学岚.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74-578.
[2]付梅英,王德.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与投入机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2):11-15.
[3]张剑,夏玉成.高校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164-166.
[4]张海兰.英格兰高校经费分配办法及其特点[J].教育财会研究,2006(5):52-53.
[5]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体系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60-61.
[6]邹鹏,周刚,彭涛,等.美国知名大学办学经费结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38-41.
[7]曹康平,贾卫华.高校预算管理浅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85-89.
[8]杨堂荣,陈文萍.高校经费使用效益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