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2019-11-06肖璐
肖璐
[摘 要]本文全面解构了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成,确定了系统内部种群和群落的生态位,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讨了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识别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并从核心系统和生态环境层面分别提出了优化对策,为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系统;工商管理;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07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9.013
一、引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如何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第一要务。然而,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师的人才头衔、轻学生的人才培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高校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成为一种标准化模式,惯性运转,“水课”多,“金课”少;一些高校大学教授长期以科研为主,并未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太大,教学任务亦很重,导致授课精力不足。2018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重视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一些高校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出台了类似提高毕业学分数、增加课程学时、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难度、选用高水平教材、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等具体措施[1]。然而这些老生常谈的措施能否解决新时代下高等教育难题还是个未知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问题,更是整个高等教育生態的问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等教育出现了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是各种限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地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主体结构失调、人才培养生态环境日益失控、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功能失效,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职能的发挥,亟需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
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分析
(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新定位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学、旅游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4个二级学科,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审计学、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17个专业。毕业生职业方向十分广泛,可能在金融领域(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企业单位(国企、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及国际经济组织等)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成为未来商界、政界精英和学界翘楚。
新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巨大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定位具体目标。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职业素养高、业务精湛、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理念需要,有企业家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懂国际规则,能在国际国内两个舞台上自由游走的专业人才。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解构
自上世纪50年代人类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生物社会学方法开始流行以来,“生态”这一概念不仅被用来解释自然界的演化更替、竞争和新陈代谢,而且广泛用于解释社会和人类系统的各种复杂关系[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3]。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是高校群落与其他种群、群落及人才培养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为目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系统,具有类似于自然系统一般的生态关系特征[4][5]。其基本组成单位同样是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其内涵和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
高校内外的与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相关的个人,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人才的生产、消费、分解等功能。比如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工商企业工作人员、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家长等 指具有相似功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如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家长群体 不同种群网络形成的复合体。如高校群落、企业群落、政府群落等。各群落占据相应的生态位,互利共生,构成不同区域内独特的人才培养生态链 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的总和
可以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原理,依据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和不同种群之间在类别、层次、作用和功能上的匹配关系,将高校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分为人才生产者、人才消费者和人才分解者,从而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人才生态链[6](如图1所示)。生态链上各种群的生态性行为特征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其互相激活、依存适应、良性循环才能最大化系统效能。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称之为生态位[7]。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正如系统中家庭群落、基础教育群落、中等教育群落、高校群落同为人才生产者生态位一样,只是分布在不同的时空。系统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是各种群、群落之间有效连接,各生态位无缺失。
(三)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剖析
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生态环境指以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为中心,对其培养的发生、发展和存在等环节产生约束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环境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内部微环境、中环境以及宏环境。正如图1所示,微环境主要指高校群落内部学生种群、教师种群和教辅人员种群相互作用所共同形成的环境,如校园环境、教室环境、课程体系、校内制度等;中环境主要指高校群落与其他相关群落的相互作用、能量传递,如家庭环境、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环境、企业就业环境、政府就业环境等;宏环境主要包括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有影响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1.微环境分析。(1)校园和教室环境。随着各城市“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新校区,现代美观大气,同时也少了一些历史的沉淀。校园内部充斥了小轿车、校内公交车、电动车、出租车、共享车辆等,停车乱象使高校失去了一份规整,同时也增加了一份不安全和不安静的因素;随着教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成为教室必备,然而教室的布局依然多为传统的“讲台—座位”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受限,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义,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依赖,师生对智慧教室、讨论室的需求越来越高。(2)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多采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教育,轻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8]。在知识学习方面,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靠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能得高分的评定体系难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学校教务的标准化工作使得學生跨专业选修课程面临制度约束。在实操训练方面,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实践平台欠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各种实习实践环节由于平台缺乏而导致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机制。(3)校内制度。高校行政化氛围依然浓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高校在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等方面都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普通教授话语权缺失。由于“研而优则仕”的基本惯例,高校教师如果追求仕途则必须倾注大量精力于科研工作,而教学工作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很多双肩挑的教授由于会议、文件各种行政事务的牵绊,少有时间给本科生授课。
2.中环境分析。(1)家庭和基础、中等教育。家庭、小学、中学和高校一样处于人才生产者生态位。高等教育并不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家庭教育才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00后”也开始步入大学校园。这一批大学生多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而且成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物质条件比较优越,普遍来说这代人吃苦意识较为薄弱,自我意识比较强。素质教育首先在“90后”身上贯彻实施,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模式也有了一定改观,不少中学开展了启发式课堂。然而,只要高考竞争依旧这么激烈,就没办法彻底改变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功利行为。很多人诟病高等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等到高等教育阶段才被扼杀,小学、中学的高压重负让学生失去了创新能力。(2)企业、政府等就业环境。高考如同筛子将人才进行分层。“985”“211”“双一流”等贴在学生身上的标签,帮助企业进行人才选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下,企业根据这些标签进行选聘人才无可厚非,也是在有限招聘成本下高效率的人才选拔行为。然而,一些企业让这些标签成为唯一标准或基本门槛,让其他普通高校优秀的学生很难在初次就业中与名校学生竞争;政府部门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之一。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吸引了高校众多优秀人才。公务员热并没有在“90后”“00后”身上减退,可能与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文化有一定关系。然而,如果社会最优秀的青年群体为了稳定和荣光大都去了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公共部门任职着实可惜。
3.宏环境分析。(1)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奠定天然优势,“90后”“00后”等新生代大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将气候条件作为筛选高校的重要指标。极寒、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风沙重的城市通常不具备吸引力;良好的经济环境为高校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提供了保障,经济发达、工商企业活跃的地区为工商管理类人才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丰富的就业岗位,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管理咨询需求,为课堂教学提供更生动的教学案例。当今社会浮躁风气和急功近利思想冲击大学校园和学生,学生在学习动机和职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短期功利思想。互联网经济浪潮下,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很多学生对“网红”这种短平快所谓的成功十分推崇,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2)政策环境。由于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难以有量化评价指标,而科研业绩很容易量化评价,导致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等各种评价体系中,科研指标均占主导,自上而下导致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不开。我国高校教育经费多来自于财政拨款,校友捐赠只占极小部分。比如美国很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部分来自校友捐款,甚至一些私立学校全部自负盈亏,那么培养杰出的人才就成为高校的第一要务,学生毕业后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而不是能够向管理部门争取多少资源。
三、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人才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大学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9],构建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指生态系统内部个体、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适用性,直接影响着人才生产、人才消费、人才分解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升级。鉴于此,拟从核心系统、微环境、中环境和宏环境4个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一)高校核心系统优化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类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仅仅靠创新创业教育当然不够,但创新创业教育却必不可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并非引导大学生创业,而是让学生有风险意识、机会识别能力、了解商业模式等。这也是工商管理类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仅要有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全校性必修课,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还要有各种创业模拟、实践课程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强化专业素养训练。工商管理类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具有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专业人才。大学四年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如何让学生爱上专业,精于专业十分重要。首先,在通识课程中,增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板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复合交叉。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瞄准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前沿,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鼓励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科研促教学。其次,在专业课授课中,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小班化、混合式、研讨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力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方位掌握。再次,树立教学新理念,向学生赋权,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加强专业课程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知。
3.增强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教育。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理念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工商业活动不仅需要创造利润,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式,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绿色行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把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思维、社会责任、职业精神与伦理等要素融入到专业课中。同时,青年一代需要思想引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需加强,尤其如何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结合,通过课堂思政,将思想教育真正落实。
4.推行国际化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能够适应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懂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首先,师资队伍要国际化。引进与派出相结合,支持和鼓励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访学交流,全面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其次,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教育资源。再次,学生培养要国际化。學校应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组织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以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实践等形式,实现长短期结合、学历教育与课程学习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习实践结合的联合培养,让更多学生有国际交流经历和跨文化体验。
(二)微观环境优化
首先,坚持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不重视教学的老师也很难在科学研究中有大作为。亟需改变当下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人才项目中唯科研的导向。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给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予以支持。其次,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教辅人员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开展工作,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运行跨专业选修课程,构建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习过程成绩在课程成绩的占比,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并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研竞赛等活动应给予创新学分。再次,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鼓励教师开展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创新,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与社会实践。在绩效奖励、工作评价及职称评定中,对不同特长领域教师的工作予以认可。最后,建设好智慧教室。优化教学技术和空间环境,为有效实施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保障;最大限度地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活动,充分满足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增加小教室数量,优化教室空间设计,充分满足小班授课和开展互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需要。
(三)中观环境优化
1.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大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更多关乎知识,而正确价值观念、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平和的心态、开放包容的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尤其家庭和高校在教育理念、具体培养措施方面需要达成一致,我国高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还有待加强。美国大学生入校后学校会通过家长开放日等各种活动建立有效的连接,增进彼此了解,产生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
2.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多主体化,单一的大学培养主体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多素质要求[10]。首先,企业实质性参与学校专业规划、培养方案制订、教材开发、教学与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安排等,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其次,改变目前实习实践环节走马观花的现状,学生实质性进入企业定期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其工作。通过专业学习与相关业务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教育。再次,弥补现有师资直接上讲台、毫无企业工作经验、授课空洞的尴尬,要求教师入职后实质性深入企业,针对教授课程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
(四)宏观环境优化
1.差异化办学模式。由于办学经费、考核评价都归属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无形中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办学模式,以争夺有限的资源。正如当下所有高校都花大力气争夺人才、争创“双一流”一样。事实上,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高校应该进行合理定位、差异化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更多放权,更多让市场机制引导办学,通过社会评价的多元化,促进高校办学差异化。
2.考核高校适当的毕业率。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为45%左右,美国为60%左右,而且社会公认越难毕业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越高。我国由于所谓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政策,本科毕业率大都在95%以上,学生似乎不需要为毕业而烦恼,却难为了教师。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没办法激活的体制下对大学生“增负”,增加课程难度只能自找麻烦,学校各方将尽一切能力帮助挂科学生顺利毕业。体制不改变,本质改变不了。这也是为什么高校大量充斥着“水课”的原因。
3.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企业把接受师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和锻炼视为社会责任,积极主动自觉的承担。政府健全财税制度,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实践和教师调研与锻炼。社会各界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给予高度关注、高度评价,形成良好的社会赞誉。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 12.
[2]BrushC G.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M].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4: 25-39.
[3]徐小洲,王旭燕.GALCHS视野下的创业教育生态发展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2):16-21.
[4]刘月秀,钟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6):114-116.
[5]陈春琳.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生态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21-23.
[6]黄梅,吴国蔚.人才生态链管理——现代人才管理的新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313-314.
[7]武学超,游振声.基于“知识三角”生态逻辑的欧洲EIT-KIC协同创新模式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7(02):74-79.
[8]魏银霞,王金辉.一流本科教育:南洋理工大学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8(08):67-72.
[9]范明.关于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90-92.
[10]刘卫东,余长春.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生态系统属性及运行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19-24.
(责任编辑: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