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锈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19-11-06闫文涛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王雅偲河北农业大学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桧柏黄褐色锈病

闫文涛,岳 强,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王雅偲(河北农业大学)

苹果锈病又名赤星病,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山楂、枣等果树。因该病是转主寄生病害,所以只在有转主寄主的地区或城市郊区发病才比较重。

1 田间症状

苹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果柄及新梢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部橙黄色,组织肥厚肿胀,表面初生黄色小点(性子器),后渐变为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淡黄褐色的长毛状物(锈子器)。

叶片受害,首先在叶片正面产生有光泽的橙黄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橙黄色肿胀病斑,叶片背面逐渐隆起,叶片正面外围呈现黄绿色或红褐色晕圈,表面产生橘黄色小粒点,并分泌黄褐色黏液;稍后黏液干涸,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逐渐肥厚,两面进一步隆起;最后,病斑背面丛生出许多淡黄褐色长毛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病叶扭曲畸形,易变黄早落。

果实受害,症状表现及发展过程与叶片相似,初期病斑组织呈橘黄色肿胀,逐渐在肿胀组织表面产生颜色稍深的橘黄色小点,渐变黑色,后期在小黑点旁边产生黄色长毛状物。新梢、果柄、叶柄也可受害,症状表现与果实相似,但多为纺锤形病斑。

锈病侵染幼果

2 病原菌

该病病菌为山田胶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3 发病规律

苹果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型高等真菌性病害,其转主寄主主要为桧柏。桧柏受害,主要在小枝上产生黄褐色至褐色的瘤状菌瘿(冬孢子角)。病菌以菌丝体或冬孢子角在转主寄主上越冬。第2年春天,阴雨后越冬菌瘿萌发,产生冬孢子角及冬孢子,冬孢子再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经气流传播到苹果幼嫩组织上,从气孔侵染为害叶片、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导致受害部位逐渐发病。苹果组织发病后,先产生性孢子器(橘黄色小点)及性孢子,再产生锈孢子器(黄褐色长毛状物)及锈孢子,锈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桧柏,并在桧柏上越冬。该病没有再侵染,1年只发生1次。

苹果锈病在转主寄主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苹果锈病转主寄主桧柏上冬孢子角的萌发

苹果锈病是否发生及发生轻重与桧柏远近及多少密切相关,若苹果园周围5千米内没有桧柏,则不会发病。在有桧柏的前提下,苹果开花前后降雨情况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决定因素,阴雨潮湿则病害发生较重。

4 药剂防治适期

往年发病严重果园,在展叶至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各喷1次,不严重果园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进行兼治。

5 防治措施

(1)消灭或减少病菌来源。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千米内的桧柏,是有效防治苹果锈病的最根本措施。在不能砍除桧柏的果区,可在苹果萌芽前剪除在桧柏上越冬的菌瘿;也可在苹果发芽前于桧柏上喷洒1次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晶体30~50倍液,杀灭越冬病菌。

(2)喷药保护。往年苹果锈病发生较重的果园,在苹果展叶至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各喷1次药,即可有效控制苹果锈病的发生危害。常用有效药剂有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12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500克/升多菌灵悬浮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在不能砍除桧柏的地区,应对桧柏进行喷药保护。从苹果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毛状物后开始在桧柏上喷药,10~15天后再喷洒1次,即可基本控制桧柏受害。有效药剂同苹果上用药。若在药液中加入石蜡油类或有机硅类等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喷药防治效果。

苹果锈病防治技术图谱

猜你喜欢

桧柏黄褐色锈病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修剪技艺
——桧柏的生长季修剪初探
长颈鹿
梨锈病防治技术的探究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中西结合
绿色威雷防治双条杉天牛试验
3种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铅的分布与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