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民画文献综述
2019-11-05王莉
王莉
摘要:中国农民画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广西农民画以柳州三江侗族农民画、桂林临桂五通农民画、百色靖西农民画为代表,农民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品种,它利用绘画语言讲述了城市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和身边的所见所闻。
关键词:农民画;广西;民族
文化史学家库尔特·塔科尔斯基认为“一幅画所说的,又何止是千言万语”,农民画作品作为时代发展的视觉印记,其在场性和逼真性,作为证据,让我们可以想象彼时的情形。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农民画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7年夏,江苏邳县陈楼乡农民张友荣在墙上用锅灰水画了一幅以批评饲养员克扣饲料粮为内容的壁画,被当作当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鲜事物而大力推广。 1958年 8 月,全县有 1800 个美术小组,计 1.5 万人,完成壁画 10.5 万幅,成为“大跃进”时期全国农村壁画运动的一面旗帜,随之而来的声势与之齐名的还有河北束鹿、安徽阜阳、陕西户县、四川绵阳、湖南浏阳等地。1984 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全国农民画展”;1988 年,全国有 51 个在农民画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县被当时的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全国已有民间绘画画乡110 多个。[1]学界有关农民画最早的论述见张少侠、李小山合著的《中国现代绘画史》,认为农民画是一种“怪胎”和“庸俗的政治需要”,[2]
关于广西农民画的文字记载较少,广西是一个有着11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较有特色的农民画有柳州三江侗族农民画、桂林临桂五通农民画、百色靖西农民画。此三地的农民画各有特色,侗族农民画最初以锅灰材料进行创作,五通则以树皮和动物皮为画纸、靖西以树叶加工为纸进行创作。图像就是一种叙事文本,农民画最初讲述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故事,随后讲述了创作者娱乐的故事,农民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品种,体现了时代政治、文化为背景, 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原形, 在中国传统农业向工业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事项。[3]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7﹪,是自治县的主体民族。三江侗族农民画历史悠久,2002年,独侗乡被广西自治区命名为“广西民间艺术特色之乡”,2008年该乡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多家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可以说,三江侗族农民画是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2016年谢麟撰文《根植民族土壤的奇葩》分析了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述更《捶年粑》、杨共国《鼓楼笛歌》、杨丹《我爱高山近太阳》等大量作品,证明了三江农民画对“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弘扬民族精神”做出的贡献。2018年黄武分析了《哆耶》《讲款》《木楼上瓦》等特色题材中的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和坚韧团结乐观的民族性格,李永强在撰文分析了三江侗族农民画作品的民族性、农民性、艺术性、商业性等理论阐释。
广西靖西地处祖国南疆的中越边境,99.4%的人口是壮族。据考证,早在原始社会,靖西壮族先民就用木炭和矿物颜料在山洞石壁上作画。真正的靖西农民画是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15 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来自泥土的芬芳——靖西农民画荟萃》收入 158 幅作品。此外,学者文超武于2017年撰文《农民画 画农民》分析了靖西农民画的艺术特质为无意识构图性、画风民俗性、地方文化原创性。2019年,王建平在《新时代南疆壮乡人民的幸福写照》一文中分析了百色起义90周年画展的《奔小康》《养殖致富天地宽》《烤烟致富》等一系列作品,分析靖西农民画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农民画派”,其“南疆边关乡村壮族人民生活的题材内容是全国独有的。”
临桂五通镇农民酷爱书画,从明朝开始以绘制门神、财神等挣钱。2007 年 3 月,五通镇荣获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自发成立了“五通农民书画艺人协会”,参加协会的会员有 1360 人之多。五通农民画中最具文化特色的就是“三皮画”。“三皮画”即为在牛皮、猪皮、树皮上烫印广西民族风情,反映了浓郁时代气息。张保金在《浅析广西临桂五通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一文中分析了市场运作中五通农民画存在的问题。学者对于五通农民画的形式和内容分析还亟待关注。
多数农民画的研究没有对特定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多体现在个案分析中,但研究尚不深入。已有研究多集中在画展报道、农民画个案的艺术风格以及历史缘起、审美特征、地域特色等向度展开,对各地农民画的风格展开了乡土性、装饰性、地域性等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些研究多是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对其深层的图像象征意义和隐含的民族发展历程剖析不夠。如若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将绘画置于更宏观的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场域中来考察,深入阐释农民画中的图像表征,挖掘绘画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为区域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研究提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系统证据,无疑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亢宁梅,从自我的符号到审美意识形态的代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7
[2] 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 年,第 302 页
[3] 胡绍宗,村落、家庭的社会转型,黄州现代农民画的“深描”,民族艺术,200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