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语文自读课中的角色定位
2019-11-05郁乐伟
郁乐伟
摘要
语文自读课如何教学仍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许多教师不能明确自身在自读课中的角色摆放。从编者意图来看,教师定位于“指南针”角色;从学习评价角度来看,教师定位于“舵手”角色;从学生能力提高角度看,教师定位于“船长”角色。一线教师明确自身在自读课中的位置摆放,有利于凸显教材价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自读课 编者意图 教师角色 学生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有多篇自读课文,这里谈论的自读课文不包括文言文。《美丽的颜色》《昆明的雨》《蝉》是着重列举的自读课文。对于自读课中教师是否需要在教学中介入、何时介入这些问题,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发现教师若不能在自读课中把握好角色定位,则会造成自读课与教读课无异。如何掌握这种课型的分寸呢?下面以几个案例为原点,谈一些思考。
一、从编者意图看,教师角色是 “指南针”
《蝉》是学生进入初中第一次接触的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当学生自读科学小品文这样的文章,教师需要确定自己的角色。那么,教师到底能做些什么?是不是就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一看,不需要教授?是不是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旁批,不需要集中学习?是不是教师在课上不需要说任何话,学生自主展开小组讨论……
在笔者看来,在自读课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要读懂编者意图。其实,从编者意图出发,学生仍是“主体”,教师要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蝉》一文有很多旁批(具体内容省略)。笔者把旁批分为三类:提问式批注、陈述式批注、感叹式批注。分类结束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分类去学习文本内容。陈述式批注类似一种结论。学生如果只是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会失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仿照这类批注,陈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考、情感。面对提问式批注,教师要成为“指南针”,指导学生在旁边做出回答,并且给出理由。 例如:“统治”的说法是不是很有趣?请学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并说明理由。感叹式批注只是编者的阅读感叹。如果学生产生了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一读圈划的文字。如果需要学生表达对文本的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寻找产生情感共鸣的文字,并指导他们在文字旁边做感叹式批注。
教师对自读课文的批注进行越详细的分类,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自读的方法就越丰富。教师在自读课文中的角色,像航海时候的“指南针”,指明方向。面对航海中遇到具体的困难,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去摸清编者意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探寻和突破,在自读中学会阅读。
二、从学习评价出发,教师是“舵手”
笔者观摩了一些教师执教自读课文,发现很多执教者都不能很好转换教读课文的角色,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控欲望很强。自读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
自读课的出发点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一篇文章,也是为了让学生将来学会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也就意味着“自读”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应充分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而教师应该扮演“舵手”的角色,不固执于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去发现学生会了什么,不会什么。下面从学习评价出发,看自读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一环节:把热身运动交给学生。
以《蝉》为例。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概括蝉的生命轨迹,用四字短语将板书填补完整。
浏览课文,讲讲蝉的故事。
在自读课的第一环节,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热身学习更畅快,学习更充分。从学习评价来看,自读课的意义充分体现。
第二环节:把学的主要任务交给学生。
以《蟬》为例。
研读第12-17节,探讨问题:
作者研究了蝉哪些方面的习性?
作者是怎样研究的?
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展现研究成果的?
分工自读(20分钟):
作者研究了蝉哪些方面的习性?
作者是怎样研究的?
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展现研究成果的?
结合百度百科,看看课文介绍了蝉的哪些相关知识。
教师只要在心里明确自己的角色,在不该介入的时候不介入,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天地里驰骋,让学生完全实现其自主学习的价值。这里的不介入,是在一定的前提下实现的:自读课文的旁批具有价值,课文的习题具有价值。这些价值体现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篇文本的难点。这时,教师着重观察自读课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实现统编教材的真正意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三、从学生能力提升看,教师担任 “船长”一职
当学生对教材的文体、语言、思想等比较陌生,教师在陪伴学生自读的过程中,还需要承担“船长”的责任。教师适时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自读课文中,《美丽的颜色》节选自人物传记《居里夫人传》,《昆明的雨》语言风格“淡而有味”,《蝉》语言生动。学生对这三篇文本都是陌生的,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内容不能完全匹配,这个时候需要教师介入。
1.积累语文知识,教师要“教”。
关于蝉的称呼,是《蝉》这篇文章重要的语言特色,学习这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教师必须要“介入”。蝉的称呼远不止“统治者”,笔者请学生再找找其他的称呼。
2.品析语言风格,教师要“教”。
《昆明的雨》的语言特点是“淡而有味”。“昆明菌子极多。”“雨季的果子,是杨梅。”“雨季的花是缅桂花。”“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不经过教学过程中的 “教”,学生难以发现其语言特点。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一部分,再让学生辐射到全文,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3.去除语言的涩感,教师要“教”。
例如《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对于节选的文本,教师要善于发现疑点,并指导学生解开谜团。以下是《美丽的颜色》部分文字。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
两个段落中的省略号会使读者感觉内容的跳跃。探寻原著后发现,省略的是他们已经发现了“镭”这个元素,但是还没有看见它的颜色这部分。原来他们是在等待镭的美丽。关于这个疑点,教师可以借助“内容补充”为学生解疑。类似于“补充”的教学环节,教读课文中也经常使用,自读课文更不能丢弃。这种语言的涩感,在《大自然的语言》中也有多处体现,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敏感,感受到文字的不流畅。把每一次自读都当成提升语言能力的一次训练。
教师何时教,取决于学生在阅读中是否遇到困难,明知学生不会,教师不去教,那么自读课文就变成了课外自主阅读文章,放在教材中也无价值。既然教材中有很多自读课文,教师还是要在学生学之前认真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对于自读课文,教师什么时候不教,什么时候教,教到什么程度,都是我们要不断思考的话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