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技能浅析

2019-11-05段佩君

祖国 2019年18期
关键词:谈心高校辅导员新时期

段佩君

摘要:谈心工作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中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本文分析与总结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在谈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使辅导员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谈心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科技日益创新的时代。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冲击,致使学生的思想更具有内隐性、多变性、复杂性,如何全面、准确、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思想动态,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需要认真思索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解决这项难题的好途径就是开展好谈心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工作的现状

谈心工作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是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确保学生思想稳定的重要法宝。然而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学生与老师谈心次数日趋减少,心灵距离不断拉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工作开展不主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①然而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辅导员对于开展学生谈心工作并不重视、工作制度并未落实、执行标准不严格等现象十分明显。对于“辅导员经常找你交流谈心吗?”这个问题,在随机抽样的500名学生当中有38.9%的受访学生选择了“经常”,而剩下的23.6%、30.3%和7.2%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很少”、“偶尔”和“从不”这三个选项。学生没有问题不谈、班级没有出事不谈、学校没有大型活动不谈、学工部门没有工作任务不谈;或者是找重点关注的学生谈得多、找学生骨干谈的少、找个别容易违纪的学生谈的多,找守纪的学生谈的少,找经常接触的学生谈的多、找接触较少的学生谈的少,成为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不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工作不作为。部分高校辅导员学习意识不强,自我加压不够,致使谈心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对待谈心工作更是出现不分对象谈、抓到谁就和谁谈;不分时间谈、不管课间遇到还是活动期间遇到,想什么时候谈就什么时候谈;不分话题谈、不提前了解情况,不预先想好内容,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把谈心当做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谈心当作任务,敷衍了事。有些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接电话,或者有事抽身离去终止谈话,给学生造成不被尊重和工作不负责任的印象。更有甚者从来不下班级不下寝室,学生打电话也无法接通。经常一两个月见不到辅导员,有事情找辅导员谈也找不到人。在500名隨机受访学生中,对于“你对辅导员谈心工作态度的评价是?”34%的学生选择了“很喜欢,受益匪浅”,25.2的学生选择了“还行,谈话较为愉悦”,22.8%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谈了好像没谈”,10%的学生选择了“说教主义,很反感”,还有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谈过”。在调查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都表示,辅导员在面对学生时如果能表现出积极善意的态度,往往会让自己心情愉悦并产生积极的力量战胜困难;反之,不善意的态度,则会使自己感到落寞并变得消极。

三是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工作技巧欠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一句话,说的好让人如沐春风,说的不好让人心烦气躁。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一个公式: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一个人的表达或获取信息的全部,这个公式充分说明谈心的技巧对现实最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辅导员对于谈心技巧的认知应用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谈心之前没有了解学生的情况,不分性格特点“一刀切”,在谈心过程中存在我是老师我说的算、我说你听、我是老师你应该听我的;我学历比你高,我领导你,你就应该服从我,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你我不同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你不清楚我讲什么;表面认同、心理否定,你说你的我想我的,谈心结束以后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针对“你对于目前辅导员谈心工作的满意度是?”在500名随机受访学生中,仅有10.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分别占35.4%和33%,而“不满意”者占21.3%,几乎是“非常满意”的一倍。这说明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工作实效不高的原因

成功的谈心,能够达到交流思想、化解矛盾、沟通情感、增进团结的目的,虽然辅导员有经常谈心,但真正谈到心里没有,学生交底了没有,问题解决了没有,恐怕要打折扣,造成这种折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辅导员把谈心工作看轻看淡。尽管高校已经把辅导员谈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可是实际情况却不太理想,谈心工作只是流于形式。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较为繁琐,不仅工作任务多,承担的角色也多。在一人充当政治思想领航者、学习成才指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等多种角色的工作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只能把谈心工作搁浅。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弱化、淡化、虚化了谈心工作。大部分辅导员为了省时省力,直接从任课老师或者班干那里直接了解学生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往往全面性不够,真实性也有待考察。

二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接触较少。高校辅导员一般不担任学生的基本课程,与学生接触的途径一般在课外。再加上学生课外有各种社团活动、或者上自习、玩电脑和手机,导致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对学生了解有限。特别是很多学生是电脑加手机,辅导员也有很多“低头族”,不爱下班级和寝室,可能双方一个学期都是零交流。

三是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谈心技巧不够。高校辅导员队伍参差不齐,专业学历各有不同,导致有些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人生经历都不够丰富。在谈话过程中,难以应付学生现实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谈心过程主要还是以下几种:问问家庭情况、了解最近学习情况、谈谈未来打算,对于谈心的技巧基本没有,特别是对于当前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基本处于零状态,在遇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技能的对策

谈心贵在及时经常、坦诚相待。说到底,还是态度的问题。如果能付出真心、态度坦诚,出了成绩鼓励好、有了烦恼宽心好、发现问题解决好、犯了错误提醒好,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带班工作也会更加深入细致、扎实有效。

一是辅导员要以心换心。新形式下,学生的成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师生关系具有新情况、新特点,辅导员要做好谈心工作就需要做到:掌握主动要知心,辅导员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增加辅导员与学生的亲近感,真正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赢得信任要换心,辅导员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承受力;拉近距离要细心,辅导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多看、多讲、多走,密切关注细枝末节,坚持抓好小病即医、未雨绸缪。

二是辅导员要端正态度。增加谈心工作的有效性,辅导员就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真正解决好对待新时期大学生的态度问题:观察学生要与时俱进,正视新时代学生身上的时代特点,不能总是拿自己当年的表现、状态、性格、爱好来要求现在的学生;看待学生要满怀深情,一切有效的谈心技巧和管理方法,都源于对学生的无比热爱,辅导员只有满怀深情地看待学生,才能从本质和主流上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才能从细微之处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才能投入最大的热情把学生带好;对待学生要情真意切,“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情感是产生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要想谈心工作取得实效就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换取学生的真心实话。

三是辅导员要增强谈心技巧。谈心是人际沟通的互动过程。如何使谈心过程取得成果,这主要依靠互动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借鉴心理咨询会谈中的倾听、共感、提问、反馈四个技术,可以使得谈心过程取得最大的实效。用倾听搭建沟通桥梁,专注倾听,防止关键信息的丢失,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耐心倾听,平等对待学生,宽容学生中存在的偏差,充分尊重学生,用共同感增进彼此理解,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认同机制弱化学生心理防御;用提问把控谈心节奏,学生在谈心过程中可能思路发散偏离主题,或浮于表面深不下去,也可能纠结于一处自拔,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就是要使用提问进行引导,确保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深入;用反馈强化谈心影响力,不碑不立,回避解决不了矛盾问题,部分学生在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时就是想法设法进行逃避,通过反馈帮助学生看到言行不一致的地方,让其充分认识自身的问题根源。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参考文献:

[1]黄蔚.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方法运用时效性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02).

[2]李栋桦.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谈心教育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07).

[3]高娜.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谈心教育及工作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23.

[4]李斌,张维佳.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浅析[J].才智,2017,(06).

(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猜你喜欢

谈心高校辅导员新时期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浅述谈心是高校辅导员走进学生心灵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