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需要正确处理的四对关系

2019-11-05李亮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标准

李亮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新增内容,承担着帮助学生筑牢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历史定位,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任务。发挥该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如下四对关系:本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理论阐释与历史叙述的关系、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的关系、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处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贯彻“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采用“一托三”的格局,将必修模块分别设置为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中特》)、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修3《政治与法治》和必修4《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其中《中特》模块旨在夯实学生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历史定位,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了发挥《中特》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思政教师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如下四对关系。

一、本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中特》教學要立足整体,正确处理课程格局中“一”与“三”的关系,合理利用有限的课时,既不越界也不单薄。

首先,明确为什么开设。简单地说,《中特》的开设旨在懂得“为什么”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为其他3个必修模块奠定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根据2004年版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共设置4个模块,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增强公民意识。但是,上述内容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理论和文化、选择这样的道路、实行这样的制度,为什么它们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来我们要往哪里发展。一点不懂社会发展史,不懂什么是共产主义,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可能真正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和社会的未来走向。[1]新课标通过整体构建必修模块,让中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方向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最美好方向,什么制度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美好制度,什么理想才是符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最美好理想。

其次,明确怎样开设。第一,《中特》是总览和基础。必修1采取历时性叙述、全领域覆盖的方式,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有机相结合,相对集中、系统地讲述了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依据上述思路,《中特》教材设置了4课和2个综合探究。第一课简要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第二、三、四课基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阐述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两则综合探究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情境集中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和为什么能”。第二,其他必修模块是分领域阐释。必修2、3、4模块依托必修1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共时性叙述、分领域展开的方式,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具体方面入手,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阐释与历史叙述的关系

《中特》模块以理论逻辑为明线,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历史逻辑为暗线。这样的设计,务必要注意与高中历史课的区别。《中特》教学谈历史不在于论史,重在以史为证支撑基本观点,重在以理为则反思社会发展。因此,教学时要坚持史论结合,正确处理人类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为指导,在历史的叙述过程中归纳、总结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避免重史轻论、重论弱史的错误偏向,从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首先,以史证论。所谓“以史证论”,是指在历史叙述中证明理论阐释的正确。以史为证,论证才能有理有据,理论才有说服力。在认识和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势中,学生能更清晰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在教学时,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理解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例如,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教学,正是要在五种社会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多次重现历史现象,印证“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扎根于中国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在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教学时,教师要精选近代中国的多次尝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进程案例,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从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以论带史。所谓“以论带史”,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带动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分析,强化对社会发展经验的反思。中学生没有经历过民族危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洗礼,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在一些不良因素的诱导下极容易出现对历史的短视。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成果产生的必然性,充分论证不同阶段理论成果的正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增强理论的彻底性。例如,在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理性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阶段性变化的科学性以及反思变化的必然性。“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在变,结构不变;主要矛盾发挥的作用在变,地位不变;主要矛盾的发展阶段在变,国情不变;主要矛盾的解决途径在变,目标不变;主要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在变,同一性不变。”[2]通过分析历史和反思历史,有助于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

三、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中国的历史选择密不可分。《中特》的课程内容以人类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为线索,从古到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因此,教學中要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以史鉴今,引领中学生立志肩负时代重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服务。

第一,引领中学生回应现实问题。思政教师要善于运用史实联系现实变迁、透析现实问题和回答现实困惑。例如,在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时,涉及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学生的困惑将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矛盾?又是否一成不变?”教师应抓住这一思维盲点,以此为教学切入口,夯实学生道路自信。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存在着矛盾。毛泽东主席冲破“社会主义无矛盾论”的错误影响,明确提出矛盾普遍存在,社会主义同样充满矛盾,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矛盾,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同时,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进行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社会主义的矛盾也会随之改变。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第二,引领中学生明确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3]通过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明确国家建设发展的目标和步骤,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新的工作重点,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奋斗的成果,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例如,第四课第二框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中第三层为青年人应有所作为。在本片段教学设计时,首先可为学生呈现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借势设置三个序列问题,即“为什么青年要有所为、为什么青年能有所为、‘我要如何有所为”,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如何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勇于担当。

四、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世界发展历程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当前国际局势更紧密相关。《中特》的教学不可就己论己,要引领学生坚定自信,把中国置于世界舞台,既透过世界看中国,也透过中国看世界。

第一,联系世界变化。在引领学生用国际眼光观察世界时,应注意如下方面:一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与世界发展结合的产物,是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产物。二是找准中国的国际地位。通过与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比较,找准差距,确定发展目标。例如,在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教学时,为了讲清“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但是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教师要敢于面对我国存在的现实差距。2015年11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全球制造业的“第三梯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改变。但是,也要注意在进行国际比较时,不可一味自我贬低,既要看到实力,又要正视不足。三是正确借鉴国际经验的得与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对他国成果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借鉴。例如,在以“为什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议题教学中,要讲清改革开放不仅源自于对“文革”后中国具体国情的科学分析,也源自于对比苏联、东欧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发展道路的得与失的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变化和新矛盾、发展中国家不同道路的利与弊等国际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四是理性对待国际机遇与挑战。在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机遇千载难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拥有国内机遇,同样也拥有国际机遇。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既客观分析国内的机遇与挑战,又放眼世界,透视国际视野下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守正中国立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学习的过程,更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智慧、奉献中国贡献的过程。但是,在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一些不良思潮涌入,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一些中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颇,削弱了中学生对主流意识的认同。《中特》的开设正是为了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要突出中国优势。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对中国故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把握我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入了解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去的新希望和新选择。例如,在综合探究二的路径参考三,设置了主题为“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活动。教师可以此为题,设计活动探究课,布置学生围绕下列议题开展探究:“结合实例谈谈中国模式的哪些方面最值得其他国家学习,说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分析‘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本探究中,教师要重点讲清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走得对、行得通不仅是有历史和实践为证,更有国际比较为证,促进学生自信于我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独具特色和独具优势,能理直气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

总之,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上述四对关系,更能充分发挥《中特》课程对“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正确处理本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重在奠定学习基础;正确处理理论阐释与历史叙述的关系重在增强理论力量;正确处理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的关系重在明确责任担当;正确处理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化的关系重在夯实中国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陈中奎.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变”与“不变”[N]. 广西日报,2018-01-18(011).

[3]习近平.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01).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关注课堂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