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差错取向、时间管理和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9-11-05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差错效能研究生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引言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人才,研究生的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重点。同时,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差错是必然的,因此学生在面对差错时产生的行为倾向对研究生在处理差错时起着重要作用。而研究生群体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计划与效果影响巨大,合理运用时间是研究生必要的素质。所以差错取向和时间管理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的特征——创新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弄清差错取向、时间管理和创新行为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差错出现时能以恰当合理的方式处理差错,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行为,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效果。

二、研究相关定义

此次研究对于差错取向的定义采用国内学者郭维维对差错取向8个维度定义,分别是:(1)差错能力,指个体对自身应对差错的行动能力的把握和预知;(2)差错风险承担,指个体对差错即将带来的风险的感知;(3)差错沟通,指个体主动分享差错,愿意与他人交流和探讨;(4)差错思考,指个体面对差错时会主动去思考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策略;(5)差错预计,是指个体在差错发生前的期望和忧虑,既有利,也有弊;(6)差错压力,是指个体在差错发生后感受到压力;(7)差错学习,是指个体从差错中得到学习和获得经验教训;(8)差错掩盖,是指个体在发生差错后,为了避免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不愿暴露差错,选择遮掩。

在时间管理上研究沿用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的定义,即时间管理是个体在运用时间上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特征。并将时间管理划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主要指个体对时间的价值的认识,即时间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及对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的认识,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观念,通常对时间充满了一定的情感,能够促使人们树立一定的目标并为之行动,对个体管理时间具有导向作用,它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规划和利用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计划的安排、目标的设置、时间的分配和效果的检查等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个人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管理所带来的行为能力的估计,它通常包括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

在创新行为层面上,在研究中沿用了最为广泛接受的Scott和Bruce(1994)的观点;即个体创新行为是一个开始于问题确立到创新思想得到落实的复杂过程。

三、研究设计

(一)取样

正式施测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昆明市、乌鲁木齐市、无锡市等地的研究生中选取研究生9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问卷共发放900份,其中回收问卷874份(回收率为97.1%),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为96.7%)。

(二)研究工具

关于研究生差错取向、时间管理和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问卷由3个分量表构成,分别为研究生差错取向量表、研究生时间管理量表和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为了较好测量相关变量,研究采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来确保研究的信度、效度。

1.研究生差错取向问卷

在郭维维编制而成的差错取向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删减而成,该问卷为五度量表(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说不清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共25个项目,6个维度,分别为: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差错预见、差错掩盖、差错沟通、差错思考。另外,原本此量表有8个维度,但是在试测阶段发现差错学习维度和差错风险承担维度在因素分析时与差错思考和差错压力维度过于接近重合,所以舍去这两个维度。差错取向量表的KMO值为0.954,Bartlett值为13827.326,方差总解释量为71.63%,Cronbach’s α系数为0.888,各子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881—0.889之间,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2.研究生时间管理量表

研究生时间管理量表是由将黄希庭和张志杰的量表混合,并进行了修改与增减,形成的量表。该量表为五度量表(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共6个项目,3个维度。此量表的KMO值为0.936,Bartlett检验值为3758.680,方差总解释量为71.75%,Cronbach’s α系数0.904,各子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891—0.897之间。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3.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

此问卷是由笔者通过对一些研究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将徐艺航的量表和李敏的量表混合,并进行了修改与增减,形成一份单一维度的量表。该问卷为五度量表(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共6个项目。此量表的KMO值为0.911,Bartlett检验值为3183.145,方差总解释量为69.38%,Cronbach’s α系数0.911,各子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891—0.902之间。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三)研究假设

为了更好地验证研究生差错取向、时间管理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提出以下假设:

H1:研究生差错取向与创新行为关系密切

H2a:研究生差错能力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2b:研究生差错压力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2c:研究生差错预见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2d:研究生差错掩盖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2e:研究生差错沟通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2f:研究生差错思考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

H3:研究生时间管理与创新行为关系密切。

H4a:研究生时间价值感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H4b:研究生时间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H4c:研究生时间监控观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H5:研究生时间管理及三个其子维度在差错能力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四、数据分析

依据以上假设,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检验。

(一)相关检验

由表1可知,差错取向及其各子维度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差错沟通、差错思考、差错取向与创新行为之间呈现出高度对的正相关。差错掩盖与创新行为之间呈现出低水平的正相关,差错预见与创新行为之间呈现出低水平的负相关。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表2可知,研究生的时间管理及其各子维度与创新行为之间呈现高水平的正相关性。说明如果研究生有着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时间看重、对于自己能够有效利用时间有信心、能够很好地监控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就越能够做出创新行为。

表2 时间管理与创新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二)研究生差错取向、时间管理和创新行为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表3 差错取向及其各维度对创新行为的预测作用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表3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有三个变量,总解释量为0.686,即三个变量联合预测研究生创造行为68.6%的变异量。从单个变量的解释量来看,“差错思考”维度可解释61.8%,是可以解释的最多的量。“差错能力”的解释量分别为5.1%;“差错压力”维度的可解释量为1.7%。此外,差错思考、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回归显著水平均达到了0.001。可以得到回归方程:职业自我卷入=0.618*差错思考+0.051*差错能力+0.017*差错压力。

由此可以发现差错取向中的差错思考、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Durbin—Watson值为1.902,处在可接纳范围内。

表4 时间管理及其各维度对创新行为的预测作用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表4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又三个变量总解释量为0.655,即三个变量联合预测研究生的创新行为的65.5%的变异量。从单个变量的解释量来看,“时间监控观”维度可解释54.0%,是可解释量最多的变量,“时间价值感”的可解释量为9.8%,“时间效能感”的可解释量为1.7%。此外时间监控观、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回归显著水平均达到了0.001,可得回归方程:创新行为=0.540*时间监控观+0.098*时间价值感+0.017*时间效能感。

由此可以发现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观、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Durbin-Watson值为1.910,处在可接纳的范围内。

(三)时间管理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5可知,时间价值感在差错思考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时间价值感在差错能力和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355。时间价值感在差错压力和创造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02。

表5 时间价值感在差错取向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表6可知时间效能感在差错思考和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84。时间效能感在差错能力和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69。时间效能感在差错压力和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98。

表6 时间效能感在差错取向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表7可知,时间监控观在差错思考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21。时间监控观在差错能力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05。时间监控观在差错压力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29。

表7 时间监控观在差错取向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五、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根据研究假设最终得出结论:

H1(研究生差错取向与创新行为关系密切)成立,H2a(研究生差错能力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成立,H2b(研究生差错压力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成立,H2c(研究生差错预见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不成立,H2d(研究生差错掩盖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不成立,H2e(研究生差错沟通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不成立,H2f(研究生差错思考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成立,H3(研究生时间管理与创新行为关系密切)成立,H4a(研究生时间价值感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成立,H4b(研究生时间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成立,H4c(研究生时间监控观对创新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成立,H5(研究生时间管理及三个其子维度在差错能力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成立。

即研究生差错取向中的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差错思考能够正向预测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并且研究生的时间管理的三个字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在研究生差错能力、差错压力、差错思考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差错效能研究生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