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
2019-11-05吴巧华
吴巧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指新生儿在出生一定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属于临床新生儿常见急症[1-3]。一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快,对新生儿的生命有重大威胁,而随之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关于此类病情的治疗方式及护理方式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患病后由于处于呼吸困难状态,故体内缺氧严重,此时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机体恢复具有重要价值[4-5]。为考察此前研究的真实性,本研究选取本院的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干预效果,以期在此类患儿的护理上提供一定参考,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78例,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探析组(n=39)与对比组(n=39)。探析组男18例,女21例,出生时体重,1 459~2 567 g,平均体重(2 013.50±553.50)g,新生儿发病时间3~6 h。对比组男19例,女20例,出生时体重,1 462~ 2 567g,平均体重(2 015.50±554.50)g,新生儿发病时间4~6 h。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相关症状及体征均典型。排除标准:伴随其他严重脏器功能不足,伴随肺出血者。在统计学中比较两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显著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价值。患儿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其主要护理内容为:帮助新生患儿进行更换尿布,密切观察新生患儿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等。探析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1)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并将患儿实时情况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注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情况,若存在异常应告知医师并协助做好相关护理工作[6],检查各个管道固定是否良好,在将夹闭引流管打开时需要让患儿保持俯卧位姿势,同时准确的记录引流液的相关性状。(2)保暖护理:严格对室内温度及湿度予以控制,并避免多次打开婴儿保温箱,以免保温箱温度造成影响。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即可,室内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即可,若患儿病情严重应将其置于辐射台上,确保自动复温监护保暖,便于抢救。(3)气道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儿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予以清除,保持呼吸畅通,并促进药物吸收,对存在长时间咳嗽情况的患儿及时调整体位并加强气道湿化干预,温度应为35~36 ℃,湿度应超过60.0%,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对其进行机械通气并采取吸痰措施。(4)预防感染干预: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应做好手部清洁工作,并定时对保温箱予以充分消毒处理,同时在护理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点护理脐部、臀部等部位,避免感染[7-10]。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探析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且住院费用亦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急症,又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存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导致肺泡大量萎缩,最终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出生后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以外源性PS治疗及预防为主。故治疗关键内容为改善患儿缺氧症状及改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期间采用机械通气等方式对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情况予以改善[11]。在治疗期间,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对病情予以严密观察,实施保暖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本研究探究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中在患儿确诊时予以有效的病情监测,可有效掌握其病情变化情况,若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障其生命安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此外做好保暖工作可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正常,同时使患儿保温箱内温度处于适宜状态,保障治疗效果。实施气道护理护,及时清除其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气道堵塞等情况发生,同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可促进药物更好吸收,加快患儿恢复速度[12]。此外,予以一定营养支持,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促进机体恢复。
综合护理以护理程序作为核心,将每一位患儿的具体情况与护理程序相结合以使护理更加系统化,并搭建了护士职责评价、护理质量控制以及护理哲理等相关框架,从而将不同的护理内容协调一致以尽量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在新生儿进行持续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并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儿VAP与死亡的风险。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能够尽量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并保持通气治疗,缩短患儿脱离呼吸机的时间,同时更加准确、科学的对患儿进行护理,利于降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对患儿进行良好的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与耐受力,并能够促进患儿恢复并维持其机体所需的营养,使通气治疗能够始终顺利的进行并尽快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最终达到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并提高氧合度的目的。本研究中探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相较于对比组实施基础护理而言优势更为显著,且最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出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窘迫综合征中具有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证实其确实能够显著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治疗时间,从而使新生儿尽快达到良好的自主呼吸状态,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增强。
表1 两组新生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表1 两组新生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探析组对比组t 值P 值39 39--11.57±2.34 15.97±4.33 5.583 0.000 22.45±5.46 27.60±6.42 3.816 0.000 21 045.31±213.40 25 476.25±320.47 71.869 0.000
综上所述,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加强临床疗效、恢复患儿呼吸功能,改善呼吸障碍等临床症状,有助于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能够尽快促使患儿恢复并缩短治疗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生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可进一步于临床中运用。